本书内容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形势与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正史”撰述的兴盛、“正史”撰述的进一步发展等。
本书是白寿彝先生生前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的第三卷,其内容是论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发展的总相及主要成就。本卷在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的表述方面,大致遵循白寿彝先生在**卷的导论中所提出的关于中国史学史撰写的总的思路,而在具体的论述和有关的评论方面,则较多地反映了本卷作者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心得。本卷**章,是全书的总纲,所论历史特点,是综括史学发展的历史条件;所论史学发展趋势,是概括这个时期史学之总的面貌,其中提出的三个阶段、六个转折、三个创新,是对这个总的面貌所作的粗线条式的勾勒。第二、三,是介绍和评论这个时期产生的十三部“正史”,由于它们占据了现存“二十四史”的半数以上,对于记述中华文明之历史进程具有重大作用、重大意义,故用较多的篇幅予以介绍和评论。第四、五、六、九章,或论这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某一重大转折,或论某一显著创新,或论某一时代特点,都是对**章总纲部分的展开和深入,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这个时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面貌。第七、八两章,论述刘知幾的《史通》和杜佐的《通典》,前者是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后者是典制体史书的典范之作,前者在史学理论方面多有创见,后者在历史理论方面之乏新的突破,在中国史学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十、十一章,即*后两章,是试图综述这个时期的史学在理论上的成就,前者是关于史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后者是关于历史理论方面的成就。它们更多地反映了本卷在内容上和撰述上的特点。
本书是白寿彝先生生前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的第三卷,其内容是论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发展的总相及主要成就。本卷在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的表述方面,大致遵循白寿彝先生在**卷的导论中所提出的关于中国史学史撰写的总的思路,而在具体的论述和有关的评论方面,则较多地反映了本卷作者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心得。本卷**章,是全书的总纲,所论历史特点,是综括史学发展的历史条件;所论史学发展趋势,是概括这个时期史学之总的面貌,其中提出的三个阶段、六个转折、三个创新,是对这个总的面貌所作的粗线条式的勾勒。第二、三,是介绍和评论这个时期产生的十三部“正史”,由于它们占据了现存“二十四史”的半数以上,对于记述中华文明之历史进程具有重大作用、重大意义,故用较多的篇幅予以介绍和评论。第四、五、六、九章,或论这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某一重大转折,或论某一显著创新,或论某一时代特点,都是对**章总纲部分的展开和深入,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这个时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面貌。第七、八两章,论述刘知幾的《史通》和杜佐的《通典》,前者是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后者是典制体史书的典范之作,前者在史学理论方面多有创见,后者在历史理论方面之乏新的突破,在中国史学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十、十一章,即*后两章,是试图综述这个时期的史学在理论上的成就,前者是关于史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后者是关于历史理论方面的成就。它们更多地反映了本卷在内容上和撰述上的特点。
白寿彝(1909~2000),河南省开封市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1925年至1927年,就读于上海文治大学和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学习中国哲学史;1932年毕业后,陆续创办和主持了《晨星》、《伊斯兰》、《大河杂志》、《新儿童》、《云南清真铎报》、《益世报》、《边疆》等刊物,还协助顾颉刚先生主持文通书局编译所的编务工作;1938年至1949年,先后执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7月,他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并与同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任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与侯外庐先生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时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先生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1971年起,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开始主持《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顾问、历史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史学史研究》主编等职,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并担任了两所的首任所长。白寿彝同志还担任过多种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职务,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回民文化促进会副主任、中国回族学会名誉会长等。白寿彝同志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法制委员会委员和国家民委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本书是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系列的第三册,主题为洋务运动,讲述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等内忧外患的冲击下,终于有意识地开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
左手翻史书:古诗文名篇的史实真相 本书特色 人们习惯右手,繁忙、自然、流畅、顺理成章。左手与右手相反,代表着闲暇、坚持、独特、别出心裁。在闲暇的时候,用左手翻开...
《数据中台实战》内容简介:自从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中台的概念后,数据中台的概念就火遍了整个互联网圈。数据中台是实现企业数据智
唐宋行会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 目录 章 商业主导力量的转换——客商与坐贾势力的消长一、客商是唐代商业的主导力量二、宋代坐贾力量的壮大三、官方粮食采购中...
帝国杀戳清代皇族政治斗争史 本书特色 《帝国杀戮:清代皇族政治斗争史》真实的还原了清代皇族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史,真实、客观地反映清朝政治历史人物、事件。帝国杀戳...
《珍宝中的日本精神(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珍宝中的日本精神》借有形之珍宝,讲述了日本2000年的精神史。何为“精神”?它是个
中国大历史 本书特色 《中国大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大清王朝)》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写的关于中国的一部精彩通史。该书是在国内首次出版。作者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
埃里克·方纳(EricFoner)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威特·克林顿历史学讲座教授,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自1970年发表《自
亲历记:走向1949(第一辑)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历史纪实**刊《炎黄时代》十年精华本,总发行量逾5000000册。《亲历记:走向1949》是知名历史杂志《炎黄...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铜鼓续考 内容简介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和《铜鼓续考》二书,是我馆先贤闻宥先生早年研究铜鼓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当时...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图典 内容简介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为精美。*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
《户口本的爱情》内容简介:进城!进与不进这是个问题!这个“城”是钢筋水泥的喧哗都市;是少安毋躁的婚姻围城。属羊女杨角从一出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1944年7月9日,在他过完11岁生日的两个月后,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的大门终于在LadislausLob的身后关闭了。五
《Apache Kafka实战》内容简介:《Apache Kafka实战》是涵盖Apache Kafka各方面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作者结合典型
《清代韩愈诗文文献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清代韩愈诗文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上编概述清代韩集文献发展概貌,分析清代学术文化、
回望丛书从谭鑫培到余叔岩 本书特色 本书为齐如山回忆谭鑫培、陈德林、杨小楼、余叔岩等四大京剧名家的文集,所记事情均为亲身经历,可以从中得见京剧名角一生行事。 回...
史记疑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鲁迅曾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百衲本史记-(全2册) 本书特色 《史记》是*国**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约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国...
社会契约论 本书特色 ★生而在枷锁,却是自由; 生而在溟濛,却是干涸。★读卢梭的著作,必须读到他的华彩文笔不再使我神魂颠倒为止,只有到那时候,我才能借理性去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