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著名胡子到东北大帅,张作霖的人生路是怎样的华丽逆袭,皇姑屯的爆炸声又是一个何等卑劣的阴谋毒计?从私塾秀才到直系大将,牧野鹰扬、洛阳虎踞的吴佩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又为何在直奉大战中众叛亲离?一代护国军神蔡锷是何等的风流倜傥,他和小凤仙的故事是确有其事还是民间的多情演义?本书精挑细选了一批代表人物和代表事件,真实再现了较为完整的民国人物活动事迹。该书文字简洁流畅,解读通俗易懂,图片精美,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共分为当国武夫、名士与名媛、江湖与特工、民国奇缘四章, 主要内容包括: “东北王”张作霖 从草莽到枭雄、“秀才将军”吴佩孚 谤誉满天下等。
1.全书介绍了民国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详细叙述了民国时期文化、社会的发展和重点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再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彩的民国时代。
2.珍惜而精美的图片,让民国时代的韵味更足。本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民国时期的照片,真实的还原那个纷扰的时代。
3.开本小,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双色插图,装帧精美,版式清新活泼,带来超值的阅读享受。
对于民国那段历史来说,或许只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段话*为贴切:“这是睿智的时代,这也是蒙昧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这也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也是绝望的冬天……”在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文人与大师们挥动衣袖,铸就了华夏文明的又一段风流:北大的读书声,灯火通明的长安大戏楼,默片的兴盛,国学书画的繁衍不休成就了民国文化百家争鸣的主格调;同样是在这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说不尽乱世小民的离乱与哀愁:荒诞的洪宪皇帝,可笑的张勋复辟,直皖的利益纷争,再到直奉的硝烟战火,成就了民国政治血腥与残酷、背叛与谎言交织的主色调。军阀的刺刀,文人的风骨,女星的光芒,江湖的血色,交织成了一段光明与黑暗纠缠的岁月…… 文字是划分和分析过去的工具。无论怎样精心推敲,近代中国历史的特点都不可能用寥寥十数万字,几十个人物、事件来描述。因此在《民国秘史》一书中,我们力求用白描的方式展现民国历史的真实,通过当国武夫、名士与名媛、江湖与特工、民国奇案几个章节来再现民国历史的部分横断面。我们希望书中珍贵清晰的人物照片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大师的过人风采、枭雄的真实面孔;书中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旧上海的畸形繁荣和劳苦大众的辛酸生活。我们希望把厚重的史实变得简明,让历史中的智慧帮助读者今天的生活。正如费正清等人在《剑桥中国史》系列中所说的“*伟大的民族,不是自傲,而是善于反省;*具创造性的过渡,不在于千百万年的积累,而在于真与新的发现”,历史原本就是先贤们遗落的钥匙,可以带领我们开启一道道现实的困惑之门。
“秀才将军”吴佩孚
谤誉满天下
1940年1月24日,一场规模浩大的出殡仪式正在日伪统治下的北平街头进行。64名壮汉高抬着绣有佛字的棺椁,由送殡人牵引,缓缓前行,上万北平市民自发跟随,冗长的出殡队伍前头刚刚到达天安门,队尾还在灯市口徘徊,整个出殡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与此同时,在陪都重庆,国民政府同样也召开了万人的追悼大会,追认逝者为一级上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高官显贵都参加了追悼活动,蒋介石也送去了亲笔书写的挽联,上书“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的字样。连当时驻重庆的中共代表董必武也对记者发表谈话,称被悼念之人与其他军阀有截然不同之处,无私蓄而有清廉之名……这位得到沦陷区民众和国共承认的人物就是直系军阀的代表,一生毁誉交织,有“秀才将军”之称的吴佩孚。
秀才遇到兵
