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夢想與失望,選擇與無法選擇的
異鄉人「我們」的抵達之謎。
這是幾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獨特、無以複製、不容簡化歸類,我們有幸貼近陪同,唯老老實實記錄下來。──顧玉玲
這一本「他者」之書,企圖忠實地呈現、記錄幾位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作者顧玉玲長期投身工人運動,蓄積了超過十五年對於勞工和移工生活的近身觀察、參與,所寫成的第一本文字記錄。
這本書的出現,為身為「我們」的讀者打開另一扇觀望的窗口,進一步看見那些其實與我們在同一空間進出、卻被忽略、並受到種種不平等對待的移工們,他們想要成為「我們」當中一份子的渴望、卻如何一再受挫的過程;作者也一再凸顯社會劃分「我們」和「他們」人為界線的種種不合理之處,讓「我們」有機會思索和反省,並試著邀請讀者進入「他們」,就有如照鏡子一般,可以在他者當中看見我們,看見自己。
此外,從書寫傳統的角度觀察,對照於本地作者總是急切地想突顯自我與群體不同的書寫主流,本書顯現出特別珍貴的特質,亦即是評論家唐諾指出的「書寫者自我的縮小」。自我變小,便能容受得下更多人更多故事和更周到的思維。
特殊的視角,再加上作者在書寫之前積累的豐厚材料和底蘊,以及節制不流於悲情控訴的說故事技巧,一個個移工的生活彷彿顯影般鮮活地躍於字裡行間,才造就出本書的獨特之處,並同時獲得第九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得主的殊榮。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是一本回信集子,内容也多是诉说情感遭际、生活烦恼,还有一些对人生价值的探讨。水木丁的回信,敦厚却有风
庄子多从大自然和一般生活中发现美;蒋勋更是深谙其道,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大美。在《品味四讲》中,蒋勋从食、衣、住、行方
《逼视的眼神》从一个有限的侧面反映了九十年代以降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和认真探索。如今许多人在一种怀旧的气氛中回忆八十年
《木心诗选》内容简介:诗人木心,曾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在禁居期间,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青说,“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
海洋就是一种声音。它对遥远的星辰讲话,以它庄严的语言回应星辰的运行。它同大地和海岸的回声交谈,时而威胁,时而哀怨,时而咆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百万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为《为雷蒙·塞蓬德辩护》,充分表达了他的怀疑论的哲学思想。蒙田以
这是《负暄琐话》的续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
《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内容简介:《十六个汉字里的日本》是旅日作家姜建强的推出的重磅文化随笔,深度解读日本之书。在旅日多年的
《卓越运营:美的简单高效的管理逻辑》内容简介:美的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没有流传出什么高大上的理论或方法,为人熟知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一种怎样的气概!普天之下没有人不记得这位直面黑暗、愤世嫉俗、铮
《病隙碎笔》内容简介:《病隙碎笔》是史铁生生前出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汇集了作者对于生命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这本书里,史铁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内容简介:有人说,朱生豪一生就做过两件事:翻译莎士比亚著作、给宋清如写情书。这本书是朱生豪写给爱人宋清
《仿佛或恰恰相反》内容简介:这是70后诗人阎逸精选自己历年来作品的一部结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作者探索的历程和风格的变化。长诗
《冯骥才语文课》内容简介:冯骥才先生是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本书收录了冯骥才先生目前被收入语文课本的全
《羚羊与蜜蜂:众生的演化奇景》内容简介:这本书不同于万物简史,是一本有趣的众生演化书。作者在书里科普了会走路的鱼,会钓鱼的
《爱情的容量》内容为:给爱情划界时不妨宽容一些,以便为人生种种美好的遭遇保留怀念的权利。让我们承认,无论短暂的邂逅,还是
旅行对于吴淡如,就像是一种注定的召唤。她总是克制不住想要出去走走的冲动,她既能享受一个人旅行的自由与浪漫,也能拥抱有伴同
《我们只是讲道理》内容简介:写时评的人,常跟热点,最怕的就是文章速朽,似乎事件一结束,观点也就寿终了。何况,在时间逐步碎片
《福楼拜文学书简》内容简介:本书中收录的信件除了涉及七月革命、普法战争等诸多时代、国家、宗教的诸多宏大主题和事件在他心中激
《公司控制权(第2版)》内容简介:有人持股0.02%就能控制公司,也有人持股99%没有控制权,资深股权律师20余年经验总结! 本书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