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妓女见于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之久,她们作为一个专为适应男人声色之需而延续存在的社会群体,既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也给文明社会以一定的腐蚀和污染。
本书联系历史政治、经济、法律、伦理等,侧重于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把妓女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审视,在系统考察娼妓制度的古今演变和历代妓女的生命妓女文化从产生到发展、从兴盛到消亡的总体趋势。
本书作为建国后**部研究妓女文化的通史,既发掘了不少长期湮投未见的史料,披露了一些国内鲜为人知的秘闻,又对于史的揭示多有补正,对某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有所突破,能自立新说,真正做到了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干一炉。新华社曾以《中国首部妓女文化研究专著出版》为题,在“中国文化简讯”畔向海外发出通稿,给予本书高度评价:“该书从妇女学和文化毕的角度,对中国妓女这一社会群体进行了科学的、历史的评判,同时还论述了古代妓女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深远影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许多专家、学者盛赞本书史料翔实,考辨谨严,是本难得的好书。
绪论
一、女性文化的理论内涵
二、中国女性文化的基本模式
三、中国妓女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关于中国妓女文化史的研究与本书的写作
**编 妓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章 妓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节 女乐、倡优:供天子、诸侯宫中娱乐的妓女
第二节 侍姬、声妓:供官僚、贵族家中玩乐的妓女
第三节 女闾、营妓:供工商军民冶游的妓女
第四节 巫娼、宗教卖淫:中西妓女起源比较
第二章 早期妓女的生活方式
**节 妓女的来源
第二节 妓女的条件与职责
第三节 妓女的地位与待遇
第四节 妓女的归宿
第二编 妓女文化的鼎盛与控抑(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时期)
第三章 官妓文化史叙论(上)
**节 宫妓与教坊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地方官妓的兴盛与控抑
第三节 市妓与都市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历代乐籍制度及其对妓女的贱视
第四章 官妓文化史叙论(下)
**节 官妓的职能及其生活方式
第二节 花榜的盛行与《嫖经》的出现
第三节 官妓同狎客、官府、龟鸨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官妓的理想和人格追求
第五章 家妓文化史叙论
**节 历代家妓发展概述
第二节 家妓的角色内涵
第三节 家妓的命运遭际
第四节 家妓的生活态度
第六章 私妓文化史叙论
**节 官妓时代的私妓概述
第二节 清中叶私妓发展盛况
第三节 私妓出卖声色的原因及其归宿
第四节 私妓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
第三编 妓女文化的复兴与消亡(近代、现代、当代)
第七章 近、现代妓女文化的复兴与蜕变
**节 天朝的禁娼与清末的弛娼
第二节 公娼制度与现代废娼运动
第三节 妓女的输出与输人
第四节 近、现代妓院的形式类别与经营管理
第五节 近、现代妓女的生活方式
第八章 当代娼妓的取缔与残余
**节 大陆娼妓制度的取缔
第二节 妓女的改造与安置
第三节 当代台、港地区的娼妓文化
第四节 大陆暗娼的复活与扩张
第五节 当代暗娼问题面面观
附录一 初版序
附录二 有勇有识的探索
附录三 胆识和功力——《中国妓女生活史》阅后随感
附录四 评《中国妓女生活史》
附录五 谁人评说——《中国妓女生活史》读后
附录六 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评《中国妓女生活史》
修订版后叙
第二节 侍姬、声妓:供官僚、贵族家中玩乐的妓女 既然历代君主都是一些享乐大王,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特权在宫中收纳大量的美人、女乐、倡优供其赏玩;那么,在他们统治之下的官僚贵族,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士大夫富豪,便也理所当然地仿效君主,在家中蓄养一定数量的美女或歌舞女艺人供其享乐。这些女性往往都负有呈身与献伎的双重使命,因而史书多称她们为侍姬、爱妾、声妓、歌姬、舞妓,也有称为美人、女乐、倡伎的,我们不妨把这类女性统称为家妓。 家妓同样起源于女奴隶,它的发展也大致与宫妓同步。甚至有些臣僚的部分家妓就是来源于宫廷女乐,例如*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家妓,就是晋悼公于公元前562年赐给魏绛的8名女乐。不过,对于秦以前一般官僚贵族蓄养家妓的情况,由于史籍疏于记载,我们现在已不甚明了,而关于春秋战国时诸侯王拥有妓女的情况(考虑到这些诸侯实际上都是南面称君,各自为政,与汉晋以后分封的诸王侯有所不同),我们已在**节中作了论述,故本节拟着重论述汉以后家妓发展的情况。 在两汉三国时,官僚贵族蓄养家妓,已经蔚成风气。据《汉书·贡禹传》载,西汉时“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这里所说的“妾”和“歌者”实际上都是指家妓。古代统治阶级虽然实行的是多妻制度,但无论是谁,妻子只有一个,妾也根据特权等级各有规定:“诸侯一取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上述有的诸侯拥有妻妾至数百人,例如汉武帝时的武安侯田蚧,就是一个“后房妇女以百数”②的代表,即使除去特权许可的一妻八妾,余下的作为家妓,仍然要以百来计算。这种淫侈之风,至西汉末年成帝时愈演愈甚,公卿列侯,亲属近臣之家,大多仿效皇帝,“设钟鼓,备女乐”。如张禹蓄妓不仅供自己娱乐,而且还让他的弟子分享。有一次,他带学生戴崇进入后堂,一边饮酒,一边让“妇女相对,优人管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甚至有的豪门外戚,竞嚣张到敢于“与人主争女乐”。外戚王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兄弟五人,曾于同日封侯,世称五侯。五侯之问,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互相攀比,纵欲享乐。