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主人公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荆楚文化研究类目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开明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荆楚文化研究资料的索引,主要是为研究楚学、地域文化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学者编撰的一部提供相关学...
中国当代文学路径辨证-(20世纪50年代-90年代末) 本书特色 回首向来萧瑟行。对历史的寻踪和文脉的梳理,也是对当下文学“路”和&ld...
本卷收录散文16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记述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稻草人手记》笔调幽默,点点滴滴尽述生活情趣,一个率性女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今北大博士生导师...
责任病毒(如何分派任务和承担责任) 本书特色 本书堪称一部杰作!很少有管理书籍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为什么领导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责任问题,罗杰·马丁改变了管理...
勃朗特姐妹作品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系列之一,精选勃朗特三姐妹的代表作品(小说7篇、诗3首),采用等名家的经典译本。另请专家学者为每篇作...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精 内容简介 片断:序明矣故汤之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致明明德窮至事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务烸物之理马。百寡...
老香港:东方之珠 内容简介 香港北角区,有一条“七姊妹”道。这块地皮的变迁,在香港众多地段之中;可推第—。这里原是一个海湾。香港城区,本是不断地填海而成,“七姊...
文化语境下的西方幻想文学之嬗变 本书特色 《文化语境下的西方幻想文学之嬗变》涉猎时代和文化语境所催生、催化的幻想文学,重在梳理文化语境中幻想文学的发展脉络,分析...
山茶属植物主要原种彩色图集 内容简介 山茶属植物主要原种彩色图集》是世界上**部配有彩图、而且收录山茶物种*多的山茶属植物专著。内容包括世界著名山茶属分类专家张...
内容紹介ポーズ集なのに萌えます!しかも版権フリー!資料として使えるのはもちろんですが、中の写真を見るだけで私は少なくとも10
大师与玛格丽特 节选 一盏漂亮的台灯,靠窗摆着些书,还摆着一张小书桌。我另一间屋很大,有十四平方米,到处都摆着书,还有一个火炉。嚄,何等舒适的环境!丁香花的芳香...
元曲的历史(彩图经典藏本) 内容简介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的又一个高峰。目前有吏记载的元散曲作家有213人,小令3853首,套曲457套。本书在编...
经典情节20种-(第二版) 本书特色 *好的故事萦绕在人们心头,让读者几十年都难以忘却。这些故事的情节通过情感与智力的途径与读者紧紧联系起来,从而让故事充满力量...
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 内容简介 名家解读红楼梦。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成千上万,但因研究者的个性及对文本研究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论点的创造性和特殊...
说法 活法 立法 内容简介 本书收文16篇,分为四个部分。首三篇站在中国的人生与人心产立场,探讨法的一般理念问题;第二部分的四篇论文为专题研究,分别论及宪政、普...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旨在全面清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发生发展历史、范畴的构成方式、主要特征和系统联系。由于以各体文范畴...
文学死了吗 内容简介 “文学死了吗”?“小说死了吗”?“书死了吗”?网络时代来临,这些问题一度喧嚣尘上。学术界讨论,社会中关注。始终没有答案。风波过后,事实是,...
陶城里的武士四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周嘉宁的扎实无与伦比,并且她在各方面的努力令人欣喜。她是一个真正的小说作者,同时是一个好玩小说的好玩作者。周嘉宁,出生于19...
中国现代小说导论-第2版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小说导论(第2版)》:《论语·八佾第三》载:[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以木铎自况,以金声传播广远喻教化天下之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