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极写实的,它“把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与此同时,《红楼梦》又在极写实的描写中渗入了极虚极幻的文字。小说**回太虚幻境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不但告诉读者,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都是瞬息荣华,都是假象幻影,都是不值得追求、不值得留恋的东西;而且提醒读者,作者的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真而又假、假而又真的典型化手法。
《红楼梦》中高度典型化的手法,暗示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作者对于贾府衰败的政治背景的有意淡化和回避,使《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研究中,处处都是谜。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从未看到一部作品,有《红楼梦》这么多的谜。这些谜涉及《红楼梦》的方方面面。首先,《红楼梦》是谁作的?这里又有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区别。前八十回是否曹雪芹所作?是不是曹雪芹根据他人所作《风月宝鉴》改编而成?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关于《红楼梦》的著作权,已经是一大堆“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红楼梦》的创作有没有政治背景,它和曹家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兴衰是什么关系,这又是一大堆问题。《红楼梦》的版本,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身份,也是一个巨大的乱线团。曹雪芹替书中很多人物究竟安排、设计了什么样的结局,这又是一大堆难解之谜。围绕着《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无数的谜,往往上下钩连,左右纠缠,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分割开来进行独立的研究。曹雪芹的生平之谜,勾连着《红楼梦》文本之谜,作者的谜牵扯着版本之谜,前八十回牵制着后四十回,后四十回纠缠着前八十回,大谜中套着小谜,情况极为复杂。对于《红楼梦》和曹雪芹研究中的无数的谜,红学家们不畏艰难,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可是,这儿所谓的“辉煌”,并不是说,有关《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无数的谜,已经一一得到了解决;也不是说,其中的大多数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所谓的“辉煌”,指的是,我们已经弄明白,围绕《红楼梦》和曹雪芹,究竟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谜。至于谜底是什么,那还有待于新材料的发掘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至今为止,有关曹雪芹的研究,还是一片假设之林,没有一份答案不引起争鸣,没有一种解释不需要商榷。有些谜好像解开了,但一有风吹草动,便又动摇,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努力。
解密人物悬疑,细说前因后果,为你展现不为人知的名著真相。
人物解密
贾宝玉的原型是谁?
喜欢《红楼梦》的人,都会对这样一个问题产生兴趣:贾宝玉的原型是谁?
有人说,贾宝玉的原型是纳兰性德。这种说法当然不是毫无根据的。将《红楼梦》里的这位怡红公子和纳兰性德比较一下,还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呢。纳兰性德生于1654年,他的父亲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大学士明珠。明珠家的权势比《红楼梦》中的贾府有过之而无不及。权倾朝野,势焰薰灼,确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纳兰性德从小也是生活在珠翠环绕、锦衣玉食的温柔富贵乡里。看他的诗词,也很有点脂粉气。纳兰性德虽然二十三岁就中进士,官封一等侍卫,但他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为牢笼,不到三十岁就写下“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的诗句,产生了“海鸥无事,闲飞闲居”的超尘出世之想。从他的气质来看,风流倜傥,缠绵哀怨,多愁善感,也颇似宝玉。从他的《渌水亭杂识》来看,他的学问也很广泛,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无不涉猎。较之宝玉不相上下。据《海沤闲话》(阙名)上说:
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闱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一见彼妹。而宫禁森严,竞如汉武帝重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出。
按照这一浪漫故事,与纳兰有婚约的这位女子就是黛玉的原型,而纳兰披袈裟冒充喇嘛,也就影射宝玉后来出家当和尚。又有人查了进士题名碑,说纳兰“中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进士”,而贾宝玉是乡试第七名举人。这些猜测,乍一看去,也有根有叶,似乎言之成理;仔细分析,却难以成立。纳兰虽性情澹泊,但“留心当世之务,不屑以文章名世”。他在诗词中曾吐露自己的志向:“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_洗。”宝玉不爱读经书,纳兰却在徐乾学的帮助下,刊成了卷帙浩繁的《通志堂经解》。清初诗人之中,善于言愁赋情的,大有人在。纳兰性德冒充喇嘛入宫,去见所爱之女,此事不见史传,恐怕是好事者所杜撰,和宝玉的出家而去,悬崖撒手也不能相提并论。
