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智利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1904年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 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和《诗歌全集》(1950)。1973年,聂鲁达因白血病去世。
埃琳娜•奥德里奥索拉(Elena Odriozola),西班牙插画家,曾在广告公司工作,迄今已经为五十多本童书绘制插画。她曾荣获韩国CJ图画书奖、两度西班牙尤斯卡迪插画奖,并获林格伦纪念奖提名,作品参加博洛尼亚书展西班牙主宾国展览。
范晔,西班牙语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译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胡里奥•科塔萨尔《万火归一》《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以及西班牙和拉美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数种,收录于《纸上的伊比利亚》《镜中的孤独迷宫》二书中。他最新出版的作品是读书随笔集《诗人的迟缓》。
唐宋名家词选-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本书特色 词学大师龙榆生作品 龙榆生先生是无可争议的词学大师,《唐宋名家词选》可以说是龙榆生先生长期研治唐宋词的结晶,是其词...
一颗汉字的泪水白连春诗歌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一颗汉字的泪水》选用了白连春从1990年至2010年间的250首诗作,这些作品无论对祖国、故乡,还是对身边的人、草和...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威尼斯商人(精装) 内容简介 《威尼斯商人》为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此剧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表,主要围绕威尼斯商人安东尼...
季羡林散文全集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天竺心影》是作者正式印行的**部散文集,198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作者19...
现代散文-梁遇春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丛书之《梁遇春散文选集》分册,精选了梁遇春的十八篇散文作品,如《论麻雀及扑克》、《滑稽和愁闷》、《天真与经验》、《又是...
作品目录上篇儿子隔离生活作风河流天堂字码头船民东风八号寻人沙发慧仙抓阄母亲河水之声河祭 下篇少女红灯名人人民理发店理发一
南腔北调集-鲁迅自编文集 本书特色 《南腔北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7年—1929年间所写的杂文五十一篇。当时上海有一署名“美子”...
Denis Feeney,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教授,罗马文学专家。
黄永玉八十 本书特色 黄永玉,湖南凤凰县人,少年时因出色的木刻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16岁开始以绘画和木刻为生。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
叶飞兵团战事报告-大兵团 大司令 大战功三野10兵团战事全过程 本书特色 大兵团,大司令,大战功飞渡长江,解放华东;钳马打胡,解放西北军内顶级作家十年磨剑,联袂...
三味丛书--带咸味的糖 本书特色 非常时期的漫画是总是辛辣如烈酒,沸腾着人的热血.而一切归于平静时,再度拾起散落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竟是温润如珍珠,化为文字,便...
局外人 本书特色 《局外人》(L'Étranger)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
走进中学生系列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本书特色 来自考试一线的呐喊与呼唤,来自专家、学者的真情解读,国内**本全面透视中小学考试现状的新著。走进中学生系列考试...
心中有片海的人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简媜三十多年来生活散文随笔,或提炼生活滋味,或怀想乡园旧情,或闲话旅行、阅读之所见所思,或归返自身记述成长、创作、梦境之体会与...
创造社作品选 本书特色 刘纳编选的《创造社作品选(上下文学类)》所收作品选自创造社出版的“丛书”和刊物,按文体编排。但五四新文学的特征之一便是模糊了各种文体的界...
花果小品 本书特色 ☆一代掌故名家郑逸梅经典之作。☆读之既可长花果培育之知识,又可领略旧时文人之闲情。☆为花果写照,更写名人轶事,知识性、欣赏性、可读性俱佳。花...
我的1976 目录 前言惊心动魄的1976波澜迭起的一年稳住空军周恩来的*后岁月链接周恩来邓颖超的日常收支/高振普爹爹临终惦念生产毛泽东讣告和悼词形成前后胡耀邦...
鲁迅谈中国世故 内容简介 中国号称五千年古国,历史悠久,“世故”也格外多。“世故”中有太多历史的蕴蓄、沉积,厚重得令人喘不过气来。鲁迅在世时,曾有人称之为 “世...
界外人语 内容简介 本散文集多为近年所作,分为思想录、书志、艺文志、人物志等四辑,各有所重。作者一生涉猎甚广,自称界外人。本散文集一如既往,离不开讲书、讲人、讲...
无路可逃-1966-1976自我口述史 本书特色 尽管这一切都已时过境迁,物去人非,连那个时代种种标志物都成了收藏品,但它在社会生活里和我的心里却还时隐时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