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
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
我与武侠小说(代序)
第一章千古文人侠客梦
侠的观念之形成――历史记载与文学想像的融合――侠作为一种精神风度与行为方式――人物类型自身演进的内驱力――读者大众的心理需求――“乱世天教重侠游”――“一萧一剑平生意”――“豪气一洗儒生酸”――当代视界与文类特征的融合――游侠的英雄化倾向――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侠
第二章唐宋豪侠小说
游侠文学三阶段――从实录、抒情到幻设――游侠重归文明社会的途径――仗义、报恩与比武――游侠与刺客的互相转化――古侠不一定会技击――由“纵死侠骨香”到“少年学剑术”――诗歌中的长剑与小说中的匕首――技击、道术与药物――“世人”与“剑侠”相对立的虚拟世界――侠客的职业化与神秘化――选择平凡的“世人”作为视角人物
第三章清代侠义小说
从游侠故事到武侠小说类型――“侠义公案小说”概念之失误――是“分化”而不是“合流”――公案小说专集的列行与侠义小说家的结构意识――英雄与游侠的区别――有家数有规矩的打斗――侠客之“看破绿林无好”――“值世间方饱于妖异之说,脂粉之谈”――侠客何以不风流――从“女人祸水”到“妻子有用”――“儿女”与“英雄”结合的趋势
第四章20世纪武侠小说
旧派武侠小说与新派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形式――可读性与娱乐性――为报刊连载写作的长篇小说――商品味与书卷气之间的矛盾及调适――江湖世界与桃源梦――“剑”中岂能没有“书”――谈佛说道的文化意义――武侠小说家的艺术追求――从性禁忌到“侠而情”――悲欢离合与人物性格――“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
第五章仗剑行侠
以武行使观念的形成――打斗能力的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剑乃兵家之祖――宝剑斩金切工与宝剑除妖辟邪――注重观赏价值而非实战效果的“舞剑”――打斗手段的伦理化――用毒与暗器伤人的负面价值――何以宝剑为正暗器为负――因注重内功而贬低利器――将以力相拼的“武功”提高到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的“武学”――打斗中的庄禅境界――“武戏文唱”与武侠小说的日渐文人化
第六章快意恩仇
“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行使主题三变――善恶是非二元对立的大简化思路――从平不平到立功名――清官在叙事中的功能――侠客形象的合法化与合理化――中国文化中“报”的观念――由报恩到复仇――恩仇内涵的扩展――武侠小说的风行与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复仇之所以“快意”――鉴赏杀戮的文化心理――嗜血欲望的道德审视
第七章笑傲江湖
侠客只能驰骋于江湖――“江湖”概念的演变――从地理名词到文化符号――“江湖”与“山林”――“江湖”与“绿林”――江湖世界的虚拟色彩――侠客从不为生计发愁――两个世界两套规矩――讲义气并非主持正义――美化江湖与重建桃源――典型场景的文学功能――悬崖山洞、大漠荒原与寺院道观――“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切断欣赏者的思维惯性――草泽英雄的美感――佛法无边对刀光剑影的超越
第八章浪迹天涯
游侠之“游”――从不乐业不安居到不守法――“侠客重周游”――漫游的叙事功能――为报恩仇而“负剑远行游”――漫游之于侠客心灵的启悟――孤独的漫游――参悟人生的必要途径――祈求得到敌手――“大丈夫正当独往独来”――不正不邪亦正亦邪――重振古侠雄风――“任侠”与“使气”――独立不羁的生命形态――侠客的名士化倾向
第九章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武侠小说
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独创性――寻找文学成规――“恒定因素”与“主要手法”――叙述对象与叙述方式――现代类型学的总趋向――开掘基本叙事语法的文学及文化意义――移动中的主导因素――从通俗文学角度考察――武侠小说之所以“可读”――理解而不是埋怨“表现程式”――发现“无意识内容”――“侠”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拯救他人与拯救自我――游侠精神的感召力
附录一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附录二 类型等级与武侠小说
附录三 武侠小说中的“剑”
附录四 超越雅俗
――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我与武侠小说研究(新版后记)
老年人运动养生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树立运动养生新观念、适合老年人运动养生的方法、运动养生注意事项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必须以动为纲、生命因运动而...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内容简介 NULL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作者简介 p> 邢福义(1935一 ),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怎样写古诗词 本书特色 《怎样写古诗词》从格律、立意、取材、结构、字句、修辞、阅读七个方面谈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突出诗词创作的创新意识,行文通俗简洁,适用...
神秘世界-解密迷一般的地域 内容简介 经历了无数次磨难的地球为我们人类留下了无数难解的谜团,在我们的头脑中写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神秘地带。这些地方或发生过怪异神奇的...
人间词话笺证鲁迅旧体诗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两部分,**部分是作者对《人间词话》的笺证;第二部分是对鲁迅先生的旧体诗结合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人间词话笺证...
保加利亚文学(外国文学史丛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保加利亚文学的通俗读物,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保加利亚文学,并重点介绍了十几位保加利亚著名文学家。 本书系统、...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重评梁代后期的文学新潮流》、《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演变的一个侧面》、《龚自珍与20世纪的文学革命》、《论五四新文学与古代...
世界寻梦圆大策划(520万商机怎样诞生) 内容简介 《世界寻梦圆大策划》一书忠实地记录了作者策划操作“世界寻梦圆”的全过程,首次完全彻底公开了这一创意和全部商业...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 节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
根据西方艺术史界享有盛名的《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第12版翻译出版。著名学者海伦•加德纳的《世界艺术史》自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因
玄言诗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系统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特的文学现象——玄言诗。作者对发生于魏晋、终至于南朝的所有玄言诗作做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这一...
全球经理人必读经典译丛:西方经管智慧--美国经理人浓缩书集粹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赚钱网站.com;可点击的公司;极度商战;与思想同步的企业;科特勒论营销等内容...
中国兔子德国草(1) 内容简介 还不满十二岁的爱尔安·顾早在前几年已成为中国武汉市一家报纸的专栏作家。武汉在中国**大河长江的中游,顺着长江汉关钟楼,那报社就在...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张东荪的一部名作。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界曾经有过一场“科玄论战”。张东荪即是其中“玄学”一派的代表人物
贵州省志:宗教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由贵州省宗教事务局龙德方局长担任主编,聘请贵州省从事宗教研究的专家学者撰稿★ 本志上限因事追溯...
当下小小说 内容简介 小小说是以新的话语方式体现文学传统即文学精神的一种小说文体。作为精短文体,它以精短的话语方式——精短的意蕴结构、精短的情节结构和精短的句群...
托尔斯泰妻妹回忆录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妻妹回忆录》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妻子的妹妹塔·库兹明斯卡娅的个人回忆录。作者本人长期与托尔斯泰夫妇密切交往,...
明清小说思潮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引言:关於小说思潮研究;正文:明代前期小说思潮的演变、小说思潮的新基础、明代後期小说思潮演变、小说地位的提高、小说史研究与胡应麟...
解读歇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 内容简介 人们通常认为,修辞“艺术”是在古希腊建立的,作为一种传统在西方文化中代代相传,而中国古代却缺乏这种修辞“艺术”。中国的...
有毒中药临床精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介绍常用有毒中药合理应用的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有毒中药的概念、毒性评定、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及救治措施等若干问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