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2009年1版1印
★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主编
★本书是“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只因这些从战火中走出的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
★全书秉承“口述方式、亲身经历、影像集结”的特点,通过摄影者的口述复活了他们生活其中的那个年代,使历史更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新中国摄影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史料和影像文本
★书中收录的19位战地摄影师(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年龄*大的94岁,*小的77岁
★471张历史照片,有近一半是初次发表,并通过摄影师、专家、资料室等核实,标明了确切的拍摄时间和较详尽的拍摄事件及其背景,这在其它摄影作品集中十分少见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品相自然旧,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
本书收录了19位战地摄影师的采访实录(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其中年龄*的94岁,小的77岁。他们中有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过,有的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战火。由于被访人年至高龄,由于本书出版时间短促,由于我们水平能力所限,这些访谈也许还不足以展现那个时代战地摄影师独特的风采。但我们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口述影像历史”丛书展开更加丰富的画卷。
插图:徐肖冰 凝固瞬间成就永恒周恩来介绍我去延安记者:徐老,您好!首先祝贺您和夫人侯波一起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您的摄影历程达70多年,亲历了抗A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用摄影和电影谱写了血与火的历史篇章。请给我们后辈讲讲您的经历。徐肖冰:我191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6岁的时候,家人送我进私塾启蒙。我的外婆家在乌镇,小时候令我兴奋的是去外婆家,不仅能喝上一碗放上白糖的银耳汤,晚上还可以在乌镇空地上看无声电影。1932年,我16岁,为维持生计,我来到上海追随我舅父。舅父当时在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做发行员,在他的保荐下,我开始在天一影片公司照相科做学徒。在这里我学会了配药水、印照片、放大、修花点、修底版等暗房技术。后来,因为和演员田方一起去抓了一次蛐蛐儿,就被老板开除了。之后,我进入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在这里得到了吴蔚云、杨霁明、吴印成三位老师的指点,学习电影技术,也开阔了眼界。但是不久,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因拍摄《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而被迫关闭。1937年,我随吴印成老师离开上海,受聘于山西太原的西北电影公司。正当拍摄电影《塞外风云》时,卢沟桥响起了枪声,日军飞机不分昼夜对太原进行轰炸。要在太原进行电影工作,已没有可能。记者:这样就要做新的选择了。徐肖冰:在这种情况下,我向公司提出,带小型摄影机到前线去,想拍一些抗战的纪录片。公司非常赞同,因为公司里也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了,所以给了我机器,我也就着手准备到前线去。记者:就您一个人去的吗?徐肖冰:我跟着上海《大公报》的记者俞创硕,他是当时挺有名的记者。一路上,只见阎锡山的部队溃败下来,路边都是伤兵,没有人管,那个场面真是很惨。记者:当年您也是热血青年,要记录中国人抗战的历史,看到这个场面,怎么想?徐肖冰:脑子里头想的是我们部队怎么样在前线抵抗日本侵略军,想去记录这些东西,结果一路碰到的都是败兵,溃不成军。我们拍这些东西没有用啊!我们还遭遇了国民党败兵的一次抢劫。是阎锡山部队的败兵把我身上手表之类的值钱东西,还有手指上戴的小金镏子都给抢得光光的,差一点把命都给丢了。所以没吃的也没喝的,好在俞创硕比较精明,在鞋子里藏了一点钱,我们才得以回到太原。后记酝酿多年的关于新中国摄影史的出版工程,终于在祖国60华诞这一特殊的时刻,在中国文联的批准立项下拉开了序幕——“口述影像历史”丛书,以口述的方式、亲身的经历、影像的集结,留存新中国摄影诸多鲜活的文本。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最具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开篇之作。四月份研讨选题、确定结构,五月份组织人员、启动采访。之后的访谈、录音、录像;再访、修订、审阅
高琴,女,摄影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1983年,供职于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编辑部;1988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3年,出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大众摄影》杂志主编;1994年主编《我要上学》(画册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0年,其主编的《大众摄影》被“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评为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2002年获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2003年,就任《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2008年,被评为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2年和2017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主要作品有《我要上学》《伟大的长城》《照片背后的故事》《天安门前》《燃烧激情——百名摄影人眼中的“视”界》《2000-2002年最佳摄影作品选》以及《大众摄影》珍藏本(1958-1998)等。
宋朝史话 内容简介 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重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的建立、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巩固政权的重大措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民国大案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转折时期,既充满了波谲云诡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思想文化斗争,也发生了多起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重大案件。这...
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京华往事 本书特色 1710年意大利人马国贤来到中国,从此他以天主教会传教士、康熙皇帝宫廷画师的双重身份,在京师度过了十三年。本书...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第1辑:张萱和他的《捣练图》》内容简介:“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是一套为7岁以上直至青少年写作的中
《风格不朽:绅士着装的历史与守则》是G.布鲁斯·博耶的第七本书,也是一本男装百科全书,一部男士着装风格趣味史。从书名即可看
《拜占庭兵法》内容简介:★强敌环伺,大厦将倾——千年帝国,何以延续国祚?《拜占庭兵法》—— 一部逆势求生的千年战争史 ★宏观
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插图本,铜版纸印刷★ 内容丰富,全彩图文★ 时间跨度大,从史前时期到清后★ 科学普及型读物“天地玄黄”系列是科学...
《自造》内容简介:★《目光》姊妹篇,陶勇医生新书2021暖心治愈之作! ★名人大咖力荐,敬一丹亲笔作序,麦家、刘擎、许知远、李诞
简介:书名原文:Man,thestateandwar: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译出出版前言:肯尼思·华尔兹这部《人、国家与战争》串版
《世界史的故事·从文明诞生到罗马帝国崛起(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世界史的故事·从文明诞生到罗马帝国崛起》包括“世界史的故
《月亮与六便士》内容简介:世纪流传的文学经典,精美包装,珍藏典范 毛姆历经百年口碑之作,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 一生
花间词 本书特色 本系列是以弘扬古典诗词歌赋改编的半画集式漫画,在画集的基础上加强了可读性和文化性,大开本的精美印刷又有别于普通漫画的快餐阅读。以“诗词”为背景...
《罗马盛衰原因论》著者孟德斯鸠(1689-1755年)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罗马盛衰原因论》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
《陆王》内容简介:一个挑战极限的热血故事。难测的时局变换中,一本书让你相信奇迹。与东野圭吾平起平坐,印量突破两千万册的日本
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 本书特色 作者在书中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四五运动”这一曾经影响中国发展方向的事件中,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英雄”道路的,以及如何在事后...
古代东方史 本书特色 《古代东方史》是俄罗斯古典学界对东方史研究的经典著作。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古典的视角,翔实叙述了古代苏美尔、巴比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
中国陶瓷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上海文博名家名著之一种,是上海博物馆馆长陈克伦先生编选的汪庆正先生有关陶瓷的经典论文汇集。收录了《“粉彩”即“洋彩”考》、《官、哥...
《变革之为责任:恩格斯的生命哲学》内容简介:生命至上、劳动人民的价值创造至上、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至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1800-1911-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一口通商以来,广州在近80年的对外垄断贸易中,成为著名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广州的酒楼、茶馆、妓院、戏院、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