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从题材到风格都可称别开生面的鲁迅研究专著,作者从鲁迅是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有没有和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闹翻”、鲁迅是否与毛泽东一起发动了“文革”、鲁迅婚姻的道德评估、所谓“吃鲁迅饭”等共十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到处演讲出书的“文坛刀客”韩石山的“鲁迅论”,作出比较系统的、纯学术性的批判,进而以“韩石山现象”为标本,对世纪交替之际蔚为文坛一道景观的丑化改击鲁迅的时尚,进行多视角的分析。这部书稿也允当这个评估。当代著名鲁迅研究专家袁良骏先生专为本书撰写的长篇序言,也很精彩可读。
上 编
“著名作家的胡言乱语”
——韩石山的鲁迅论批判
引 言
第一章 “主将”、“大将”和“健将”
一、韩石山“粉碎”过的军事用语
二、胡适不提倡,鲁迅便不写白话文?
三、没有《新青年》,鲁迅便不写文章?
四、“三巨人”或“四巨人”
第二章 所谓“法日派”和“英美派”
一、留美必“美”?
二、杨荫榆的二三劣迹
三、杨绛笔下的杨荫榆
四、留学背景与“社会青年”
五、派别之争成胡说
第三章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闹翻”问题
一、“闹翻了”是韩石山抨击的“比较含糊”的概念
二、鲁迅与陈独秀“闹翻”了吗?
三、鲁迅与蔡元培“闹翻”了吗?
四、鲁迅与胡适“闹翻”了吗?
1.鲁胡的交往史
2.鲁胡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不同看法
3.鲁胡客观上的互补性
第四章 徐志摩、陈西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吗?
一、“英美派”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
二、“三·一八惨案”与陈西滢的“蹈死地”
三、重炒鲁迅的“抄袭事件”
四、鲁迅不喜欢徐志摩以及《我的失恋》等
1.气质的冲突
2.“撤稿事件”
3.《我的失恋》“挖苦徐志摩”?
4. 鲁迅看不惯徐志摩的“美好”?
5. 徐志摩和陈西滢是“哥俩好”
6.《语丝》和《现代评论》“公开对立起来了”?
第五章 “青年必读书”的所谓“暗斗”
一、“二大征求”:徐志摩与鲁迅见解相近
二、“这是鲁迅在出气,在赌气”?
三、鲁迅明里一套,暗里一套?
1.不错,鲁迅是读中国书的
2.“整理国故”的年代
3.策略:鲁迅与胡适不谋而合
4.青年求生存的需要
5.青年与文学青年是有区别的
6.是的,鲁迅也开书目
7.在厦门,鲁迅老调重弹
8.鲁迅的思想贯穿一生
第六章 鲁迅与中共:“利用”还是自愿?
一、鲁迅是利用不了的
二、终生的反对派及鲁迅精神世界的两个基点
三、鲁迅血液中流淌着不羁的野性
四、鲁迅“孤苦伶仃、走投无路”?
五、作为“老石头”的鲁迅
第七章 毛泽东与鲁迅一起发动“文革”?
一、“文革”中的两本语录和鲁迅“那一套”
二、看看鲁迅的“这一套”
1.鲁迅的斗争精神和批判精神
2.同情下层社会的不幸,痛恨上层社会的堕落
3.“睁了眼看”
4.反对虚伪和貌似公正
三、谁更容易滑向“专制主义”?
四、韩石山对“文革”的平常心
五、形似神异
第八章 鲁迅的身高与韩石山的“转变”
第九章 朱安与许广平:关于新道德与旧道德
一、鲁迅是“性变态”?
二、鲁迅的婚姻:“母亲娶媳妇”
1.“无爱结婚”的苦果
2.挂名夫妻
3.鲁迅的“出走”
4.努力与努力的失败
5.离婚建议
6.“我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
7.祭奠陌生的丈夫
8.有洁癖还是“性变态”?
三、鲁迅什么时候把许广平看作“妾”?
四、留日的“就是不行”,看看“英美派”的面目
第十章 鲁迅作品的若干评价问题
一、选多少?选什么?
二、“吃人”问题
三、“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四、是什么的问题是问题吗?
五、孔乙己“一生”与否的问题
六、“主题直露”与“没有写活一个人物”
七、阿Q只是一个小流氓?
八、阿长的“脱裤子”
第十一章 “中国最后一位古文大师”
一、鲁迅不仅是白话文的提倡者,也是最早的实行者
二、写过文言文与“古文痕迹”
三、文言也可以革命,白话也可以反动
四、“阴冷”、“杀伐”及“毛骨悚然”
五、“古文大师”的情书问题
六、“全是旧文人的那一套”?
