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绵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文学艺术的主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含蓄、便于吟诵,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诗经》三百篇,语言质朴优美,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状物纪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从孔子编定之后,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儒家学派把它看成是经典,反复进行研读,得其一奥,即足成名家。《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楚辞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近代白话自由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优秀的作品极为丰富。古典诗歌创作由*初的抒情言志和状物纪事逐渐发展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流向,其中纪事诗以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备受社会重视。如汉魏乐屙中的《陌上桑》、《羽林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情韵悠长,脍炙人口;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更是千古绝唱;明清以来李东阳的《花将军歌》,李梦阳的《玄明宫行》,魏源的《江南吟》和《都中吟》,黄遵宪的《聂将军歌》和《哀旅顺》等,诗歌艺术直追前人,均为不朽之作。
编辑纪事诗集是我国学术的优秀传统。南宋计有功广罗唐代诗歌资料,勒成巨帙,*先编成《唐诗纪事》,继有厉鹗的《宋诗纪事》,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陈田的《明诗纪事》,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等。这些纪事作品的时间前后衔接,体例相近,而目的却不尽一致:有的旨在钩沉发微,“以诗证史”;有的意在品藻得失,“以史证诗”;有的只是为了保存一代诗人逸闻趣事和作品。《唐诗纪事》是计有功有感于一代作者事迹泯灭而作,共搜罗了1150位诗人的主要作品和本事,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缺点在于不注资料出处,且选录标准不够严格,无本事的诗篇占有很大数量;《宋诗纪事》是厉鹗有见于后人忽视宋词的艺术价值,为扭转文风而作,他所谓的“事”仍然不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而是专指作者创作诗歌的佚事,兼及诗家评论,近似于一代诗歌总集;陈衍的《辽金元诗纪事》体例师承厉氏,惟辑录标准掌握得比较严格,非纪事诗不入选;陈田的《明诗纪事》亦宗法厉氏,重点仍是搜罗一代诗人故事,间也收录部分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长诗,而“无事可纪” 的作品仍占有较大篇幅;邓之诚以史家治诗,对于收入《清史纪事初编》的六百家诗人生平经历均有精确考订,采录两千余首诗,取舍标准颇为谨严,无事可纪的作品概不收录。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所选录的作品不限于名家, “但取其事”,可惜只收录了顺治、康熙两朝纪事诗;钱仲联教授主编《清诗纪事》,于体例则兼取各家之长,引用各种书籍一千余种,收录作者五千余人,编成巨著,一代诗人逸事与重要纪事作品网罗殆尽。以上这些诗集在体例上均系因人系诗,吟诵同一事件的作品散编在各卷之中,由于卷帙浩繁,检索起来很不便利。
“以史证诗”是我国的优良学术传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尝谓:“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日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黄宗羲:《万履安先生诗序》,载《南雷文定》前集卷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历代正史大都经过统治者的周密涂改和粉饰,以假乱真,故布疑阵,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使人能够接近历史的真实。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是书编撰,发凡起例,力求各卷统一,而由于多人分工负责进行,在细节上很难完全划一,敬请读者原谅。另外,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高明指正。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从诗三百到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白话自由诗,无不饱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轨迹。《诗说中国五千年》以史为经,以诗为纬,将诗、史结合起来,以求能够以诗证史,辨伪存真,补史书之缺撼,还历史以真实,赏诗歌之优美,品历史之厚重。本书是宋辽夏金元卷。
马王堆汉墓发掘与文物整理保护亲历者访谈录 本书特色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
革命胜利之后-民国初年政坛风云 本书特色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两千余年的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民主共和制从来没有得以在...
剑桥东南亚史(共两卷) 本书特色 东南亚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和民族多样性*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儒学、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对这一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葡萄...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会议,第一次于200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组织者决定第一次会议的重点应该放在受战争影响的中国的不同地区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作者有看点: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具有世界性影响;内容有实料:本书研究视角独特,开创了年鉴历史学派的问题史学研究方法,着意历史事件...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内容简介: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
明史 本书特色 本丛书的编辑是根据原文的发展脉络,提取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地理及人物、传说、事件、著作等诸多知识点,作为知识链接,通...
北归-南渡北归-第二部-增订版 本书特色 《南渡北归》(增订版经典三卷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
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 本书特色 本书以清代学人游慕的兴盛与清代学术的发达为主题,对清代学术史做了开创性的探讨。首先论述清代学人游幕的演变轨迹,勾画其兴衰的脉络和特...
林超民文集-第三卷 内容简介 本文集作者在教学与行政工作中,对大学教育有些思考,写过一些札记、随笔,从中选出23篇收入本文集。2006年2月,作者在网上开设自己...
《不可不知的防灾避险常识》内容简介:本书主题明确,实用性强。第一,直接围绕“灾”和“险”;第二,除地震之外,全面涉及生活中
《中欧班列》内容简介: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
《伦敦传》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呈现伦敦上下两千年的史书。从正史和民间传说到饮食和消遣娱乐。从黑衣修士会和查令十字街到帕丁顿和
清代反贪大案 本书特色 《清代反贪大案》围绕清朝多起震惊朝野的贪腐大案,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个王朝在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及内在的政治弊端。孔...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德国东进》主要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
中原国魂-23位河南籍抗战英烈谱 本书特色2014 年9 月1 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 名著名抗日英...
西藏的文明 本书特色 《西藏的文明》作者石泰安是当代法国*有权威的藏学家。《西藏的文明》是法国藏学家泰斗石泰安先生的藏学传世名著,作者以西藏文明史的宏观...
中国普米族-中华民族全书 本书特色 和向东编著的《中国普米族》是“中华民族全书”之一,本书共十一章,分别从普米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
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毛泽东“南方决策” 本书特色 一部中国历史,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上有文字可考的辉煌,浓缩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国古代史,先人创业...
《最强大脑之忆菲冲天》内容简介:本书并不是一本娱乐化的大众记忆书籍,目的是通过系统化地指导帮助记忆力差或想提升记忆力的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