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本书回顾了他的学术道路。从中也可以见出作者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的脉络。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本书回顾了他的学术道路。从中也可以见出作者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的脉络。
自序
西方审美理论的生成与演变
柏拉图灵感论述评
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论但丁的俗语观
伯克美学思想新论
评弗洛伊德的创作原动力思想
罗兰·巴特的文论思想述评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历史源流
儒道禅美育思想谈片
《乐记》的美育思想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
谈“清空”
妙在似与不似的有机统一
鲁迅的悲剧观及其历史地位
平心论“美是典型”说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
论蒋孔阳先生的“多层累的突创”说
王明居模糊美学思想述评
论马克思实践美学观的价值
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
简论自然美
——与蔡仪、李泽厚同志商榷
试论崇高
论悲剧性
论艺术创造的想象
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代艺术的继承发展
文学的当代性与审美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本质
附:中国古代美学辞典辞条
为审美能力研究积累丰富经验,为审美学科建立作充分准备的是英国经验主义。他们从感觉论出发去探索审美问题,导夫先路的是培根。他在研究方法上倡导从感性经验出发去采花酿蜜,以取代过去从概念出发进行玄学思辩的吐丝织网。在人的审美能力方面,培根特别强调想像力的作用。培根的秘书霍布斯把培根的研究方法具体化了,他将想像力与人的欲念、意图和目的联系起来研究,从中看出情感的动力作用和判断力的调节作用。 英国经验主义学说到了夏夫兹别里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斯托尔尼兹和卡西勒甚至把他奉为真正的审美科学的创立者。作为一名英国学者,他无疑会受到作为主流的经验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名剑桥学派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与德国理性派学者莱布尼兹的思想遥相呼应。在强调心灵能力先验性的基础上,他认为审美情感是社会性的,并将这种社会性视为先天的禀赋。在他看来,人心本来就有辨别美丑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内在感官、内在眼睛、内在节拍感,后人称之为“第六感官”。他还继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看法,认为人的和谐心灵的内在节拍反映着宇宙的和谐。过去的一些学者将人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看成是对立的,而夏夫兹别里则将它们看成是统一的。他实际上是将先验理性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研究的,认为理性不假思索地体现在感性活动之中,具有无利害性的特征,启导了后来的康德。夏夫兹别里的学生哈奇生在论文《论美、和谐和合目的性》中,讨论到美、秩序、和谐与合目的性、绝对美与相对美、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等问题,对康德均有相当的启发。 对康德产生影响的另外两名英国经验主义学者是休谟和伯克。休谟的思想曾启发康德纠正独断论的偏见,给予经验主义以进一步的注意。在《人性论》中,休谟提出了审美趣味的标准。他认为对象的秩序和结构与人性的先天构造,后天习俗和偶然心境之间的协调契合,从而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从中强调了生理基础上的心理功能、特定心境的作用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休谟以很大篇幅驳斥美无标准、各美其美的相对论。受维柯影响,他还认为审美愉快源于对对象的同情分享和设身处地。这对伯克、康德和移情说均有影响。 伯克《论崇高和美两种观念的哲学根源》(1756年),从人的自我保存和群居两种本能来理解两类不同风格的美,认为审美与人的社会性品质相关,包括主体对对象的同情、摹仿和竞争心等。 P9
丰坊与姚士粦 本书特色 《丰坊与姚士粦》是一部从探讨明代学者的个体活动入手研究明代学术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凡绪言及“丰坊及其著述”、“丰坊所作之伪书”、“姚士粦...
现代易学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现代易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并通过现代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古代易学进行继承、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现代易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
西方哲学史-下卷 本书特色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
儒学的时代价值 本书特色 儒学对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苦难与面临的问题,其看法固不同于其他中国的时学,因为儒学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道德立场与文化视阈,而这些不同的...
汉译名著本-形而上学导论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一生都是在讲形而上学。因而他讲形而上学常有深刻的分析,描述,甚至批评。也常有人主要因其批评竟认为需要蔑视形而上学。这...
路德地伟大在于他上帝的忠诚与对耶稣基督福音的激情。引爆16世纪教改革火药桶的那一粒火星,正是从路德的心灵里发出来的。今天的
老子还原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论述了《老子》的传播、经典化过程及孔子问礼的时间等问题,第二部分编排了相关的研究资料。老子还原 目录 序言上编老子还...
纯粹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我们不谈我们自己。但关...
超越生死-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的著作,分别对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的生死理论作了系统的挖掘和梳...
生活禅 本书特色 其间,似乎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或异于见、或奇之闻,或感之怪、或觉之趣……是所谓民俗、民情,风土、风光之者!纵观人类,是非彼此,取舍得失,反成...
季羡林谈人生 本书特色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两部分:季羡林谈人生和季羡林忆师友。**部分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味和人生感悟,与青年一代分享了他关于人生...
清醒思考的艺术 本书特色 *严谨、*哲学的德国人,都在用这本书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本书在德国畅销40万册(相当于中国650万册),率先击败《乔布斯传》登畅销榜...
华林(第二卷) 本书特色 《华林(第2卷)》收《波你尼语法初探》、《南诏大理大黑天崇拜及其影响》、《明代南京寺院研究》、《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等47篇文章。华...
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 本书特色 学问分一中西,于中西知识的发展都无甚好处,王闰节学兼中西,一向不分中西面只按照问题的需要来讨信哲学,对此我一直深有志同道合...
经学今诠三编 内容简介 《天下篇》以战国末年高度繁荣的哲学思想为背景,追问哲学思想发生学的源头,明确指出,诸子百家共同的源头就是“古之道术”。诚如论者所言,所谓...
提问吕不伟 本书特色 提问对人来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使人兴奋,使人坐卧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任何...
野鹤老人占卜全书-京氏易精粹-4 本书特色 《京氏易精粹4(野鹤老人占卜全书)》是由华龄出版社出版的。野鹤老人占卜全书-京氏易精粹-4 内容简介 易书以揲蓍求卦...
人性论(全四册)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多位专家学者指导分类选目的,其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类,...
《南怀瑾选集》(第七卷)介绍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
逻辑搞死人 本书特色 想被无穷无尽的机关算尽吗?想获得劫后余生的快感吗?那就来自作自受吧!让逻辑搞死你!二十一世纪开发逻辑思维能力的经典,继小强填字后的又一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