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食疗养生的经典著作。
“津津有味谭”是著名中医师陈存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开设的一个专栏。作者凭借其扎实的中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通俗的语言将各种食材药理药性进行了精要的说明,同时辅以奇闻趣事,是一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饮食指导手册。整个系列分为三卷,素食卷、荤食卷、食疗卷,本书是素食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见的蔬菜、水果以及中草药材。
这是一本关于食疗养生的经典著作。作者陈存仁师承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著名老中医之食疗食补全书,香港《星岛晚报》十七年连载。“津津有味谭”是著名中医师陈存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开设的一个专栏。作者凭借其扎实的中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通俗的语言将各种食材药理药性进行了精要的说明,同时辅以奇闻趣事,是一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饮食指导手册。整个系列分为三卷,素食卷、荤食卷、食疗卷,本书是素食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见的蔬菜、水果以及中草药材。中国的养生食品,要点有三:**要售价廉,第二要生产便,第三要功效验。几千年来,就在这“廉、便、验”三十条件之下,这些食物维护了我们广大人民的生命。全国人民爱好的廉价食物,往往就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譬如全国人爱吃的青菜。豆腐,作为菜蔬,历代食谱对之无不崇扬备至。本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见的蔬菜及中草药材,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运用日常素食养身。中国人的饮食烹饪方法,蜚声世界,这是中国生活文化的高度表现。中国人把食品用于养生与疗病,这个历史就更加悠久,周朝时已设有[食疗医官],这个官的职责,就是指导朝野食疗方法。唐朝有孟诜著的《食疗本草》,也是一本指示食养疗法的好书,可惜这本书的全书已失传,仅有一部分散见于《本草纲目》……至今中国民间习惯,常探询食品“有益”或“无益”,足见中国人民对此种学说早已有相当认识。——陈存仁
自序中国人的饮食及烹饪方法,蜚声世界,这是中国生活文化的高度表现。中国人把食品用于养生与疗病,这个历史就更加悠久,在周朝时已设有“食疗医官”,这个官的职责,就是指导朝野食疗方法。唐朝有孟诜著的《食疗本草》,也是一本指示自养疗法的好书,可惜这本书的全文已失传,仅有一部分散见于《本草纲目》。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博士,到甘肃答敦煌石窟中,找到了此书的手抄卷子本,重价卖给了英国伦敦博物馆,此书曾被译成英文,从此世界医药学家才知道中国在公元8世纪已有食物营养学说。日本营养学家中尾万三氏,更依据这本书著述了一本《中国食疗本草之考察》,强调中国食疗医药发明之早,还在近代倡导的营养学说之前。至今中国民间习惯,常探询食品“有益”或“无益”,足见中国人民对此种学说早已有相当认识。中国的养生食品,要点有三:**要售价廉,第二要生产便,第三要功效验。几千年来,就在这“廉、便、验”三十条件之下,这些食物维护了我们广大人民的生命。全国人民爱好的廉价食物,往往就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譬如全国人爱吃的青菜。豆腐,作为菜蔬,历代食谱对之无不崇扬备至。如在华北,大家爱吃葱蒜,这个习惯可以用近代营养学说来解释:大蒜成分中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兼含辣素,能扑灭人体内的寄生虫和链球菌、杆菌、葡萄球菌,吃后不但能健胃养生,而且能治疗伤寒痢疾、抑制肺唐菌、清理肠胃不洁;葱也同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食后有散寒发汗的功能。所以中国各地都把查当作烹饪**的配料,它用途很广,含意很深。又如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居民,喜爱吃辣,如辣椒、辣茄、辣酱、辣油,每餐不可或缺。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在园蔬中它的成分之佳,被列入**级,不但养身,且能于无形中免除因寒湿而引起的各种疾患。尤其是华中、华西一带的贫民,每因经济关系,餐时不备菜肴,仅以辣酱一味佐膳,这样的吃法,至少与一亿人生命所系,也是我国人口繁殖与抗病、强身所寄。