吴佩孚,字子玉,1874年4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吴佩孚父亲名叫吴可成,是当地一个小商人,依靠祖上传下来的杂货店维持全家的生活。吴佩孚6岁时,其父将他送到当地私塾学习,因为聪明好学,吴佩孚深得私塾先生的喜爱和器重。12岁时,吴佩孚已经读完四书五经,完成了基本的旧式教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神童。然而厄运很快降临,1885年,吴佩孚的父亲吴可成因病去世,还是少年的吴佩孚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祖传的杂货店艰难生存。这时驻扎蓬莱的清军水师营正在招收16岁到20岁的青年为学兵,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吴佩孚就虚报年龄加入了水师营。吴母心疼儿子,不愿意让他当兵。在母亲的苦劝下,吴佩孚在1891年离开军队,来到登州府拜著名学者李丕森为师,继续求学。就在吴佩孚学习期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山东被日军占领。眼见侵略者在自己家乡抢劫奸淫,无恶不作,吴佩孚深受刺激,这对他今后的人生经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896年,吴佩孚参加了山东登州府的科举考试,高中丙申科第三名,顺利得到了秀才的功名。可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这时的秀才头衔也不像旧时那样光彩。在此期间,吴家又有悲剧发生,吴佩孚的新婚妻子王氏染病去世,这让伉俪情深的吴佩孚深受打击,之后的13年里他始终没有续娶。当时山东是列强销售鸦片的主要地区,烟台、青岛、济南、登州遍地都是贩卖鸦片的烟馆,很多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刚刚遭遇丧妻之痛的吴佩孚无处排解情绪,也染上了吸毒的恶习。不久,吴佩孚发现花销越来越多,这才清醒过来,跑到烟馆吵闹。冲突之下,吴佩孚带着朋友砸了烟馆,这可给他惹来了大祸,烟馆老板告上衙门,准备抓捕吴佩孚。吴佩孚在朋友的掩护下逃往北京,官府以“行为不检,有辱斯文”为名革除了他的功名,吴佩孚靠科举飞黄腾达的理想彻底破灭了。
在北京城里,吴佩孚举目无亲,仅有的一点儿盘缠很快花完了。1898年,驻扎在天津的淮军聂士成部奉命招兵,扩充队伍。吴佩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找到在北京做生意的堂兄吴亮孚借了一笔钱,然后转道天津,加入了隶属于武卫军的聂士诚部,当了一名普通的大头兵。尽管幼年时接受过简单的军事训练,但吴佩孚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文人,他的军事动作远不如同僚标准,经常遭到主官的责罚。再加上当时军队中的士兵清一色为文盲,秀才出身的吴佩孚在其中不但找不到认同感,反而被众人视为异类,很受排挤。不过知识改变命运在那个年代还是有道理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佩孚发现上司郭绪栋在公文中错用了一个典故,就随手加以改正。郭绪栋知道后,就和吴佩孚交谈起来,得知吴是秀才出身后,郭绪栋大为惊奇,开始和吴佩孚有了交往。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友,还结为把兄弟。在郭绪栋的大力推荐下,吴佩孚很快就从普通士兵转任文书。胸有抱负的吴佩孚开始努力学习,准备报考军校。1901年2月,吴佩孚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开始了军校生涯。当年9月,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平武备学堂也成了袁世凯培养军官种子的地方。不久,袁世凯将开平武备学堂迁到保定,成立了北洋武备学堂,吴佩孚也跟随前往保定,学习了一年多的测绘科。毕业后,吴佩孚授衔中尉,被派到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任职。
谍海风云
1904年,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利益和特权,日本和俄国这两个新老帝国主义爆发了日俄战争。当时俄国人在中国东北的兵力、装备和防御工事都强于日本,后者只能通过准确的情报进行一场搏命的战争。为了获取俄军的准确情报和东北地区的地理图册,日本人找到了亲日的袁世凯,请后者提供一批熟悉东北环境,精通测绘的人员辅助日军。袁世凯就从北洋武备学堂和公所参谋处挑选出20个年富力强的参谋交给日本人,吴佩孚就是其中一员。日本人将吴佩孚等中方人员和30名日本间谍混编,然后全部派入俄军控制下的大连、旅顺进行间谍活动,刺探俄国远东舰队的情报。这时,吴佩孚精明强干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他几次潜入港口附近,准确地探听到了俄军的虚实,以至于日本间谍也称赞他是天生的特工人才。
不过夜路走多了还是会出事。在吴佩孚*后一次潜入奉天附近的新民府时,被同伙出卖,俄国士兵将他抓了个正着。俄国人对吴佩孚拳脚相加,逼他交代从事间谍活动的事实。吴佩孚咬紧牙关,拒不承认,坚称自己只是个小贩。俄国士兵见撬不开他的嘴,就以间谍罪判处吴佩孚死刑,押送哈尔滨枪决示众。就在押送的路上,吴佩孚趁着看守的俄国士兵酒醉疏忽,从奔驰的火车上一跃而下,躲在路边的草丛中逃出生天。随后,他返回间谍的联络点,向日本人汇报了自己的遭遇,主持对俄情报工作的日本使馆武官青木宣纯(老牌的日本间谍,号称中国通)对其大加称赞,授予吴佩孚六等单光旭日勋章一枚,并将他推荐给了北洋陆军第三镇统制,也就是吴佩孚此后追随数十年的“恩主”曹锟。在此期间,吴佩孚回了一趟山东老家,在母亲的劝说下,他和同乡的李氏成婚,这时的吴佩孚已经31岁,刚刚过了而立之年。
北洋新星
来到曹锟手下以后,吴佩孚自觉找到了用武之地。首先,他的顶头上司曹锟是布贩出身,一身江湖习气,却特别看重颇具文人气质、胆识过人的吴佩孚,将其作为心腹来培养;其次,北洋陆军第三镇也不是一般的军队,它是袁世凯在北洋大臣任上精心创立的六镇军队(镇相当于师)之一,虽然排名第三,战斗力却号称“北军之雄”。在后来的“二次革命”中,北洋系统的军官就曾叫嚣国民党的军队能打垮第三镇,北京都可以让给孙中山,可见该部在北洋军队中的地位。能在这样一支凶悍的部队中供职,冷硬骄傲的吴佩孚自然满意,觉得找到了一个施展其本领的舞台。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吴佩孚刚一进入第三。
