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梦-红尘(上卷)
賀蘭氏國破之時,正是宸鴻太子誕生之日。公主洛灩委託姨娘帶著甫出生的小弟天涯海角逃去,願他只做個「紅塵」凡人,獨自懷抱著被遺棄的君姓男嬰偽作太子,打算葬身火海。奈何世事轉變,兩人俱未身亡,註定君無雙背負起洛灩殷咐的國仇家恨,紅塵是段府備受寵愛的官家少爺。年少的紅塵救起了亡命的君無雙,他們未能明瞭彼此的因緣糾葛,竟底定了,君無雙對紅塵的不能或忘。十二年後,在段府婚宴上的重逢,紅塵忘了過去的偶遇,卻是再也不能忘懷無雙那,水晶般澄淨的眼眸……
浮生梦-红尘(下卷)
錯置的命運回到原軌,紅塵恢復了太子身份,但他與君無雙已被仇怨拉扯得,無法再回到相愛的最初,只剩下欺騙、背叛所烙下的刻骨傷口。君無雙一心一意助紅塵復國,願求得他的諒解半分,換來的卻是紅塵的逃避、漠視,乃至於刻意的諷刺和傷害。最終,風雪中紅塵絕決的一掌,擊碎了君無雙的曾經癡情,他選擇用血咒,遺忘所有,與執著於他的射月國新君伏羿共相偕老。與此同時,失去君無雙的恐懼讓紅塵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恨意未曾令愛意稍減,面對遺忘一切的心上人,他要如何,讓君無雙重拾過去的愛,與記憶呢?
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 内容简介 换言这,预防性防御的概念不仅适用于美国的政策,也适用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策。我们希望中国读者通过阅读此书不仅为自己找到...
陈樵赋诗文注释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四库本《鹿皮子集》为底本,参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的《鹿皮子集•青村遗稿》等,对陈樵古赋15篇、诗歌282首做了注释。...
近代词史 内容简介 王国维先生有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历经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各种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它们既是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又有各...
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 内容简介 全书针对学界存在的论争,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应以“了解同情”重观价值理性,重观其真精神、真面貌,具有新锐的学术价值。....价值...
依照罗曼•罗兰的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从
五四文学的生成与可能 目录 **章五四文学的发生背景**节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第二节现代文化观念的滥觞第三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第二章五四文学的生成策略**节渐进...
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及方法、朗松的历史精神和科学精神与当下性、德勒兹诗学与文学经典的多...
世界的影象 本书特色 《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一共7卷14册,原本是深圳育才中学“拓展性课程”——校本实验课程的语文教材。在正式出版之前,已经在民间悄...
漫步旧书林续集 内容简介 简介《漫步旧书林续集》是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漫步旧书林续集 目录 史学、国学《文选李善注》清同治八年版《三鱼堂全集》1910年版线...
小说红楼: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你会读《红楼梦》吗?你读懂《红楼梦》了吗?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胡菊人先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经典解读。《小说红楼》为胡菊人先生文学...
ExiledtoChinafortwentyyears,LucienVaudreyneverplannedtoreturntoEngland.Butwithth...
变身狗 内容简介 我是一条狗,和我的家人生活在城市的下水道里。在我寻找一个叫“窗口”的东西时,认识了粉红色的蚯蚓。她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可是,她却走了,只...
王宁,1955年7月生于南京,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1991年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8月至1997年2月任
红楼夺目红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随笔红学”,收入了作者新近写作的一百三十余篇短文,每一篇都是从一个新的角度、亮点来为读者讲解《红楼梦》所不同于其他小说文学的道理...
实用内科诊疗规范 内容简介 丛书名:临床诊疗规范丛书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先进的诊疗技术,包括层出不穷的新药相继问世,为临床医学的新进展注...
清代官场趣事:插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六尺巷的故事;强盗当知府;高级帮闲高土奇;蝎子知府;新道台半路丢官;大师爷邬先生;奇怪的摘印官等趣事。清代官场趣事:插图...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
青年大侦探系列-红蝎子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年大侦探系列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日本著名作家的江户川乱步的作品《红蝎子》。 本书内容惊险,情节扣人,集可读性、知识性、...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下册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下)》编著者严家炎。本书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教材配套的文学作品选集,也分上、中、下三册,...
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从“制度”层面切入中国当代文学,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颇有“柳暗花明”之感,而“制度”无疑也是研究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