关于贾宝玉的原型,另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是王梦阮、沈瓶庵合著的《红楼梦索隐》提出来的。王、阮认为,宝玉的原型就是满族入关后的**位皇帝——顺治,即爱新觉罗·福临。据说《红楼梦》所讲宝玉和黛玉的故事,就是影射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董鄂妃据说就是明末的秦淮名妓董小宛。据王、阮的索隐,董小宛本系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清兵入关南下,被清兵裹挟北去,入宫成了顺治宠爱的妃子,即所谓鄂妃。不久,小宛抑郁而死。顺治悲痛不已,去五台山落发为僧。
……
张国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博士生。1988年至北京图书馆.曾任善本部主任。1993年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漫说三国》、《漫说儒林外史》、《话说金瓶梅》、《话说红楼》、《话说西游》、《话说聊斋》、《传统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公案小说漫话》、《浮世画廊——儒林外史的人间》、《儒林外史试论》等著作。
思想者的心声-林非八秩特辑 本书特色 《思想者的心声(林非八秩特辑)》是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思想者的心声-林非八秩特辑 目录 生命歌吟浩气长存/3询问司马迁...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
周敦颐的著作及其研究(俄语)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太极图说》;《通书》;三篇散文和诗歌;《养心亭说》;《爱莲说》;《拙赋》。周敦颐的著作及其研究(俄语) ...
铜琵铁琶与红牙象板 本书特色 《铜琵铁琶与红牙象板: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比较》: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铜琵铁琶与红牙象板 内容简介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有两大高峰,一...
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 内容简介 本书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民间故事传承人为例,结合地方志以及采录上来的资料,对故事传承与民间叙事传统的关系进行深入系...
管理学的先知 本书特色 本书是管理哲学权威人士芙丽特的演讲汇编,主要探讨的是经营组织和商业管理的哲学。在权力、权威、领导、控制、冲突等问题上均有创新性的见解。管...
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 目录 序言:新世纪的戏剧上篇叙事性结构导言**章各类形式探源第二章美学价值分析第三章各家理论评价下篇导言**章结构叙事的剧场...
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 本书特色 《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真草隶篆行章六体二十四种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真草隶篆行章六体二十四种之常福...
真相大白(中国调查报道精选第一辑) 本书特色 叩问良知的底线,披露利益的博弈。预示制度的萌动,剖析人心的潜移。真正要做好调查报道并非易事,因此,提供一些范例供大...
我有一个梦想-公民读本国家编 内容简介 本书由李庆明主编。 约翰·穆勒说过:“一个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不能称为公民。”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治...
云的上面是天堂,天堂的天空也有云吗?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知道,前方某处,将会有人给我一个拥抱。《走向春天的下午》描绘了
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录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手资料和其他资料,在科学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质疑:“非典”可能来自于基因武器。 该书通俗易懂,资...
红楼真梦 内容简介 这本书很特别,题个什么书名方能表其性质体裁?*初不假思索,冲口而出的,是七个字:《红楼梦的真故事》。我的女儿兼助手听了不大赞成。为什么不赞成...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本书特色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
D:迎风而立 内容简介 “D”系列是以西欧的妖怪“吸备鬼”为主题的作品。此系列的作品主要描写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妖怪和人类之间的爱恨故事,也是作者以真名出版的代表作...
一幅企图描绘所有战争的壁画,埋藏着一名无法忘怀的女人;一张逆转命运的无名士兵照片,引发对人性、救赎、爱情、艺术的思考。他
中国共产党80年知识问答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内容和意...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第2版)》内容简介:《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第2版)》以财政部颁
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全4册) 内容简介 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是一套训练儿童逻辑思维的童话绘本。以趣味十足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形式,分别从数感、数量、运算、观察...
中西新旧的交汇-文学评论选集 本书特色 黄维樑学贯中西、视野广濶,其论著识见不凡、新意迭出、文釆粲然,久为各地文坛学苑所称道;其《文心雕龙》、香港文学、余光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