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了我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限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实际的工作必然和上述要求有所距离,书中的不当以至错误必然不可避免。
下面是对编写工作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说明: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总纂,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协作编纂;本书各册的编写方式不取一致,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即各册的学术观点、学术质量统一主编或编著者;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本书中不仅对少量用汉语写成的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作了论述。
本书的断限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其中“十六国”文学大部分产生于东晋,陶渊明的不少重要作品则在刘裕代晋以后。为了叙述上的方便,经编委之间协商,决定把“十六国”文学划归本书,陶渊明划归《魏晋文学史》。
目 录
编写说明
第一章 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繁荣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特色
第四节 各体文学的发展
第二章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嬗变
第一节 玄言和山水
第二节 题材的多样化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发展
第三章 谢灵运和谢惠连
第一节 谢灵运的生平
第二节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第四节 谢惠连
第四章 颜延之和谢庄
第一节 颜延之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颜延之的诗文
第三节 谢庄
第五章 鲍照
第一节 鲍照的生平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和其他诗歌
第三节 鲍照的赋和文
第四节 鲍照的影响和鲍集的版本
第五节 鲍令晖
第六节 汤惠休
第六章 江淹
第一节 江淹的生平
第二节 江淹的诗歌
第三节 江淹的拟古诗
第四节 江淹的赋和文
第七章 永明诗风的新变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
第二节“永明体”的特色
第三节 诗歌声律的探讨
第四节 新体诗
第八章 谢�和王融
第一节 谢�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谢�的诗歌
第三节 谢�的辞赋和骈文
第四节 谢�的影响
第五节 王融
第九章 沈约及范云 任�
第一节 沈约的生平
第二节 沈约的文学主张和作品
第三节 范云
第四节 任�
第十章 王俭、张融、孔稚�和齐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王俭和齐初文人
第二节 虞炎 虞羲及其他诗人
第三节 张融
第四节 孔稚�和刘绘
第十一章 何逊、吴均、柳恽和梁代前期作家
第一节 何逊
第二节 吴均
第三节 柳恽及其他作家
第十二章 《文选》
第一节 总集的出现和《文选》的编定
第二节《文选》的选录和分类
第三节《文选》的影响和后人对《文选》的研究
第十三章 从“永明体”到“宫体”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
第二节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
第三节 萧衍父子
第四节 庾肩吾和刘孝绰兄弟
第十四章 徐陵 阴铿和梁陈之间文学
第一节 徐陵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玉台新咏》
第三节 阴铿
第四节 沈炯 周弘正和陈初作家
第十五章 江总和陈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陈代诗风的变化
第二节 张正见 刘删 祖孙登
第三节 江总 姚察
第四节 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
第十六章 南朝乐府歌辞
第一节 南朝乐府新声的兴起和发达
第二节“吴声”和“西曲”
第三节 南朝乐府歌辞的文学特色
第十七章 《文心雕龙》和《诗品》
第一节 刘勰和《文心雕龙》
第二节《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第三节《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史观
第四节 钟嵘和《诗品》
第十八章 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分期
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特色
第十九章“十六国”文学
第一节“十六国”文学概况
第二节 王嘉和《拾遗记》
第三节 苏蕙 苻朗和僧肇
第四节 张骏和李�
第二十章 北魏和北齐文学
第一节 北魏初期文学
第二节 北魏中后期文学和温子�
第三节邢劭 魏收和北齐作家
第二十一章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和
《颜氏家训》
第一节《水经注》
第二节《洛阳伽蓝记》
第三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
第二十二章 庾信
第一节 庾信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庾信前期的作品
第三节 庾信后期的作品
第四节 庾信的成就和影响
第二十三章 王褒和西魏北周文学
第一节 西魏的文化和文学
第二节 王褒
第三节 北周其他作家
第二十四章 北朝乐府和歌谣
第一节 北歌的创作和流传
第二节 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木兰诗》和《敕勒歌》
第二十五章 《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志怪小说
第一节 小说在南北朝的发展
第二节《世说新语》
第三节 志怪小说
第二十六章 隋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鸟瞰
第二节 卢思道
第三节 薛道衡
第四节 孙万寿和由北齐入隋的文人
第五节 隋代的南方文人
第六节 杨素和隋炀帝杨广
第七节 民歌和农民起义的诗文
第二十七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区别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融合过程
后记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林徽因传 本书特色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林徽因传》介绍的是她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那千山万原的春来,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不奴隶毋宁死(谈红说事)-王蒙文集 本书特色 在王蒙看来,《红楼梦》首先是一本人生的大书 ,值得我们用一生经验细细品读。这个比我们多了一 点细心的读者王蒙,这个...
36岁,人生半熟 本书特色 1.大理新移民代表,前《悦己SELF》杂志人物编辑,自媒体公号好好虚度时光的联合创始人和前主理人——宽宽散文集。在宽宽主理公号期间,...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又名《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代表作 切尔诺贝利核
亲爱的哥哥 本书特色 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的钟敏,发现家中多了一位新的成员,原来是他从未见过的哥哥钟植,令他感到不舒服的是,哥哥竟然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该书以...
苏曼殊全集-修订版 本书特色 《苏曼殊全集》收录了曼殊大师绝大部分作品,包括诗、小说、杂著、译诗、书札、翻译小说等,还有章太炎、刘季平、陈独秀、柳亚子等名家的回...
《融媒体建设与创新》内容简介:“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文丛”按主题分为5卷,精选收入自2000年以来人大新闻学院在马克思主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本书特色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柏两位合作完成。主体部分共有“经典的双刃”、“《哈姆雷特》的意...
《我数到三……(汉英对照)》内容简介:《我数到三》我是认真的,小姐,你不会希望我数到三的。一……二……该死。她一动不动。一
七堇年,十月生。自幼学习绘画与钢琴。中学时代由虚荣心出发接触过吉他,爵士鼓和电影的些许皮毛,后来发现唯一收获是借以走入表达这个世界的途径。曾经的理想有做漫画家和...
青年读本---郁风作品---画中游 本书特色 给你:肺腑之言教你:人生哲理帮你:扫除障碍跟你:思想交流“青年读本”是一部人生教科书青年读本---郁风作品---画...
怀春室诗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武汉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潜在写作”文丛中的一册,收集的是胡风先生自1955年被捕起,至1979年恢复自由止,前后20多年所作的各类旧体...
《生活本无应许之地》内容简介:存在主义心理学不仅是一种心理学取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主义不是虚无的悲观哲学,而是一种严
鲁迅杂文集-全两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杂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鲁迅杂文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与...
智慧满行囊:中学版:第六辑 本书特色 《智慧满行囊(第6辑)(中学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智慧满行囊:中学版:第六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明月一...
启功人生漫笔 本书特色 本书由启功先生亲自遴选篇目、亲笔题写书名。启功先生是我国的古代文学史家、语言文字学家、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文物鉴定家,现任...
康德书信选 本书特色 《康德书信选(精)》中的87封书信,除一封是公开信和有限的几封是写给当局的之外,大多数是康德与友人的私人信件。著作展示的是康德的理论,书信...
《歌德谈话录(插图本)》内容简介:《歌德谈话录》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
品读老课文 本书特色 滕浩编著的《品读老课文》收集的文章均为中学和大学的课本选用或曾经选用的语文课文。它们是经典中的经典,引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中体会到真善美。...
文艺卷-傅雷文集 本书特色 傅雷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