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文学和学术已经成为一座“知识•历史•遗址”,《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认为通过“重访”的方式,才能比较客观和真实地接近它,把其中被各种叙述所覆盖和压制的东西尽可能地揭示出来。这种揭示的目的不是“揭破历史真相”,“发现历史隐秘”,而是把它变成研究今天文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第一编 文学史哲学
第一章 历史回叙、文学想象与“当事人”身份——读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并论对“80年代”的认识问题
一、“出国名人”精神和知识上的优越感
二、“历史回叙”中的“文学想象”
三、客厅、咖啡馆和“当事人”身份
第二章 我们如何整理历史——十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潜含着的问题
一、被安装的“新启蒙编码”
二、“现代文学”生产的“当代文学”
三、与“再解读”联姻的“十七年”
四、整理包含着对研究历史的知识的整理
五、整理同时包括了对研究者自己的整理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
一、问题的由来
二、80年代文学的“现代化想象”
三、被遗忘的“十七年”文学资源
四、80年代与“十七年”的关系
五、再回到对80年代“现代化想象”的检讨之中
六、重回“十七年”的一些问题
七、怎么来理解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
第四章 重访80年代的“五四”——兼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下性”问题
一、“五四”与“文化专制”
二、“五四”与李泽厚的“启蒙与救亡”
三、8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下性”
四、“现代文学”已经变成了“古代文学”
五、“年鉴派”命运与重提“当下性”
第二编 文学史的社会学
第五章 80年代文学研究的“文学社会学”
一、80年代文学中的“社会学空间”
二、文学“社会学研究”的外部环境
三、文学思潮的“社会学内涵”
四、“文学社会学”的两个层面
第六章 文学研究的“参照性”问题
一、在被批评的情境中看文学现象
二、知青小说是如何寻根的
三、80年代初文学的“儿童叙述者”形象
四、对“不喜欢”和“喜欢”的问题的理解
第三编 被生产的文学史
第七章 《中国现代小说史》与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
一、《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来龙去脉
二、西方视角中的“左翼中国”
三、以新批评为知识原点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四、普实克、夏志清之争中的“世界向度”
五、如何进入“80年代”
六、“重写文学史”与《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八章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二、对资料、文献和版本的重视
三、“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
四、从《文学理论》看二十多年来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第九章 从夏氏兄弟到李欧梵、王德威——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
一、从夏济安、台湾大学到美国
二、“纯文学”立场、排斥左翼与“感时忧国”精神
三、晚清与“五四”之歧路
四、从美国到中国:文学史挪借及其他
第十章“再解读”思潮与历史转型——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等一批著作为话题
一、“再解读”思潮与苏联东欧事变
二、内地学者和留学生的身份转型
三、“再解读”与西方后现代主义
四、知识、“历史化”和归还给历史文学、历史和方法——程光炜访谈录
后记
我家孩子不任性儿童自制力训练80法 本书特色 *有价值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有天性却不任性,懂自制才“给力”!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自制力训练...
难兄难弟-周氏兄弟识小录 本书特色 《难兄难弟:周氏兄弟识小录》是一部周氏兄弟掌故专辑。书名用《世说新语》之典,意在表明鲁迅、周作人于文学界和思想界的贡献难分轩...
1955年郑渊洁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其父原籍山西临汾,其母原籍浙江绍兴。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到四
近现代日本画精选:第一辑 本书特色 ★12开线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版1印★采用筒子页式装帧,印刷清晰★作者阵容强大,包括菊池芳文、竹内栖凤、桥本关...
普鲁斯特的空间-轻与重-22 本书特色 普鲁斯特在其作品中,构建时间的同时,对空间的构建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构建空间等于构建时间。于是,作品中的时间常常采用空间...
明清文选学述评 内容简介 本书定位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的范围内,欲加探讨和描述的是明清选学家所涉猎的研究领域与所进行的研究活动,探索与总结其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
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精选:散文卷 本书特色 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精选·散文卷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精选:散文卷 内容简介 此散文精选了历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
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翰林院是人才渊薮,自唐以至明清,朝廷均将其时文名卓著的文士选入翰林,为天下士子树立典范,以致有翰林有“学者宗师”之誉。翰林院与文...
1919-1935-从《新青年》到决澜社-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 本书特色 胡荣编著的《从新青年到决澜社--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1919-1935)》借鉴主要先...
卢梭与浪漫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新人文主义运动的领袖白璧德(1865-1933)的代表作之一,书中...
果戈理神秘的浪漫与现实 本书特色 作品*部分主要探讨果戈理早期创作与民间文学的联系。后面重点分析果戈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观念及其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通过对《死魂...
李锐,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厕所
幸福白皮书:幸福人生的100个简约法则 本书特色 幸福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触手可及;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具体现而现实的,我们可以感...
红楼梦中茶 目录 **章从“红楼茶”看世态人情 一、从一杯茶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及身份 1.漱口茶中体现黛玉的性格、处境 2.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亲自布...
八方风来--复旦文史讲堂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八篇演讲稿,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之际邀请的八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学者所做的演讲。书稿由演讲者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
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 目录 中华文库序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编辑说明作者序引言:变法之君**章历史的这一页第二章山雨欲来第三章善弈的棋手第四章熙宁...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
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记 本书特色 中国有句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类在20世纪生了一场大病,文明的肌体长出了恶瘤,即使做了切除手术,也不能...
诗论 本书特色 《诗论》是艾青久享盛名的诗歌论著。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把真善美作为品评诗歌的美学纲领,系统研究诗歌创作欣赏的内在以及外部规律,作出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