其他如菠菜、苋菜、甜菜、白菜、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韭菜、生菜、芥菜、洋葱、青椒、番茄、白萝卜、苦瓜,皆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中国人爱吃动物内脏,这在八十年前被外国人视为野蛮的行为。自从“内分泌学说”和“脏器疗法”发明之后,外国人的论调为之一变,认为这是一个创举。中国民间向来主张以肺治肺、以心治心。以肝治肝、以脑补脑,实为发明脏器疗法的创始者。中国人向以朱砂炖猪心,作为治疗心脏病用,现在德国*有名的治心名剂就是用牛心制成的。中国人向以猪肝、牛肝、猪润、鸭润作为补血品,现在各国也均有肝制剂。中国向以猪腰、羊腰作为补肾滋阴食品,日本也有用猪肾制成的治肾炎、尿毒症的药剂。中国向来用牛、羊、猪、鸡的睾丸,作为补肾食品,现在各国都有用动物睾丸制成的丸剂注射剂。其他如近代各国新出的胎盘制剂、胰脏制剂、甲状腺制剂,其实在中国早已采用这类食品,人衣胞即胎盘、横◎即胰脏、羊靥即甲状腺,唐朝的《千金方》里均有记载。我国有如此推期的早期发明,真是值得傲然报告于世界。例如粤闽同胞用川芎炖猪脑,以治头痛;杏仁炖白肺,以治咳嗽;藕节堡瘦肉,用来清人养血;西洋菜煲鸭肫,用来清热健胃,都是极有价值的食养疗法的遗风。医食同源,渊源极古。“营养疗法”与“食疗方法”的综合用法,与近代养疗时所用的“食饵疗法”完全相同。我们既有先人遗传的良方,就应当阐扬旧法,并以新学说来说明。这样,对于中国人讲求营养之道便有了更大的帮助。 末代大医陈存仁与《津津有味谭》1.奇人陈存仁其人其事 我读过的回忆录中有两本给我留下的印象*深,一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出版的老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先生的《钏影楼回忆录》(正、续两编),另一本就是2000年上海出版的香港名医陈存仁先生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两书的共同特点是用流畅文笔记录了清末民初许多趣事。他们所描写的大都是清末民初江浙一带生活变迁,作者生平及其有关的各色人物之种种遗闻逸事。包天笑的文笔清丽委婉,为读者所熟知;而陈存仁在写作上的成功颇使人意外。老上海都知道他是一代名医,而了解其妙笔生花功夫的确实不多。2000年我给《南方周末》写过一篇短文,评介过《银元时代生活史》和他的另一本回忆录《抗战时代生活史》。去年也曾向章诒和女士推荐《银元时代生活史》,她读了之后也大加赞赏。 陈存仁是个奇人,少年丧父,在伯父支持下,也是遵从父亲遗命,就读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在学者和理财家丁福保门下打工,帮助他编辑《古钱大辞典》和《说文解字诂林》。毕业时,不到20岁,在从医的同时,他创办了中国**份普及医药和保健知识的报纸——《康健报》。这张报纸,创意新颖,一炮打响,**期就发行了一万四千份(当时*老的报纸——《申报》才发行十万份),有了八千固定订户。于是,陈存仁在医学界崭露头角。 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召集了“中央卫生会议”,会上有人提出了废止中医的议案。办《康健报》的陈存仁自然对此极为敏感。这不仅涉及近百万同行的饭碗,也关系着几亿人民的治病与保健(当时西医人数极少)。为了抗议这种荒谬的主张,陈存仁积极组织和推动了“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的召开。全国十五省、二百四十三县的代表,二百八十一人齐聚上海。这是中医界从未有过的盛事。大会自然对于国民政府卫生部企图废止中医的倾向不满,公举五位代表到首都南京请愿,陈存仁便是这五名代表之一。这次请愿几乎成为一种示威和抗议活动。结果废止中医的提案胎死腹中。代表在谒见当时的监察院长于右任时,于不仅反对废止中医,鉴于当时的卫生部是西医当家,他还主张中医应另设一个机关来管,他说,由西医当家的卫生部来管,好像神父牧师管和尚一样。 1935年,陈存仁主编了一部三百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了编纂此书,他遇到许多困难,百折不挠,到全国药材的转运中心——汉口去考察,并到汉口附近的蕲春去拜谒《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墓与祠堂。这部辞典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印过27版。此后他还主编了《皇汉医学丛书》,收录中医著作四百余种。 40年代末,陈存仁移居香港,他陆续编纂了《中医手册》《医药常识丛书》《中国医学史》《中国药学大典》。并应邀在香港销路*大的《星岛晚报》综合版的特定位置上开辟专栏“津津有味谭”,专门谈如何吃的问题,他还提倡在汤菜中加些中药的饮食疗法。这个专栏一办就是20年。一天千八百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断。这些大多还是在他正业——为人看病之外所做的工作。 不论行医写作,还是在医学教育方面,陈存仁先生皆倾其全力,做得很有成绩。《银元时代生活史》中,写到教他国学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也懂医道,常常给人开方治病,也常与作者讨论医学。陈氏说:“老一辈的文人,读书之外,兼览医书,所谓儒门事亲,一定要研究医学。”