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文学作品还能深深打动我们?这是文学评论家的一大难题。莫德尔在本书中就旨在于回答这一问题。他运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众多欧美经典作家,作品加以分析,进而揭示出:在文学创作中除了种种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还存在着一种更为深层的内驱力,即作家本人的潜意识动机。由于这种潜意识动机在很大程度是和作家的无意识性心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莫德尔称之为色情动机。这和作家本人的道德无关,并不是说作家有意识地在作色情渲染,而是说作家在作品中无意识地泄漏了他的内心秘密,因而使读者无意识地受到了感染。
本书是莫德尔的代表作,曾受到弗洛伊德本人的赞赏,因而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派文学批评的经典论著。
阿尔伯特·莫德尔 (1885-1953),美国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弗洛伊德的同时代人,曾做过律师。除了本书,莫德尔其他的重要著作有《贵格派斗士:约翰·格林里弗·惠狄尔》、《将被遗忘的大师:但丁、弥尔顿、班扬、A.坎佩斯、圣奥古斯丁与帕斯卡尔》和《哈德曼·朱利斯与厄普顿·辛克莱》等。此外,他还主编过两部重要的学术论著《亨利·詹姆斯论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和《詹姆斯·洛威尔:诗人的作用及其他》。
金瓶梅中的情色男女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六章,其内容包括:酒色财气西门庆、永不戒色的潘金莲、畸形的三个家庭、晚明的那些媒婆、西门庆和他的酒肉朋友、西门庆的贴身...
《水浒》《西游》探源--与德堂古典小说研究丛稿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本书收入了作者20多篇论文,其中大部分是有关《水浒传》、《西游...
乐府文学史 本书特色 乐府起源甚早——先秦已有之,得名而晚——至武帝时期,之后历经千年的演进变化,止于中唐。其后词兴、曲起,虽出于乐府,然格调声色已各有大别。本...
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为主题,选录了作者13篇论文,内容涉及敦煌学、音乐史、中国文学、越南汉文学。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 目...
精选家常川湘菜1688例 本书特色 《精选家常川湘菜1688例》:1100道经典川湘菜388个厨事常识200种常见食材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胡维勤审定推荐精选家常川...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册中所载各篇导言而成,故名“新文学大系导论集”...
小手撕纸 本书特色 撕纸,简便、经济、安全,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的手工活动。把折纸和撕纸结合起来,折后只需寥寥几下,就可以撕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的形象。本书共介绍了...
欲读书结 内容简介 欲读书者,处于未读书、不读书之狼狈处境而粉饰之谓也。犹清代曾剃头国藩手下大将战太平军,不说“屡战屡败”而说“屡败屡战”。思书而不可读,便成“...
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 内容简介 由刘群编著的《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是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基地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共两辑...
宋元戏文本事 本书特色 本书1934年由北新书局出版,收《王焕和王魁》、《陈巡检梅岭失妻》、《四种恋爱戏文》、《王祥卧鱼》、《周黄两孝子》、《江流和尚陈光蕊》以...
黄云眉著作集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精辟点评文学名家,揭示韩愈柳宗元卓著文学成就。1.史学大家黄云眉从历史角度入手,分析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重要人物...
博雅文学论丛福尔摩斯来中国: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本书特色 侦探小说是一个产生于西方19世纪的现代文体,晚清时期它开始传入中国并迅速风靡一时。在西方翻译作...
Whenthemoondisappearsfromthesky,theworldisturnedupsidedown,andartificialmoonsonl...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作品740(699) 目录 1.手指和手的平稳动作的练习 2.大拇指从下面经过的练习 3.在快速中求清晰 4.在从容...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
赵炯恒先生临证精华 目录 生平事略学术思想一、下法应贯穿温热病治疗的始终二、注重创新,辨证应用经方三、博采众长,妙用单方验方四、衷中参西,论病辨证起沉疴五、源本...
扑面而来活生生的生活气息,街头巷尾,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彷徨挣扎;职场商场,精英分子“众里寻他千百度独拔头筹寂寞无归处(引
写生画篇-少儿创意美术教程 本书特色 《少儿创意美术教程·写生画篇》本着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原则,结合东、西方教育文化的精华,提倡用综合材料绘画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综...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卷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 本书特色 方卫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著有多种儿童文学理论著作...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