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拥有悠久而良好的艺术教育传统。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时任学堂监督(校长)的李瑞清先生就提出了科学与国学、艺术相结合的办学理念,首创图画手工科,开启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先河。历史地看,李瑞清先生的这一理念不仅深切博雅教育的精髓,而且暗合现代大学的精神,因此得到他的继任者们的高度尊重和积极践行,以至成为一种风气和传统。嗣后几十年间,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干、徐悲鸿、傅抱石等现代中国书画巨擘在这里长期任教,以自己旺盛的艺术创作和卓越的教育实践将南京大学打造成为当时艺坛的一个重镇,并有力地推动了南京大学以“诚”为核心的传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这堪称现代中国艺术史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但令人慨叹的是,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和其他综合性大学一样,南京大学的艺术学科也被调整出去。这样一种好的传统就此中断。
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很多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长都强调了科学、人文与艺术三者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持南京大学的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接续传统、光大传统,将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举措之一就是在1998年推动成立了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这大约是1952年以后在重点综合性大学中成立的**家艺术研究机构。成立该研究所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块充满希望的艺术园地,吸引艺术家驻校创作,促进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推动艺术研究的开展,营造艺术的氛围、沟通科学、人文与艺术,引领新的南京大学精神的塑造与传播。
在南京大学这所以文理著称的高校里,艺术之花能够盛开吗?建所之初,很多人都对此表示出了善意的怀疑。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神奇的是,该研究所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还获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发展:在创作上,该所完成了多组中国历史文化人系列雕塑作品,被誉为当代中国“写意雕塑”的策源地;在教学上,该所已经成为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而且还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内研究生艺术教育界占有了一席之地;在理论研究上,该所致力于对中国雕塑艺术精神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得到国内艺术理论界尊重的重要成果;在对外交往上,该所以艺为媒,走出去、请进来,声誉远播欧美,成为南京大学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不管是科学研究、人文探索,还是艺术创作,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智慧,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创造,同样,一代人也都有一代人的局限性。一个人要想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更完美地实现自己的创造,就需要清醒地去认识自我与时代。这时,他人中肯的评论与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个方面,为山无疑是幸运的。这些年来,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他不断得到国内国外各界人士热情而睿智的评论与批评。对此,他总是能够虚心听取、潜心琢磨、勇于尝试,*终使自己比较早地获得了成熟与成功。今天,为了配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吴为山雕塑绘画展”,群言出版社以《诗意的塑造——吴为山艺术评论集》为题将各界人士历年来给予为山的评论文字结集出版。这个集子中的评论者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安东尼·司顿斯、小杉三朗、熊秉明、靳尚谊、邵大箴、张道一、范迪安等中外著名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一类是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马万祺、季羡林、金耀基、宗璞等文化名人,还有一类则是钱伟长、杨振宁等学贯文理的科学大师。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为山艺术创作的艺术本体、文化性、社会性和历史价值进行了目光如炬的深刻评论。尽管这些评论者的社会背景、文化源流、审美取向等相去甚远,但他们却在几个方面形成了共识:为山“把传统的写意与现代主义的东西结合起来”(范迪安),其艺术创作的实质是创新,“吴为山的雕塑具有创建性”(杨振宁);为山“发现并升华了童性,体现了人类对童年的一种真实情感”(贝娅特丽克丝),“雕出人类真、善、美”(马万祺);为山“为时代塑像,为文化塑像”(季茨林),“是可以嘱托艺术之将来的人”(小杉三朗)。
这个集子中相当数量的文字我以前都曾读过,但今天读来,依旧感到有收获。希望为山以此为起点,在南京大学这块沃土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读吴为山的真、纯、朴