七、韩石山的靓人粉墨登场了
第十二章 “吃鲁迅饭”
第十三章 若干其他问题
一、脾气与学问
二、鲁迅的“得意”与寂寞
三、“鲁迅精神的合法性危机”
四、文章删改问题
五、“狰狞可怖”与“愁眉苦脸”
六、关于张幼仪爱徐志摩
第十四章 韩石山的自夸之词
第十五章 “韩石山现象”剖析
一、“把自己研究成了鲁迅”?
二、矫枉过正与脆弱的理性
三、躁动:“需要伟大人物而没有伟大人物的时代”
四、“文革思维”的延续
五、多标准导致的无标准
六、因个人偏好而产生的偏执
七、骂鲁,意在鲁外?
八、为了暴得大名?
下 编
喜爱鲁迅作品与忠诚“党国”的矛盾
——“忠诚”让苏雪林丧失了理性
“才子加流氓”之李敖的“骂鲁秀”
一、鲁迅的“撒试卷”
二、鲁迅对陈独秀“落井下石”?
1.鲁迅过河拆桥?
2.焦大是谁?
3.“营救”问题
4.胡适、蔡元培营救陈独秀的儿子?
5.互相欣赏的老朋友
三、“鲁迅不骂日本人”及其他
1.鲁迅不骂日本人?
2.鲁迅与内山完造
3.也来一个比较:关于胡适
四、鲁迅反对“议会政治”?反对民主?
五、其他若干问题
1.鲁迅不敢骂国民党政府、不敢骂具体的人与拿国民党政府的钱
2.“鲁迅的文章很烂”
3.胡适与《鲁迅全集》问题
4.关于“不烧鲁迅的书”
相对于“褊狭”的“宽容”
——王蒙与鲁迅价值观的歧异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与传教士及传教士问题
——似乎是民族主义者的冯骥才对鲁迅的贬损
“骂鲁界”里多痞子
——由王朔说到王朔之外
后 记
“香港漫画奇才”智海的首部温情四格漫画作品,进入《花花世界》,让你的书桌开满花!王卯卯、桑格格、叶爱莲、尘翎、马家辉、江
《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全二册)》内容简介:刘邦由一介草民,投身秦末起义的洪流,打败西楚霸王,夺取天下,建立大汉帝国。西
《饭醉分子》中和沈宏非只交流手机段子,和蔡澜只讨论三级片,和肥佬韬就互相问候身体状况。闫涛说自己是饮食圈中的媒体人,媒体
“要了解中国人和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作品以外,别无捷径。”首先看到的是书签上的这一行字,让人心里一动。其实这几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增补本)》内容简介:市面上有多少写鲁迅的书?若包括国外汉学界,那就得好好计算一番。那么多书,谁敢说自
《小溪边》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前丁村人的日常生活琐事、劳作场景以及在改革开放这一时代浪潮冲击下,身为社会最底层最普通农民的
【内容简介】◆《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是新女性主义作家李筱懿2017年全新作品集,全书收录了43篇生动精彩的文章,是作者根据自己
《绩效赋能》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让企业员工发挥100%潜力的绩效管理指南。本书区别于传统绩效管理图书的地方在于,传统绩效管理体系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部分是自传,部分是文学批评,部分是沉思录。它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即作者本人环绕世界的旅程,和
在《就这么漂来漂去》中,韩寒用充满激情的文字,首次描述自己三年来漂来漂去的日子,特立独行的生活岁月,充满艰难与快乐的赛车
鲁迅与胡适,在我的视野里是两个窗口,一个通向深邃冷寂的长夜,一个连着开阔、暖意的春的原野。推开第一扇窗户,内心便有凛凛的
徐迅雷编著的《这个世界的魂》是关于人物的随笔,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思想,作者以新闻人的敏锐、以评论者的犀利、以杂文家的
林沛理一直是一个说话“带骨”的人。广东话“带骨”就是话中带刺,永远用一种批评的角度。我希望,他这本书,能够带给大家一种冲
《安乐侦探》内容简介:◇你永远不知道,那些致命的恶意,来自你身边的哪个人。◇日本知名科幻小说家、星云奖得主小林泰三短篇连作
《念楼学短》共收文一百九十篇,都是我爱读的文章。这些文章分为二十个单元,每单元八至十篇。其中除了刘献廷《南岳》百零一字,
中国城市败笔、让人民有钱、邓小平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香港“香”在哪里、弱智的中国电视、飘一代、网络公民、她世纪、忽然中产、
全球十余个城市的成长坐标,跨越十年的青春励志集。收录人气畅销作家陈晨自出道以来在《最小说》杂志上备受追捧的所有精品散文,
《我与地坛》内容简介:《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
《我们内在的防御》内容简介:自生命的诞生起,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让自己得以“存在”。为了适应环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