……
军统第一杀手 内容简介 《军统**杀手回忆录1:亲历军统初建时期工作记录》内容简介:抗战前后,多年动乱。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中日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内容简介: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也代表了20世纪下
本书是专为政治学家撰写的一本重要的博弈论教材,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将博弈论在政治科学中的应用尽收书中
《三千年前那朵静夜的莲开》内容简介:隐世才女白落梅品味《诗经》之美,带你重拾内心深处被遗落的诗性与感动。在一卷《诗经》里,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下) 本书特色 【读者对象】历史专业师生、历史爱好者!【营销亮点】1. *受美国学生欢迎的通史教科书; 2. 新颖的全球史观;3....
Inthisbook,KevinM.CherrycomparestheviewsofPlatoandAristotleaboutthepractice,stud...
《文静的美国人》是其“政治小说”方面的代表作。作品以越南抗法战争时期为背景,老牌殖民主义者法国面临失败,一个年轻而文静的
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 目录 前言**章 初创(1904—1910)**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兴办新式学堂的需要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三、探寻教育...
汉匈四千年之战-修订本 本书特色 《汉匈四千年之战(修订本)》总结了汉匈之战之胜的直接原因是国家(指汉朝)的统治集团光明正大、廉洁高效、政通人和和善用人才所发挥...
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 本书特色 《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汇集了当代十余位中外著名历史学家的访谈。接受访问的学者们均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铺路人,对...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 目录 >**章 總論第二章 晉初情勢**節 政俗之敝第二節 戎狄之患第三節 封建之制 第三章 西晉亂亡**節 齊獻王争立第二節 八王之亂上...
中国简史 本书特色 全书分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六篇,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在形...
盛世绝唱-漫说中国历史-30-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
史记抄 内容简介 茅坤《史记抄》凡九十二卷(包括首一卷),明万历三年茅坤自刻,20世纪90年代编刊的《四库存目丛书》史部著录,便是这家刻本。《史记抄》的初刻本,...
迷踪帝陵 本书特色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皇帝就是天子,是顺应天意来统治万民的。因此,无论生前还是身后,皇帝都应该享受超于常人的待遇,这才配得上“天子”的身份。上下...
世纪悬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 本书特色 《世纪悬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是“考古中国”系列之 一,由岳南编著。 《世纪悬案:“...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 本书特色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编辑推荐:大众历史类读物。风格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她让皇帝专情一生,她让百官俯首称臣,...
罗马帝国的崛起 本书特色 这是被西方史学界公认为“人类*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也是一本得到学界公认的经典史学著作;这是古代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流传下来的唯一著作...
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由隋元芬编著。本书讲述了:19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主要还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但当时西方各国却早...
秦汉史-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命令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