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編次《一休和尚詩集》,其中《狂雲集》(附《號》)以酬恩庵藏舊鈔本爲底本,録出酬恩庵藏另一鈔本(簡稱酬别本)、真珠庵藏鈔本(簡稱真珠本)、東大史料編纂所藏本(簡稱史料本)、奥村重兵衛氏藏本(簡稱奥村本)、東北大學藏本(簡稱東北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本(簡稱内閣本)、蓬左文庫藏本(簡稱蓬左本)、御茶水圖書館藏原成簣堂文庫本(簡稱成簣本)、寬永十九年刊《群書類從》所收本(簡稱類從本)之異文,《狂雲詩集》則以《群書類從》本爲底本。凡諸本所收而不見於底本者,輯録以爲《補遺》。後附禪師弟子所撰《東海一休和尚年譜》,以《大日本史料》本(第八編之十三)爲底本標點。編校時參考森大狂參訂《一休和尚狂雲集》(民友社一九〇九年版)、中本環校註本《狂雲集》(現代思潮社一九七六年版)、柳田聖山譯註本《狂雲集》(收入《大乘佛典·一休、良寬卷》,中央公論社一九八七年版)、平野宗浄監修《一休和尚全集》(春秋社一九九七年版)。
室町時代僧人多善書,禪師法書亦可入能品,用筆勁爽,氣勢宏闊,爲識者所寳愛,因影印數幅於卷首。另大德寺真珠庵珍藏禪師畫像數幀,丹雘傳真,法相尊嚴,多被指定爲日本重要文化財,今一併附入,以供讀禪師詩者瞻仰云。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内容简介:日本专业“整理师”的超人气整理精华,全球销量累积超850万册!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内容简介:本书全面响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纳入广义的国家安全与
王小波作品-王小波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本书特色 读《王小波作品(珍藏版)》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种需要。王小波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标签,一个让人...
中国爱情诗精选-(中英对照版) 内容简介 《中国爱情诗精选》是一部中英对照中国爱情诗歌选集,所选的诗歌从*早的诗歌集《诗经》一直到现当代,囊括了从古到今的爱情诗...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14年出版《张炜文集》48卷。作品译为英语、日语、法语、韩语、德语、塞尔维亚语、...
宋元明清诗选:汉译英 内容简介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翻译大家,他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互译工作,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一百二十余部,并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
谢谢了.我的家 本书特色 内容推荐:《谢谢了,我的家》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节目《谢谢了,我的家》同名图书,以54个人物故事为主体,在源于节目、高于节目的宗旨...
《黄葆年与太谷学派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太谷学派的渊源、性质及发展变迁的过程作了探讨,分析了其由学术到宗教,再到学术的独特
父亲的一九四二 本书特色 南邓(邓贤)北刘(刘震云),一九四二年的pk《大国之魂》续篇——中国学生兵的抗日悲歌真实家族史首次面世——父亲在滇缅战场中美盟军中的真...
春花的葬礼 本书特色 作者弗朗西斯·耶麦,法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同为法国诗人的皮埃尔·斯埃皮尔曾说过,耶麦的诗是“灵魂的浩叹”、“不息的心跳”,足见耶...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特色 《世界与你无关》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 本书特色 作者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文学和人生,不偏执于单一化的评判标准,而是努力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上来发掘事物的多方面意蕴,...
弗罗斯特集(上下) 内容简介 《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上下)(精装)》收入《弗罗斯特诗集(1949)》、《在林间空地》、《集外诗》、《戏剧作品》、《...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又名人瑞,号圣叹;别号唱经子,或称唱经先生,又号大易学人、涅槃学人;室名沉吟楼,堂号
散文2015精选集 本书特色本书书稿《散文》编辑部统筹编选,涵盖《散文》在2015年度刊发的名家、新秀的力作佳作之大部。 散文2015精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99:吴强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和上海作协合作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中的一卷,描述了一九四六年秋我华东人民解放军某部全歼蒋介石王牌军七十四...
2008-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2008中国年度散文》是由中国散文界权威选家选编的是从全国数百种文学报刊当年发表的数以万篇近数千万字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
斯人已远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的纪实作品,讲述了行将消逝于历史烟尘中的时代故事,勾勒了周立波、周扬、姚芷青、周路易、林家兄弟、姚家姐妹等家...
悲壮三门峡 本书特色 中国首部描写三门峡工程始末的长篇纪实文学 记录了三门峡悲壮的历史时刻; 三门峡工程至今不息的争论和人们的痛定思痛; 三门峡工程成为人类治河...
心安即福地-张贤亮作品典藏-散文卷 本书特色 前20年和中国的苦难紧密相连,近30年又和中国的改革共同栉风沐雨,这段独特的经历,使张贤亮的散文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