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文学创作】
1、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完全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集的短篇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分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2、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定居卡普里岛。翌年5月,和列宁 一起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此后几年里,他创作了《没用人的一生》、《夏天》和《奥古洛夫镇》等中篇小说,《最后一代》和《瓦萨·日烈兹诺娃》等剧本,以及《意大利童话》和《俄罗斯童话》等一批优秀作品,在此期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中篇小说《忏悔》宣扬明显的造神论思想。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著《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认识,脱离前进派集团。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直到1928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
1928年回国后,高尔基曾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创作中,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历史变迁,以一个个人主义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壮大。他还发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论文,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陌生人 本书特色 内容推荐:他们本是一个个幸福的家庭,直到陌生人的出现……从此,亚当一直在怀疑自己的妻子科琳,并深深质疑作为丈夫的他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妻子。在亚...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司汤达集02-帕尔马修道院黑(全译本) 本书特色 1.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2.司汤达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后发表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部真正获...
这是谢尔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其大多数作品一样,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性。多丽丝在初入社会之时,因受黑社会分
隐形人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幻故事。一位穷教师怀着巨大的狂热发明了一种药物,能够使物质隐形。他给自己用药后成了隐形人,在屡遭使自己显形失败后,心灰...
《鲁滨孙飘流记》内容简介:鲁滨孙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但他还是抵挡不住海外新世界的
羊脂球 本书特色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作,也是其*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对一辆驿车上的乘客——贵族、商人、政客、修女以及一名绰号为“羊脂...
《金钱心理学》内容简介:人们总把投资理财当作一门硬科学,却忽略了心理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理财行为并非仅依靠冷冰冰
《黑桃皇后》内容简介: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开创了俄国文坛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而他的小说同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黑桃皇
《莫瑞斯》内容简介:《莫瑞斯》创作于作家的全盛时期,可因为涉及同性爱,一直在作家身后的一九七一年才出版,成为这位小说大师最
大卫.科波菲尔-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全二册)-全译本 本书特色 《大卫·科波菲尔》讲述的是主人公大卫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一个星...
《苦雨斋译丛》新的一辑,收录周作人四种译著:《现代日本小说集》、《两条血痕》、《如梦记》和《石川啄木诗歌集》。诸书体裁不
中央典藏版 鲁滨孙漂流记 本书特色 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航行中,鲁滨孙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没。他与狂风巨浪搏斗,*后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为了生存,他克服了常人难...
《冬天的故事》内容简介:《冬天的故事》为莎士比亚喜剧之一,讲述的是:西西里国王里昂提斯因怀疑王后赫米温妮与波希米亚国王波力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语原著版.第二辑) 本书特色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批判近代文明、追求自然和谐的惊世杰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语原著版.第二辑) 内容简...
雾都孤儿 本书特色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世界文学有巨大的影响。雾都孤儿 目录 **章第二章第三章...
《沙与沫》是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自然景物“沙”、“泡沫”为比喻,寓意着人在社会之中如同沙之微小,事物如同泡沫一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著于1873-1878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联的线索展开:一...
道连.葛雷的画像 本书特色 《无名的裘德》是一部经受住了时间长期考验的世界名著。它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继《苔丝》之后的另一部代表作,...
秘密花园-译林名著精选-名家导读.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入选美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一百本书”、BBC“百部英国人喜爱的文学作品”。翻译家李文俊经典译本,特别...
城堡-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这样一本“奇书”: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当中充满了令人惶惑、惆怅,甚至有点苦涩的描述;仿佛你被幽禁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