**次看见吴为山的雕塑是2000年4月,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院。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的多件作品。青铜的“齐白石”,从瘦削的脸孔,到长髯,到许多皱折的长袍,捕捉了一个矍然独立的精神。费孝通是国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我曾多次听过他的课与他的演讲。吴为山的“费孝通”比真人似乎更像费孝通:开朗的面貌、幽默的谈吐和乐观的精神都刻划了出来。“荷兰女王”是另一件我十分欣赏的作品。通常西方艺术家很难画中国人面或塑中国人像,反之亦然。吴为山的女王头像完全跨越了此鸿沟。
*能显示吴为山天才的是他的许多模糊形象的作品。我猜想他善于在几分钟之内就捏造出来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春风”是吴为山给他的女儿塑的像,他说:“当时我生病在家,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小裙子飘起来,小脚丫翘起来,可爱之极……”我认为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诗意,没有淳朴的情感,作品一定不会感人。
另一个作品“无题”是圆球形的陶塑,融合几何球型与人头,浑然一体,极好,极美。是真、纯、朴的升华。我一直喜欢这几个字,很高兴吴为山把它们塑了出来。
大江健三郎说小说和随笔是他文学生活的车之两轮。我想人物塑像和即兴随指恐怕是吴为山雕塑生活的车之两轮吧。
看了吴为山的作品我为他写了几个字: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
他的发自内心的创新力从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凸显出来。
……
《梦见夏加尔:浪漫的狂想》内容简介:夏加尔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在他的画里,提琴手和母牛都在故乡犹太小镇的天空中飞翔。本书
汉字书写经纬十字定位法 本书特色 ★ 祁继庆于上世纪70年代先后师从楷书大家金玉振、草书大家黎凡,曾出版《新魏书字帖》等书法专著,20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汉字...
Inthisground-breakingstudyVastuVidya,thetraditionalIndianscienceofarchitecturean...
《JavaScript网页编程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JavaScript网页编程从入门到精通》一书从初学者角度出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丰
上海电影100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上海电影的萌芽(1896~1921)、上海电影的曲折发展(1921~1931)、新兴电影运动(1931~1937)、新...
张宇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少、含义深、传奇多、影响大而传世,所以古往今来无数的书法大家都以此作为书写内容...
電影符號學這個領域是在梅茲於一九六八年出版這本《電影與語言》之後才開始數十年如此豐富的論述與研議的。做為這個領域的奠基經
巴蜀汉代陶塑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锁线胶装,可180度平摊,阅读、赏析更方便★汇集国内外重点博物馆及私立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考古单位发掘...
清代戏曲史编年 内容简介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一个王朝,从1644年清兵人关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间的268年里,各种传统文学都有所创新发展。传奇、杂剧方面,...
经典诗词集字创作.九成宫碑 本书特色 《九成宫碑》(作者徐方震)是“经典诗词集字创作”系列之一,收录了《夏日绝句》、《静夜思》、《弹琴》、《梅花》、《独坐敬亭山...
人体造型解剖学 本书特色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以人体骨骼和肌肉作为对象,研究人体外部形态和结构,以及人体运动和姿态基本规律和特点的一门学科。本...
中国历代艺术:工艺美术编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文物出版社出版★ 邀请国内著名学者撰写专题论文及图版说明★ 遴选*有代表性的珍品,以展示五千年艺术发展之概貌和...
蒙太奇论 本书特色 《蒙太奇论》作者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拍的不少影片如《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等都可称为世界电影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蒙太奇论 目录 ...
《下一次跳槽:升职涨薪的七步法则》内容简介:本书围绕该不该跳槽、如何打造一份好的简历、如何选择靠谱有效的求职渠道、如何更充
著作者:(美)埃德蒙.N.培根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书号:ISBN7-112-05819-8出版日期:2003-8-1城市作为一种意愿行动空间意识
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及中国殷商甲骨文都是人类上古文明中的成熟文字体系。《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
首度三國語言出版--亞洲建築師們群力剖析複雜至極又極具魅力的都市:東京這本英文書名為《ArchitectureandUrbanismofTokyo》,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读来
约翰内斯·伊顿(1888-1967)瑞士著名的色彩大师,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设计理论家、艺术教育家,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伊顿是包豪斯学校的教员,是早把...
艺术哲学 内容简介 《傅雷谈艺系列·悦读精赏本:艺术哲学(套装上下册)》起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艺术的本质与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