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游记为载体,重新探讨晚清历史与人物的一批历史散文。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姜鸣笔下的‘胜迹’,大多是地以人名,‘胜迹’之‘胜 ’,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挥之不去的,是在北京扬名养名,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该书倾注于发生在彼时彼地历史旧事和历史人物的追索,各种依稀风闻或闻所未闻的掌故由他娓娓道来。书中穿插图片更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别有新意,使得本书读来引人入胜。
研究晚清的北京政局人物,同一主题的著作众多。姜鸣以南方才子的独特角度来写这一内容,通过老北京丰富的人与事物细节,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别有新意,使得本书读来引人入胜。
——赵启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很海派,也很京味;很专业,也很好看。上海人眼中的北京掌故,史学行家写的散文作品。发旧思而有新意。
——茅海建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姜鸣笔下的胜迹,“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流连不去的,是在北京扬名养名、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书中涉及的人物事物相当复杂,也相当有趣,作者又很会讲故事,各种依稀风闻或闻所未闻的掌故由他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不过,这部书的好处不止是消闲破闷,有些篇什作者是花了很大工夫写就的,文章也做得很有锋芒。
——小宝 书评专栏作家
自序
难与运相争——奕訢
半生名节——贤良寺·李鸿章
秋风宝剑孤臣泪——访李鸿章墓地
失鹤零丁——寻访两代帝师翁同龢故居
清流·淮戚——关于张佩纶二三事
昔时金阶白玉堂——漫游军机处
坤宁宫前——关于故宫室内装潢陈设及其他
哀蝉落叶——宁寿宫凭吊珍妃
莫变时事逞英雄——康有为“公车上书”的真相
阅世空有后死身——访宣南重话“戊戌政变”
落尽夭桃又侬李——从八大胡同想到赛金花
人言是丹青——詹天佑铜像前的遐想
万仞宫墙——孔庙·孔学
随处欢席——吃“仿膳”
岁月山河——站在圆明圆废墟前
祈天忧人——关于“丁戊奇荒”
四年寻觅,重考大克鼎的出土时间
西堤漫步
说“塔”
图片征引书目
插图既然是一门独具个性的艺术,是既依附于文字又相对独立于文字的艺术,它就要求创作者的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执著刻苦的创造精
《声在树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亲近乡村的散文集。村庄的每一个地方、每一种动植物、每一个人物、每一则故事都是作者描写的对象
本书不盲从现成的结论,不追随流行的观念,而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
《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借回忆里的各种事物、心理事件,叙述出一个平凡脆弱的生命,所能感受到的爱、忧、痛、怕。当我探寻这些情
《中国有多特殊》是一个动荡多变的世界,是一个思想激辩的时代。每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然而,更多人是以锋利
《鲁迅与许广平》内容有:“满天星斗”的教师,第一封信,醉打许广平,师母朱安,广平的初恋,定情,为鲁迅说话,五十得子的欣喜
《Python Web自动化测试入门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由一线测试工程师结合工作实践精心编撰。全书基于Python语言,从环境搭建、基础
《自立》内容简介:这是美国作家爱默生的随笔集,作为“美国的孔子”,他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自由传统的一部分。在这本《自立》,是
中国城市败笔、让人民有钱、邓小平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香港“香”在哪里、弱智的中国电视、飘一代、网络公民、她世纪、忽然中产、
《潜行者》内容简介:《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四:1959~1962)》内容简介:兄弟间的殷勤存问,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一段亦师亦友的兄弟真情,一代知识分子
《靠自己去成功》是刘庸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
《活在民国也不错》内容简介:民国范儿是怎样的一种范儿?看这样一本书,足以满足您对民国生活、民国人物的了解欲。原来民国人买
《中国改革新思维》内容简介:中共十八大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也指出了走向未来的途径。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加快转
人生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每个人都在路上。【编辑推荐】《繁华落尽是孤独》特色一: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散文作品中关于儿时成长、海
《别生气啦》内容简介:处境艰难的时候,人最容易自乱阵脚。然而越是这样汲汲营营,越难以保持镇静, 最后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作者以
《北京人口史》内容简介:本书采用历史学和人口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现今北京市的市域范围为地理空间,在对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进
《野草》这部散文诗集倾注了鲁迅艺术创造的心血,也涵蕴了他洞察社会和剖析自己所获取的全部人生哲学。本书对《野草》的艺术渊源
《嘿,小家伙》内容简介:超人气作家温酒代表作,写给大人的治愈童话。在这些故事里,公主与恶龙相爱,狐狸与小乞丐相依为命,死神
鲁迅的生命之路,以他自己的方式遭遇虚无,穿越虚无,最终自觉抉断了自己创造意义价值的生命路径。此其一。其二,鲁迅的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