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
**章 邓石如的生平和艺术
**节 邓石如的生平
第二节 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篆刻艺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技法解析
**节 篆法解析
第二节 章法解析
第三节 刀法解析
第四节效果制作技法解析
第三章 临摹与创作
**节 临摹
第二节 创作
第三节 邓派作品技法解析
本书对邓石如方印作了详细的解析,从篆法、章法、刀法、构成技巧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其在中国印坛上的美学价值和意义作了判断,对后来学习者有重要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邓石如因家境贫寒,早年辍学,壮年开始浪迹天涯,直至逝世前一年还作泰山之游。因此,有关他学书习篆的经历,史书记载很少。邓石如自述学篆时说“佘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零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 (据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中华书局影印本)可见,他的篆书是从唐李阳冰人手的。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谦卦篆书轴》和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周易说卦传篆书轴》可以佐证,这两件作品同作于四十六岁,明显带有李阳冰的痕迹。 秦以后,篆书很少有人会写,一直不振,直到唐代出了李阳冰,才稍有起色。唐以后,识篆书的人很少。元明两代,一些人写篆书以新奇相矜。为挽救此风气,赵孟頫、吾丘衍等就主张“以《说文》为根本”,“以求合乎古者”,正雅去邪之意明显,这自然就影响到篆书的书写审美取向。康乾年间,书坛有两位写篆书大家,一位是王澍(1668—1743),一位是钱坫(1741 或1744—1806),也是写“二李”篆书,只是他们喜欢将毛笔剪齐作书,虽得“二李”之凝练,却失之干枯,笔力软弱,缺乏生气。江声学《石鼓》、《国山》,为一代高手,不过书风也很接近。比邓石如略后的孙星衍、洪亮吉写篆书也是走王、钱一路,可见当时写篆书的风气。汉魏以后,篆书所以不绝,实为阳冰一人之力。这一路的篆书,元代的赵孟頫、吾丘衍、泰不华,明代的李东阳等,都是以《说文》为本。《说文》的篆书是五代徐铉写的,徐也是学李阳冰的。王、钱、孙、洪诸家都是大学问家,也都研究金石学,写篆书大多谨守斯翁家法,并以此为正统。尤其钱坫刻有一印“斯冰而后,直至小生”,可见其自命不凡。邓石如为布衣,没有任何枷锁,因而能“ 审其利病”,自吐胸臆,从中摆脱出来。赵之谦称赞邓石如是“天四人六” ,也就是钦佩邓石如的这种创造精神。但成就大书家只有才华是不够的,还得有广博的学问,宏伟的抱负,坚毅的品质才行。邓石如一生游历,“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能成效”。(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邓石如三十八岁时客居南京梅家,梅家藏有《石鼓文》、《峄山碑》、《秦石刻》、《城隍庙碑》、《三坟记》等珍品拓本,他得以遍观临摹,据传各种都临了近百本,还手写《说文解字》二十本,半年而毕,可见其用功之勤,毅力之坚了。 邓石如篆书在李阳冰的基础上,上溯秦李斯,并参人《石鼓文》笔意,惯用长锋羊毫,不加剪截,铺毫作书,浓墨酣畅,神完气足,开创一代新风。当时有人指责他“破坏古法”,因为小篆自秦以后,基本是以《说文》篆书为归,元明几位大家都写得非常光洁,两头圆平,而邓石如的写法是饱墨铺毫,以隶为笔,方圆自任,为后来人开方便之门。正如赵之谦所说的那样:邓石如篆书“笔笔从隶出,其自谓不及少温当在此,然此正自越过少温” (见《题司马温公家仪残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是这样认为: “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能为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皆能为篆。”邓之后的何绍基、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吴大□、赵之谦、吴昌硕以及现代诸大家无不用此法,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笔者以为,邓石如的功劳是破解了篆书的神秘色彩,赋予如同楷书、行草书一样的书写方便,吸引了众多的文人握管习篆,且为社会各界人士所爱好。所以,邓石如开篆书新风之外,兼有普及之功。 P10-P11
《可复制的成交术》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聚焦成交法则的书,全面讲解真实销售场景中遇到的各种抗拒情景,手把手教授多套实现成交的
永诀的建筑 内容简介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上,古建筑十分地璀璨夺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许多多的优秀的中华古建筑被毁坏了、从大地上消失了,成为了“永诀的建筑...
华山庙碑临写指南 内容简介 《华山庙碑临写指南》被誉为“汉隶**品”,是汉代著名碑刻。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立于陕西省华阴县西岳庙内。碑额篆书“华山庙...
风景园林文汇 本书特色 风景园林是为满足人们生理、心理、社会需求而成长的公用事业和综合理性学科。发展到当代,风景园林是一个“人天和美”的境界与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中国红色教育电影连环画丛书-七七事变 本书特色 1937年的北平阴云笼罩。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扩张有恃无恐,平津危在旦夕。为了打通卢沟桥这一军事要道,日军不断在卢沟...
《勒石与勾描: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主要收录了唐墓石椁线刻人物的脸部造型。唐墓石椁线刻人物的眼形程式、征神见貌
庭园之心-造园家眼中的日本十大名园 本书特色 作者在一开始便提出了全书的关键性问题:何谓“日本庭园”,日本庭园的特点是什么?在世界园林艺...
民间传统剪纸纹样 本书特色 《民间传统剪纸纹样》:抓髻娃娃是天神轩辕黄帝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和繁衍之冲,是轩辕黄帝的族徽、民间剪纸中的鱼、蛙、人和葫芦纹样...
赵孟頫书仇锷墓志铭-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本书特色 本书系赵孟頫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句号锷撰书的墓志铭。引首为赵孟頫篆书“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
(精)图解中国书法(全二卷) 本书特色 ★ 12开精装,九州出版社出版★ 铜版纸全彩印刷,装帧精美,设计精致,图文并茂★ 本书吸取学界公认成果,做到行家、专家认...
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 本书特色 蔡正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原上海昆剧团团长。《总持风雅有春工·蔡正仁》是迄今为止,*丰富、*全面、*权威的蔡正...
《语石》,十卷。清叶昌炽撰。这是一部笔记体的石刻通论性专著。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自序云:“访求逾二十年,藏碑至八千余通,朝
世界电影编年史(上下)(艺术插图史系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印质上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叙述方式独辟蹊径,避免了历史类图书综合概括所带来的...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 本书特色 由李松编著的《样板戏(编年与史实)》是海内外**部“样板戏”编年史,堪称百科全书。以**手史料,全新的视角展现当代戏曲内幕。《...
蔡襄书法精选 本书特色 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殿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千年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史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书法精品,也造就了二王及颜、柳、欧、...
影像史记(影像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影像的书,是作者近三年来收集、整理、考证旧影像的一些感悟。内中涉及到一些关于“影像史学”和“影像叙事学”的学术命题...
《.NET程序员面试秘笈》内容简介:随着微软公司对VS系统工具的力推,使用.NET进行开发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让读者从面试中脱颖而出
STEVENASCHER代表作包括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的影片《生生不息/SoMuchSoFast》,以及曾提名奥斯卡奖并获得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奖和观
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历代碑帖法书选 内容简介 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镌刻于唐成亨三年(公元六七二年)。此碑是长安弘福寺僧怀仁根据王羲之的墨迹汇集而刻成的。碑首刻...
異質地方一詞,目前,大衛‧哈維(DavidHarvey)與愛德華‧蘇雅(EdwardSoja)等英語世界的地理學者之間,就米歇‧傅柯(MichelFo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