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2009年1版1印
★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主编
★本书是“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只因这些从战火中走出的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
★全书秉承“口述方式、亲身经历、影像集结”的特点,通过摄影者的口述复活了他们生活其中的那个年代,使历史更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新中国摄影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史料和影像文本
★书中收录的19位战地摄影师(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年龄*大的94岁,*小的77岁
★471张历史照片,有近一半是初次发表,并通过摄影师、专家、资料室等核实,标明了确切的拍摄时间和较详尽的拍摄事件及其背景,这在其它摄影作品集中十分少见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品相自然旧,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
本书收录了19位战地摄影师的采访实录(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其中年龄*的94岁,小的77岁。他们中有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过,有的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战火。由于被访人年至高龄,由于本书出版时间短促,由于我们水平能力所限,这些访谈也许还不足以展现那个时代战地摄影师独特的风采。但我们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口述影像历史”丛书展开更加丰富的画卷。
插图:徐肖冰 凝固瞬间成就永恒周恩来介绍我去延安记者:徐老,您好!首先祝贺您和夫人侯波一起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您的摄影历程达70多年,亲历了抗A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用摄影和电影谱写了血与火的历史篇章。请给我们后辈讲讲您的经历。徐肖冰:我191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6岁的时候,家人送我进私塾启蒙。我的外婆家在乌镇,小时候令我兴奋的是去外婆家,不仅能喝上一碗放上白糖的银耳汤,晚上还可以在乌镇空地上看无声电影。1932年,我16岁,为维持生计,我来到上海追随我舅父。舅父当时在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做发行员,在他的保荐下,我开始在天一影片公司照相科做学徒。在这里我学会了配药水、印照片、放大、修花点、修底版等暗房技术。后来,因为和演员田方一起去抓了一次蛐蛐儿,就被老板开除了。之后,我进入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在这里得到了吴蔚云、杨霁明、吴印成三位老师的指点,学习电影技术,也开阔了眼界。但是不久,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因拍摄《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而被迫关闭。1937年,我随吴印成老师离开上海,受聘于山西太原的西北电影公司。正当拍摄电影《塞外风云》时,卢沟桥响起了枪声,日军飞机不分昼夜对太原进行轰炸。要在太原进行电影工作,已没有可能。记者:这样就要做新的选择了。徐肖冰:在这种情况下,我向公司提出,带小型摄影机到前线去,想拍一些抗战的纪录片。公司非常赞同,因为公司里也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了,所以给了我机器,我也就着手准备到前线去。记者:就您一个人去的吗?徐肖冰:我跟着上海《大公报》的记者俞创硕,他是当时挺有名的记者。一路上,只见阎锡山的部队溃败下来,路边都是伤兵,没有人管,那个场面真是很惨。记者:当年您也是热血青年,要记录中国人抗战的历史,看到这个场面,怎么想?徐肖冰:脑子里头想的是我们部队怎么样在前线抵抗日本侵略军,想去记录这些东西,结果一路碰到的都是败兵,溃不成军。我们拍这些东西没有用啊!我们还遭遇了国民党败兵的一次抢劫。是阎锡山部队的败兵把我身上手表之类的值钱东西,还有手指上戴的小金镏子都给抢得光光的,差一点把命都给丢了。所以没吃的也没喝的,好在俞创硕比较精明,在鞋子里藏了一点钱,我们才得以回到太原。后记酝酿多年的关于新中国摄影史的出版工程,终于在祖国60华诞这一特殊的时刻,在中国文联的批准立项下拉开了序幕——“口述影像历史”丛书,以口述的方式、亲身的经历、影像的集结,留存新中国摄影诸多鲜活的文本。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最具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四月份研讨选题、确定结构,五月份组织人员、启动采访。之后的访谈、录音、录像;再访、修订、审阅
高琴,女,摄影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1983年,供职于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编辑部;1988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3年,出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大众摄影》杂志主编;1994年主编《我要上学》(画册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0年,其主编的《大众摄影》被“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评为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2002年获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2003年,就任《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2008年,被评为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2年和2017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主要作品有《我要上学》《伟大的长城》《照片背后的故事》《天安门前》《燃烧激情——百名摄影人眼中的“视”界》《2000-2002年最佳摄影作品选》以及《大众摄影》珍藏本(1958-1998)等。
中国近代史-插图新校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领域内专家,学生读者☆全新校订:本次再版,力邀众多高水准专家学者,全面校订文字,更正原书讹误,核查、纠...
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 本书特色 冯岁平主编的《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搜罗尽可能多的石门旧拓,并广泛搜集老照片、地图、长卷等诸种图像,按60年代陕西...
袖珍世界史(缩译彩图版) 目录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传略幻想,在贫困中生长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科学小说之父一超越时代的急先锋附:威尔斯生平年表**卷宇宙、地球及...
当平庸之恶、权威人格、权力实验都无法解释普通人的作恶动因,我们是否该正视人性中的罪恶。耶鲁大学公开课“欧洲文明”推荐书目
《证之于:爱》是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巨著。小说描述的是大屠杀辛存者的下一代人的“非正常“生活,为了从过去的恶梦中挣脱,作家借
《写给孩子的封神演义(全3册)》内容简介:本书为《封神演义》原著的中小学生适龄读本,以姜子牙率领的周军、门人、截教诸仙与商军
帝王业与百姓家 本书特色 作品以《史记》记载的史实为依据,以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讲述了商朝至汉朝的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全景式地再现了武王讨...
【作者简介】狄宇宙(NicolaDiCosmo),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曾经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坎特伯雷大学中国历史专业做高级讲师
看得见的日本史 本书特色 《看得见的日本史》是一本关于日本历史的启蒙读物,没有太多理论性的考证,作者只是用通俗的语言和故事性的笔触来还原日本历史上著名人物和有影...
《处世歌诀》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都起着极
《古希腊罗马军事史》内容简介:对古今众多学者而言,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一个在众多方面都深受战争和军事影响的时代。古希腊罗马的历
《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内容简介:移动互联网让网络文明回归社群时代,魅力人格体、粉丝经济、参与感、协同、场景
游民政治-可以触摸的民国 本书特色 首部国内正式出版的黄远生著作简体点校本!不看过他的通讯的,就不配谈民国初年的政治动态和社会万象。——曹聚仁游民政治-可以触摸...
《历史》一书史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河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此
围绕党员的身份意识、党章意识、使命意识、底线意识、高线意识、行动意识,从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严格遵守党员的根本行
五胡乱华 本书特色 司马光撰、柏杨译的《五胡乱华》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之一,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德必读...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通用航空》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分为基础篇、国际篇、产业篇、园区篇、政策篇和展望篇,共18章,从
1840年以前-清朝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绘-青少版 本书特色 《清朝故事(1840年以前)》为《中国历史故事绘》丛书之一。该书根据史籍,选取清朝中*著名并富有教...
德国的浩劫 本书特色 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编著的《德国的浩劫》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从两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着眼,对于导致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
时刻关注世界空难纪实 本书特色 《世界空难纪实/时刻关注》编著者时刻关注编委会。每天**有300多万人乘飞机旅行,然而空难从飞机诞生起就与之随行至今。空难又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