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了我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限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实际的工作必然和上述要求有所距离,书中的不当以至错误必然不可避免。
下面是对编写工作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说明: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总纂,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协作编纂;本书各册的编写方式不取一致,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即各册的学术观点、学术质量统一主编或编著者;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本书中不仅对少量用汉语写成的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作了论述。
本书的断限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其中“十六国”文学大部分产生于东晋,陶渊明的不少重要作品则在刘裕代晋以后。为了叙述上的方便,经编委之间协商,决定把“十六国”文学划归本书,陶渊明划归《魏晋文学史》。
目 录
编写说明
第一章 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繁荣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特色
第四节 各体文学的发展
第二章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嬗变
第一节 玄言和山水
第二节 题材的多样化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发展
第三章 谢灵运和谢惠连
第一节 谢灵运的生平
第二节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第四节 谢惠连
第四章 颜延之和谢庄
第一节 颜延之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颜延之的诗文
第三节 谢庄
第五章 鲍照
第一节 鲍照的生平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和其他诗歌
第三节 鲍照的赋和文
第四节 鲍照的影响和鲍集的版本
第五节 鲍令晖
第六节 汤惠休
第六章 江淹
第一节 江淹的生平
第二节 江淹的诗歌
第三节 江淹的拟古诗
第四节 江淹的赋和文
第七章 永明诗风的新变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
第二节“永明体”的特色
第三节 诗歌声律的探讨
第四节 新体诗
第八章 谢�和王融
第一节 谢�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谢�的诗歌
第三节 谢�的辞赋和骈文
第四节 谢�的影响
第五节 王融
第九章 沈约及范云 任�
第一节 沈约的生平
第二节 沈约的文学主张和作品
第三节 范云
第四节 任�
第十章 王俭、张融、孔稚�和齐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王俭和齐初文人
第二节 虞炎 虞羲及其他诗人
第三节 张融
第四节 孔稚�和刘绘
第十一章 何逊、吴均、柳恽和梁代前期作家
第一节 何逊
第二节 吴均
第三节 柳恽及其他作家
第十二章 《文选》
第一节 总集的出现和《文选》的编定
第二节《文选》的选录和分类
第三节《文选》的影响和后人对《文选》的研究
第十三章 从“永明体”到“宫体”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
第二节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
第三节 萧衍父子
第四节 庾肩吾和刘孝绰兄弟
第十四章 徐陵 阴铿和梁陈之间文学
第一节 徐陵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玉台新咏》
第三节 阴铿
第四节 沈炯 周弘正和陈初作家
第十五章 江总和陈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陈代诗风的变化
第二节 张正见 刘删 祖孙登
第三节 江总 姚察
第四节 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
第十六章 南朝乐府歌辞
第一节 南朝乐府新声的兴起和发达
第二节“吴声”和“西曲”
第三节 南朝乐府歌辞的文学特色
第十七章 《文心雕龙》和《诗品》
第一节 刘勰和《文心雕龙》
第二节《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第三节《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史观
第四节 钟嵘和《诗品》
第十八章 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分期
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特色
第十九章“十六国”文学
第一节“十六国”文学概况
第二节 王嘉和《拾遗记》
第三节 苏蕙 苻朗和僧肇
第四节 张骏和李�
第二十章 北魏和北齐文学
第一节 北魏初期文学
第二节 北魏中后期文学和温子�
第三节邢劭 魏收和北齐作家
第二十一章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和
《颜氏家训》
第一节《水经注》
第二节《洛阳伽蓝记》
第三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
第二十二章 庾信
第一节 庾信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庾信前期的作品
第三节 庾信后期的作品
第四节 庾信的成就和影响
第二十三章 王褒和西魏北周文学
第一节 西魏的文化和文学
第二节 王褒
第三节 北周其他作家
第二十四章 北朝乐府和歌谣
第一节 北歌的创作和流传
第二节 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木兰诗》和《敕勒歌》
第二十五章 《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志怪小说
第一节 小说在南北朝的发展
第二节《世说新语》
第三节 志怪小说
第二十六章 隋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鸟瞰
第二节 卢思道
第三节 薛道衡
第四节 孙万寿和由北齐入隋的文人
第五节 隋代的南方文人
第六节 杨素和隋炀帝杨广
第七节 民歌和农民起义的诗文
第二十七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区别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融合过程
后记
花街往事 本书特色 那些失落的、无奈的、穷困的、幸福的、平淡的、宁静的……普通生活;那些卑微的、疯狂的、纯洁的、勇敢的、怯懦的、猥琐的……各种爱情。花街往事 内...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德尔苏·乌扎拉) 内容简介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对...
