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小说14篇。这些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真实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旧时封建制度和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抨击和否定。在艺术上,《呐喊》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形式,借鉴外国小说而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形式,以其“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
《彷徨》收录了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11篇小说,在写这些作品的时候,鲁迅先生的心境已经产生了变化。他不再呐喊,转而关注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与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之中,寄寓他对人生、对前途的执着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的精神写照。本书将《呐喊》与《彷徨》合辑出版, 希望读者能通过此书走进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
第一辑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第二辑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宋文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括六编,三十一章。宋文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宋文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宋人论文及其纠纷;宋代的骚体辞与骚体赋;事皆实录的仿汉大赋等。宋...
《刘强东:持正行远》内容简介: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刘强东带领京东异军突起,领导并变革了中国B2C电子商务的格局。在旁人眼中,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研究与评论丛书(全7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函套装,全七册,漓江出版社出版★ 主编刘硕良,著名出版家、编审,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曾策划“获...
马上歌桑梓:元代也里可温作家群体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将分以下几个部分探讨也里可温和元代文学的关系:*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现状和也里可温释义,对所选论题的范围、意...
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党领导国家建设的高度,将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党在执政条件下建设统一战线必须在...
《救猫咪2:经典电影剧本解析》内容简介:本书是剧本导师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系列第二册。本书延续了第一册高效实用、诙谐幽默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远行的风流浪在画里》《金缕曲》、《焦点之外的生活》、《阳光打在身上》、《与春雨相处》等诗歌作品。第三届...
中德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专门研究中国文学从1763年(即《中国详志》出版)以来二百年间,在德国的翻译、介绍,及对德国文学影响情况专著。这本书*大的特点在...
乌昼啼:1957年“鸣放”期间杂文小品文选 内容简介 《乌“昼”啼》的编者嘱我为此集的出版写篇序言,终于从命,是由于自己同杂文有过线分,几年前还出过一本杂文集。...
秦淮文学志-(全三册) 本书特色 《秦淮文学志(上中下)》编著者龚斌、范少琳。本书为地域文学志。把与秦淮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分为秦淮盛衰、文人雅集、秦淮景色、秦淮...
圣经视阈中的东西方文学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圣经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复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考察世界文学与圣经的关系,这种现象愈益清晰地表明在西...
儿童文学思辨录 本书特色 一位儿童文学评论家兼资深出版人,对时下儿童文学作品的深刻思考,平剖缕析,持论中肯,其犀利的批评以及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是著名儿...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 本书特色 自由思想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话题,还是一种思想方法。本书通过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具代表性的人物胡适、鲁迅、...
敬文东解密鲁迅 内容简介 鲁迅的深刻和鲁迅*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对失败和失败者身分深入骨髓的体验。如果一定要称鲁迅为人类的思想家,那也是因为鲁迅对人类*终失败这...
中国散文百家谭-续编-(上中下) 本书特色 《中国散文百家谭(续编)(套装共3册)》是一部理论性、知识性、资料性俱有的大书,全书汇集“五·四”以来,包括台湾、香...
《Django 3.0应用开发详解》内容简介:随着Python开发者的增多,Django作为一款高性能的Python Web开发框架,受关注的程度也日渐提
戈尔巴乔夫沉浮录 内容简介 本书谈的不仅仅是戈尔巴乔夫这个苏联和俄罗斯历史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它是作者对几十年在苏共中央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是对苏共的一次深刻剖析...
文摘学概论 内容简介 一、本书是根据UNESCO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故可作图书馆学本科生学习的课本。二、图书馆教育工作者认为,我国的图书馆学、情...
什麼叫窮途末路、逼狗跳牆?現在這情況就是啦!經過驚險的阿曼江水上大追擊,鳳鳴一行人終於出了海,卻是前途多舛。前途茫茫後有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清代学术思想史所作的研究的成果。该书通过对清代代表性学术人物的个案研究,深刻而清晰地揭示了有清一代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