儒家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其中也包括救国济民之意。从医是挽救人们生命的大事,自然为儒家所重视。因此懂点医术,不仅能侍奉老亲,也能为周围的人提供帮助。北宋范仲淹就说“得志愿为贤宰相,不得志愿为良医”。因此就有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说。近读清末光绪皇帝“起居注”官恽毓鼎的日记《澄斋日记》,他就在做官之余,每日坐着马车在北京的四九城奔走,为人看病,基本上都是尽义务,并无报酬。这些是许多立志学医者的榜样,因此很多医生抱有济人救世的儒者风范,是不奇怪的。 陈存仁先生大概属于末代儒医了,他读的是中医专科学校,接受的是传统的经典的教育,他拜的老师章太炎、姚公鹤(曾任《申报》主笔)、丁福保和在老师影响下所往来的董康、胡朴安、孟森、叶楚伧、陈冷血、陈布雷等也都是旧学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因此,我们读陈存仁的著作时可以感到作者虽然生长、生活在上海、香港这些很有些殖民地化的地方,许多地方还是流露出神情蔼然的儒者之风。这与他早年所受到的熏染有关。 2.二十年《津津有味谭》 像2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写作《津津有味谭》,而且不取分文稿费的做法,虽然有为自己做广告之意,但我想直接推动他的还是那种以弘扬传统为己任的儒者情怀。 中国自古主张药食同源,早就注重食品的补养和保健作用。老百姓平常也爱询问食品的“有益”还是“无益”。这是中国医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陈氏解释养生食品时说:“中国养生食品,要点有三:**是售价廉,第二是生产便,第三是功效验。几千年来,就在这‘廉、便、验’三个条件下,这些食品维护了我们广大人民的生命。全国人民爱好的廉价食物,往往就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这么好的东西怎能任其埋没呢?他不仅要让中国人知道,也要让洋人理解,所以才不辞辛苦做这种普及工作。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都是介绍植物类食品(除了*后说到的蜂蜜和盐)医疗保健作用的。全书共介绍食品一百三四十种,书后有一个“本卷食品药效索引”(分二十一类)。 这些食品都是常见的,而它所能起到的疗效和保健作用却是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例如,扁豆是我们常吃的菜,可是谁知道它的治疗胃弱和利便的功能呢?又如,谁都知道番茄营养丰富,但很少有人知道番茄汁涂面可治雀斑。 按说这种著作是属于实用类的,只要把每味食品的特性、对何种疾病有效以及如何食用写清楚就可以了。可是陈存仁不满足于这些,他在行文时往往还要加上有关这味食品的故事(包括食品与自己的故事),其笔调轻松活泼,每篇仿佛都是精致的小品文,很有趣味。很普通的一味食品、很平常的小事,由作者写来总是覃覃有余味焉。这可能就是“津津有味谭”能在报端连载20年,而不被主编拿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其实,过去许多解释名物的文字都写得如同散文小品,这几乎也成为传统,这样的作品很多。例如《埤雅》,解释动物、植物多用传说故事,读之引人入胜。一些药典,如《本草纲目》也是如此。例如李时珍介绍山药(书中称“薯蓣”):“薯蓣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种者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蔟,荚凡三稜合成,坚而无仁。”这种形象生动的描写,不弱于现代的散文吧? 《津津有味谭》中在介绍山药时,也有很浓重的小品文意味:“山药产在山崖间,一名薯蓣,怀县出的*佳,故有‘怀山药’之称。它是一种补身的食品,中医用来入药,由来已久。”“山药能治糖尿病……民国九年,胡适之在北京大学执教时,患了很严重的糖尿病和肾脏炎。胡氏初由协和医院医治,但经治疗多月,非但未见减退,反而日益严重,全身浮肿,小便有血,院中诸医束手无策。那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示意马幼渔教授,介绍北京名医陆仲安氏(现已故)替他医治。陆氏重用黄芪和怀山药,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病势霍然若失。一时全国震惊,认为不科学中医,竟能用中药治愈标榜科学、风靡欧美各国的新人物的绝症。”“后来,林琴南也患了同样的症候,又经陆仲安治愈。林为了感谢陆氏,特地画了一幅‘秋色研经图’送他。在这张图末,胡适之也写了一段跋文详记陆仲安治愈他病患的经过。跋文甚长。”下面附录了部分的胡适原文(按:这位陆先生,曾被推荐为孙中山先生治疗肝癌。孙先生先是不许,说中医是没有罗盘的航船,虽然有时也能到达彼岸,但他更相信有罗盘的船)。像这类介绍,书中比比皆是,读来兴味盎然。因此,这本书不仅是实用性的,也具有审美价值。还能看到许多食物以外的东西。 ■王学泰来源:中华读书报
《昌耀的诗》内容简介:《昌耀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由作者亲自编选确定,收录自1955年到1998年创作的诗