江南,作家。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大学。代表作有《九州缥缈录》《龙族》《上海堡垒》等。其中龙族系列总销量超过2100万册,《九州缥缈录》系列销量超...
快转 本书特色 长篇小说。十七岁的高二女生一之濑真理子,结束忙碌的校庆活动回到家中,在音乐中沈沈入睡。醒來時,却发现自己不再是花样年华的十七岁,而是四十二岁的已...
季羡林世纪述怀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世纪述怀》:人真是一个奇妙的动物,人的一生也多半是奇妙的一生。你想走的路,有时无论如何也走不上。你不想的路,不知不觉之中,不管...
勃莱诗选 本书特色 大半个世纪以来,勃莱流连在“深度意象”中,培育“奔流在中西部大平原下层深部的、突然长出来的树干和鲜花”,灵光片羽之间,林中散步、夜间静思、乡...
经典国学读本:杜甫诗选 本书特色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著。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概,今天有探幽访胜之思。经典国学读本:杜甫诗选 内容简介 ...
要走就要够狠 内容简介 多明尼卡·巴兰是个金发的哈佛女生,她是家中的独生女,也是个女性主义者。可她居然一个人背着旅行包,闯入*男性主义的社会。由波士顿到伊斯坦堡...
我的山乡情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分为四辑,*辑插队生涯,第二辑村寨忆往,叙述了作者叶辛1969年3月31日离开上海到贵州省修文县久长人民公社砂锅寨插队落户开始,到...
清华百年风雨实录 本书特色 百年清华兴衰荣辱岁月的历史回放,学人治学精神道德操守的一次自检!凝视大量远去的背影,在字里行间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 当知识分子面对利...
逐步 本书特色 一步、两步、三步、逐步。作者一格的脚步从她生长的土地出发,踏上浓墨重彩的欧洲,抵达热烈纯净的非洲,她在意想之中的纽约落脚,打出其不意的东京路过,...
《“排放门”:大众汽车丑闻》内容简介:2015年7月,大众汽车的全球汽车销量超越丰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同年9月,大众
一九三三-一九九一-杂忆与杂写 本书特色 《杂忆与杂写》初版选收了杨绛怀人忆旧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
世界华人文库第三辑: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文学评论选 本书特色 《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文学评论选》是陈瑞琳对海外华文创作的文学评论集。出国以后,陈瑞琳在自己的...
201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的选本,偏爱于平实的、大众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世情、世态。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
VeterannavalofficerAlPettystartshisthirdcareerasapublishedauthorwiththisthrillin...
走进风月--地下性工作者调查 本书特色 2001年10月26日到11月26日间,北京零点调查公司的社会工作者们深入中国内地,亲身访谈千名性工作者(“小姐”),作...
《文物中的物理》内容简介: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本书则以物理学各分支学科(力学、光
高路入云端 本书特色 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作品以崭新的文体和独特的视角解构文明内质以诗意的情怀和人性的关照彰显理性之美作者多次在《散文》、《十月》、《散文选...
元明清诗词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唐宋诗赋鼎盛之后的低谷期与中兴期的元明清诗词选录七百多首,试图反映出元明清诗词的基本风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主要诗人与作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