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极写实的,它“把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与此同时,《红楼梦》又在极写实的描写中渗入了极虚极幻的文字。小说**回太虚幻境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不但告诉读者,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都是瞬息荣华,都是假象幻影,都是不值得追求、不值得留恋的东西;而且提醒读者,作者的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真而又假、假而又真的典型化手法。
《红楼梦》中高度典型化的手法,暗示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作者对于贾府衰败的政治背景的有意淡化和回避,使《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研究中,处处都是谜。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从未看到一部作品,有《红楼梦》这么多的谜。这些谜涉及《红楼梦》的方方面面。首先,《红楼梦》是谁作的?这里又有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区别。前八十回是否曹雪芹所作?是不是曹雪芹根据他人所作《风月宝鉴》改编而成?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关于《红楼梦》的著作权,已经是一大堆“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红楼梦》的创作有没有政治背景,它和曹家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兴衰是什么关系,这又是一大堆问题。《红楼梦》的版本,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身份,也是一个巨大的乱线团。曹雪芹替书中很多人物究竟安排、设计了什么样的结局,这又是一大堆难解之谜。围绕着《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无数的谜,往往上下钩连,左右纠缠,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分割开来进行独立的研究。曹雪芹的生平之谜,勾连着《红楼梦》文本之谜,作者的谜牵扯着版本之谜,前八十回牵制着后四十回,后四十回纠缠着前八十回,大谜中套着小谜,情况极为复杂。对于《红楼梦》和曹雪芹研究中的无数的谜,红学家们不畏艰难,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可是,这儿所谓的“辉煌”,并不是说,有关《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无数的谜,已经一一得到了解决;也不是说,其中的大多数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所谓的“辉煌”,指的是,我们已经弄明白,围绕《红楼梦》和曹雪芹,究竟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谜。至于谜底是什么,那还有待于新材料的发掘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至今为止,有关曹雪芹的研究,还是一片假设之林,没有一份答案不引起争鸣,没有一种解释不需要商榷。有些谜好像解开了,但一有风吹草动,便又动摇,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努力。
解密人物悬疑,细说前因后果,为你展现不为人知的名著真相。
人物解密
贾宝玉的原型是谁?
喜欢《红楼梦》的人,都会对这样一个问题产生兴趣:贾宝玉的原型是谁?
有人说,贾宝玉的原型是纳兰性德。这种说法当然不是毫无根据的。将《红楼梦》里的这位怡红公子和纳兰性德比较一下,还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呢。纳兰性德生于1654年,他的父亲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大学士明珠。明珠家的权势比《红楼梦》中的贾府有过之而无不及。权倾朝野,势焰薰灼,确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纳兰性德从小也是生活在珠翠环绕、锦衣玉食的温柔富贵乡里。看他的诗词,也很有点脂粉气。纳兰性德虽然二十三岁就中进士,官封一等侍卫,但他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为牢笼,不到三十岁就写下“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的诗句,产生了“海鸥无事,闲飞闲居”的超尘出世之想。从他的气质来看,风流倜傥,缠绵哀怨,多愁善感,也颇似宝玉。从他的《渌水亭杂识》来看,他的学问也很广泛,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无不涉猎。较之宝玉不相上下。据《海沤闲话》(阙名)上说:
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闱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一见彼妹。而宫禁森严,竞如汉武帝重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出。
按照这一浪漫故事,与纳兰有婚约的这位女子就是黛玉的原型,而纳兰披袈裟冒充喇嘛,也就影射宝玉后来出家当和尚。又有人查了进士题名碑,说纳兰“中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进士”,而贾宝玉是乡试第七名举人。这些猜测,乍一看去,也有根有叶,似乎言之成理;仔细分析,却难以成立。纳兰虽性情澹泊,但“留心当世之务,不屑以文章名世”。他在诗词中曾吐露自己的志向:“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_洗。”宝玉不爱读经书,纳兰却在徐乾学的帮助下,刊成了卷帙浩繁的《通志堂经解》。清初诗人之中,善于言愁赋情的,大有人在。纳兰性德冒充喇嘛入宫,去见所爱之女,此事不见史传,恐怕是好事者所杜撰,和宝玉的出家而去,悬崖撒手也不能相提并论。