人总不免要和医生、医院、医疗打交道,所有这些与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相关的事统称为医事。医事与普通人认真对待的楼事和亲事,与大
心灵推拿:克难攻坚正身心 本书特色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之成...
世界顶级心灵导师杰夫·艾伦首次分享30年婚姻的深度智慧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倾情推荐为什么我总是吸引一些背叛我的男人?为什么
《动物们的神奇感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从动物心理学角度探讨动物感觉及感官的科普书。书中介绍了动物的视觉、温度觉、痛觉、嗅
结合“有氧”与“肌力”的全身运动4分钟的训练,持续燃脂12小时减肥效果是有氧运动的9倍,等于慢跑1小时王字肌,人鱼线,马甲线,
《物联网,So Easy!》内容简介:本书基于Blynk物联网平台,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引导读者制作物联网项目。全书包括准备篇、基础项目
微表情心理学全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 本书特色微表情是一种本能反应、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的表情,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的线索和证据。人...
哈佛家庭教育经典译丛—分娩心理 内容简介 孕产是一个同样的灵魂统治着两个不同的躯体。本书就产妇的的孕育新生命的短暂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将会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做了科学...
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附赠码上有礼演示视频随身带 本书特色 当人们经过一天的紧张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后,都会明显地感到腰酸背痛,如果此时有人能够轻轻的敲敲背,揉揉肩,...
神经病论:兼论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治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释弗洛伊德学派缘起、嬗变,及理论价值,客观评介精神分析与治疗的思辨关系。内容包括什么是不常;人的价...
心理测试 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简介心理测量的概念,兼备理论性和应用性。换句话说,心理测量研究两个领域,一项是心理测量理论,另一项则是心理测量量表。本书共10章...
李兰妮,一级作家。李兰妮病史9岁父母驻地调防,独自生活14岁静脉血管瘤手术17岁内分泌紊乱、胃下垂,住院半年22岁内分泌严重紊乱
《意大利电影十面体》内容简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电影生产大国,意大利电影在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中有12部影片先后获奖,是
《必要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创建与实践》内容简介:当今世界的组织机构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正如这本《第五项修炼》的接力之作
饮茶养生秘诀 本书特色 茶是自然界赐予人类*好的礼物,人们应该爱喝茶,养成喝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正确科学地饮茶,学会怎样利用饮茶实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本书介绍...
大生活系列:本草纲目养生图鉴 本书特色 《本草纲目养生图鉴》:这不仅仅是一部药典,更是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结晶。那看似神秘的中药,大部分不过是百姓身边*常见的食材...
《新闻发布会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人类学角度切入新闻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
《1937,延安对话》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
人类理解论-上下册 本书特色 《人类理解论(套装上下册)》从1671年写起,直到1687年才完成,在1690年出版。这一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发生过承前启后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