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本书回顾了他的学术道路。从中也可以见出作者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的脉络。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本书回顾了他的学术道路。从中也可以见出作者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的脉络。
自序
西方审美理论的生成与演变
柏拉图灵感论述评
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论但丁的俗语观
伯克美学思想新论
评弗洛伊德的创作原动力思想
罗兰·巴特的文论思想述评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历史源流
儒道禅美育思想谈片
《乐记》的美育思想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
谈“清空”
妙在似与不似的有机统一
鲁迅的悲剧观及其历史地位
平心论“美是典型”说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
论蒋孔阳先生的“多层累的突创”说
王明居模糊美学思想述评
论马克思实践美学观的价值
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
简论自然美
——与蔡仪、李泽厚同志商榷
试论崇高
论悲剧性
论艺术创造的想象
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代艺术的继承发展
文学的当代性与审美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本质
附:中国古代美学辞典辞条
为审美能力研究积累丰富经验,为审美学科建立作充分准备的是英国经验主义。他们从感觉论出发去探索审美问题,导夫先路的是培根。他在研究方法上倡导从感性经验出发去采花酿蜜,以取代过去从概念出发进行玄学思辩的吐丝织网。在人的审美能力方面,培根特别强调想像力的作用。培根的秘书霍布斯把培根的研究方法具体化了,他将想像力与人的欲念、意图和目的联系起来研究,从中看出情感的动力作用和判断力的调节作用。 英国经验主义学说到了夏夫兹别里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斯托尔尼兹和卡西勒甚至把他奉为真正的审美科学的创立者。作为一名英国学者,他无疑会受到作为主流的经验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名剑桥学派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与德国理性派学者莱布尼兹的思想遥相呼应。在强调心灵能力先验性的基础上,他认为审美情感是社会性的,并将这种社会性视为先天的禀赋。在他看来,人心本来就有辨别美丑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内在感官、内在眼睛、内在节拍感,后人称之为“第六感官”。他还继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看法,认为人的和谐心灵的内在节拍反映着宇宙的和谐。过去的一些学者将人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看成是对立的,而夏夫兹别里则将它们看成是统一的。他实际上是将先验理性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研究的,认为理性不假思索地体现在感性活动之中,具有无利害性的特征,启导了后来的康德。夏夫兹别里的学生哈奇生在论文《论美、和谐和合目的性》中,讨论到美、秩序、和谐与合目的性、绝对美与相对美、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等问题,对康德均有相当的启发。 对康德产生影响的另外两名英国经验主义学者是休谟和伯克。休谟的思想曾启发康德纠正独断论的偏见,给予经验主义以进一步的注意。在《人性论》中,休谟提出了审美趣味的标准。他认为对象的秩序和结构与人性的先天构造,后天习俗和偶然心境之间的协调契合,从而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从中强调了生理基础上的心理功能、特定心境的作用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休谟以很大篇幅驳斥美无标准、各美其美的相对论。受维柯影响,他还认为审美愉快源于对对象的同情分享和设身处地。这对伯克、康德和移情说均有影响。 伯克《论崇高和美两种观念的哲学根源》(1756年),从人的自我保存和群居两种本能来理解两类不同风格的美,认为审美与人的社会性品质相关,包括主体对对象的同情、摹仿和竞争心等。 P9
沉思录-(千年经典智慧书.外国卷) 内容简介 《沉思录》是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哲学思考,是一部人生智慧书。作者在书中探究了宇宙、自然、人生等哲学问题,充满着理性、...
本书是曾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的《佛教与中国文学》的最新修订版,系国内较早涉及佛教与中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专著之一。1988
异乡客-基督徒的拓荒生活 本书特色 教会就是一个“拓荒地”,一个异质文化中的孤岛。在受浸(洗)时,人们改变国籍臣服在另一个权柄之下。人们发现,无论身在何种文化他...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高僧遍照金刚于九世纪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中国失传的六朝至唐的许多重要文献,依靠此书得以保存。本
公案百则 内容简介 简介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特别是禅宗的兴起,促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变革,禅的含义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禅”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修行的专门用语...
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 本书特色 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儒家传统的重振必须同时承担两个方面的功能;既要为文化认同的维持提供象征,又要为自由民主的落实创造条件。...
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爱读的《四书》读本《大学》、《...
本书收录了伦敦大学教授玛丽安•霍布森于1973至2005年间陆续发表的14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霍布斯教授采用独到的方式,选取某个特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兼具比较文学视野、价值现象学思路、"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功夫,结构性剖析和"同情性理解"相结合,引人入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内容简介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
庄子的快活-[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以庄子的思想解读当今社会,庄子的快活,王蒙的道理。《庄子》外篇个性化解读,社会俗事都染上庄子的逍遥、王蒙的思辨,富有超越时...
逻辑思维训练(全四册) 本书特色 《逻辑思维训练(套装共4册)》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理论部分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巧,从逻辑的概念、类型,到论证方法,到基...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哲学史家文库) 本书特色 致力于国内书籍的出版,是我社一贯的宗旨。在哲学史研究领域,幸得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出版了许多让世人注目...
新哲学。第4辑 本书特色 本辑新哲学包括了四个主题,它们是我们时代哲学的角色和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探索、中国哲学:探索与新视角、近代中国思想语境中的“激...
玄学史话-中国史话-079 本书特色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
洛阳伽蓝记-线装中华国粹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读者人群是成人,阅读一定的国学名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单纯的古文对于学白话文长大的成人...
南怀瑾选集(第八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 内容简介 《客观知识》是当代著名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02-1994)后期重要论著。这一时期,作者的研究重心从方法论扩展到知识...
宽怀-一诚法师谈人生 本书特色 人来世上走一遭,不是为了享乐,也不是为了承受痛苦,而是为了完成自我和人生。在一诚法师眼中,人生好比一场修行,修行中的苦,需要安然...
周易诵读本-14 本书特色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周易诵读本》特色:一、内容系统全面。本系列图书选取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