关于贾宝玉的原型,另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是王梦阮、沈瓶庵合著的《红楼梦索隐》提出来的。王、阮认为,宝玉的原型就是满族入关后的**位皇帝——顺治,即爱新觉罗·福临。据说《红楼梦》所讲宝玉和黛玉的故事,就是影射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董鄂妃据说就是明末的秦淮名妓董小宛。据王、阮的索隐,董小宛本系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清兵入关南下,被清兵裹挟北去,入宫成了顺治宠爱的妃子,即所谓鄂妃。不久,小宛抑郁而死。顺治悲痛不已,去五台山落发为僧。
……
张国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博士生。1988年至北京图书馆.曾任善本部主任。1993年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漫说三国》、《漫说儒林外史》、《话说金瓶梅》、《话说红楼》、《话说西游》、《话说聊斋》、《传统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公案小说漫话》、《浮世画廊——儒林外史的人间》、《儒林外史试论》等著作。
信仰.母题.叙事-中国古典小说新探索 节选 民间信仰与中国古典小说,“母题”与中国占典小说,都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
宋词百阕 内容简介 唐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词(全称曲子词),又名诗余、长短句,始于唐,盛于宋。词本是配合曲调演唱的歌辞。应该说是随着当时音乐的发展...
现代卷-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戏剧卷-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55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规模*大、资料*全、内容*系统的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丛书收录国家“六五...
浪中记事 目录 1前言1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0评姚文元的《评“三家村”》25切中时弊的两部好书——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34《评新编历...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本书特色 汉魏六朝人与诗歌的关系,一如脱去蒙昧的青年开始初恋。从先秦的两小无猜一点点成长起来,经过四言和骚体,“诗...
陈毅年谱 内容简介 陈毅是本年谱谱主,书中叙述谱主的活动,一般均省略主语。 本年谱按年、月、日顺序逐条纪事,有些事采用纪事本末方式撰写;纪时凡日期确实的,注明月...
从另一边来的男人 本书特色 小说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真实的故事。德国纳粹入侵了波兰,在那里残酷迫害犹太人。富有正义感的华沙少年马里克,随同继父从下水道里...
《逍遥津》内容简介:与那些大红大紫的女作家对比而言,叶广芩的小说似乎就更为平淡和平买一些。有人说她的作品是“从容淡定”,
《竭尽全力的轻盈》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近几年撰写的多篇文章。文集所讨论的作家、文本大多具有一定分量,对近年重要的文学
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 本书特色 麦高恩所著《批评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问题》没有只是面面俱到地罗列批评和文化理论中著名的学者和运动,而是致力于思考为什么学习文...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文艺运动资料汇编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德发、蒋心焕、李宗刚主编★ 全书分为“文艺...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文学演变主潮之1840-1916 本书特色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文学演变主潮之1840-1916》编著者尚静宏。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语境:现代...
赞助,中间商促销案例大剖析 本书特色 本书以商场业主的心态、消费者行为来探讨*合宜的直销策略,具体分析赞助慈善、体育及其他活动的实际成效。精选广告实例包括:嘉士...
《赛雷三分钟漫画三国演义13》内容简介:专为新生代读者打造,比电影还好看的漫画三国演义!一看就会的知识点! 1000万人都在看的“
倪瓒,元末隐居于太湖,家有云林堂,著菜谱《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五十多种,
外国文学作品先(上册) 内容简介 本作品选是与郑克鲁主编的主教材《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配套使用的外国文学作品选集,所收作品尽量全文收录,只有少数作品是摘收。全...
简单的复杂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杨学武的杂文新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针砭时弊的佳构,亦有净化心灵的劝谕、令人捧腹的幽默小品,所选篇章均具形象性与...
中国小说史略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神话与传说;《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今所见汉人小说等。中国小说史略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史...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本书特色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全2册)》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内容简介 简介《文心雕龙》在论述各家论文之后,给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