成帝逝世后,陵墓尚未建成,王根就“聘取故掖庭女乐五官殷严、王飞君等,置酒歌舞”。 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争相专权,政治腐败,淫侈之风更有增无已。如汉桓帝时,外戚梁冀把持朝政达十多年。在此期间,梁冀利用职权,“大起第舍”,“广开园囿”,并掠取良家女子数千人,作为家妓、奴婢供其役使。每当春秋暇日,他乘车出游,都有成群结队的倡伎紧随车后,鸣钟吹管,歌酣竞路。公元159年,桓帝与宦官单超、左瞎、具瑗、徐璜、唐衡合谋,诛杀了梁氏满门老少,单超等5人也于同日封侯,从此后政权又落入宦官手中。五侯专权后,除单超早死外,其他四侯的穷奢极欲与梁冀相比,也毫不逊色。尤其荒唐的是,作为刑余之人的宦官,他们也“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汉灵帝时,大将军窦武也曾“多取掖庭宫人作乐饮宴,旬月之间,赀财亿计”。在当时,不仅王侯将相、外戚宦官广蓄歌伎,一些士大夫也加以仿效。如安帝时的通儒马融,教育的学生数以千计,但他“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真称得上是风流浪漫了。即使一些商贾贩夫,地主富豪,在享乐上也向上流社会看齐,因而,他们往往也是“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妓乐,列乎深堂”。
1927年生,原籍烏鎮。為生活而沉思,為人生而尋覓。
诗经-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本书特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出中...
中国人本色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的一些细节非常有趣,作者发表的观点一针见血,有一种局外人特有的敏锐与清醒。它像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隐约看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活在...
现代语言测试模型 内容简介 本书评述了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综合语言测试、交际语言运用测试、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和测试方法等现代语言测试模型。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通论”的一部分,由王力教授统稿,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
科学翻译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共性研究揭示了翻译的共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基本策略、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科学翻译学 目录 序章一...
藏书家-第17辑 本书特色 昔年作《中国藏书文化散论》,首刊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年第2期,讲的是藏书文化的意义,不意先后为《北京日报》(2001年7月...
精彩摘录辩才有四种:(一)法无碍辩:说的法很有道理(二)义无碍辩:讲的义理没有穷尽(三)辞无碍辩:他说话说得言辞没有障碍
语言学教程(第四版)(英文版) 内容简介 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第四版)在第三版基础上听取广大师生意见修订而成。包括语言学理论介绍,语音,词汇,句法,语义...
创意为王:中国创意产业案例典藏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23个案例,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挖掘其*具灵动、*富悟性的创意之所在...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内容简介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
(精)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丛刊(第一辑):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线装书局出版,2006年11月1版1印★常耀华,古文字专家,出版学术论著6种...
《医学的秘密》内容简介:人体这一“精密仪器”出现问题时,医学都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本书针对青少年读者设计,图文并茂地介绍了
菊花与刀 本书特色 此书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
简明古汉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是一本小型的古汉语工具书,供中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古代汉语时使用。 本词典收单字,包括附列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共计八千...
雅舍谈吃 本书特色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
邵荣芬语言学论文集 内容简介 这本集子大致由两部分论文组成:一部分是未收入过我的文集的论文;另一部分是从十年前出版的《邵荣芬音韵学论集》中挑选的论文。后者由于已...
语言与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在现代知识论及其他哲学成就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来系统地描述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释其他知识现象。本书首先对传统认识论给予批评,并...
露易丝·海国际知名的心灵导师,美国新时代运动领袖,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著有《生命的重建》系列书,作品被译成...
甘肃傩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胡颖、蒲向明等编写的《甘肃傩文化研究》为“敦煌西域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大多为田野调查报告,其中约一半材料为新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