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还没有长大,就要怀旧的时代;没有长大,是因为中国
还没有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所以怀旧,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正在经历社
会变迁的痛苦时,看到了前景,而又无法指望那个前景的同时,人们不
得不怀念孩提时的纯真年代。这似乎是一种尴尬的社会心理,这个社会
心理与这个时代的无奈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这便是被主流话语所控
制的大众舆论和各种娱乐节目不再奢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了,也
少有触及残酷的社会现实,而是拼命地怀旧,北京的大小荧屏热衷肉麻
的各类清宫戏,上海舆论迷恋“东方巴黎的种种破碎的梦境”,在这个
背景下,“50年代的人”、“60年代气质”和“生于70年代”的主题不断
出现在大众话语中,这从总体上都是无可奈何的“怀旧心态”的体现,
因为面对未来,大家都很茫然,面对现实,又觉得很累,一切无从说起。
只剩下回忆过去时所能得到的一点自慰。
当崔健变胖发福,没有力气再唱《一无所有》而是与洋歌星有板有
眼地唱双簧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所代表的一个60年代的某个气质已经
结束了,并隐约开始了一些人的怀旧历程。艺术是一个时代的镜子,一
个时代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的人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的看法和认识。当
50年代的人出国的出国,下岗的下岗,退休的退体的时候,60年代的人
还有时间和精力来眷顾过去和思考现实。但60年代又是一个很大的话
题,涉及广泛的领域。我将焦点集中在60年代出生于北京,并在这个城
市长大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实践打上了鲜明的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烙,
印,或者说北京在60年代以来的各种变迁和古老城市文化氛围造就了他
们艺术的特质。这几位艺术家是60年代初出生的展望,60年代中期出
生的王玉平和喻红,以及晚期出生的章剑。这几个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在80年代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有人说:“‘60年代气质’,这却好像是一种倒错的说法。因为人们
往常提到三四十年代的人时,一般的意义是指‘生存’在那个时代的人,
而并非‘出生’在那个时代的人。二十多年前,作曲家谷建芬有首著名
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其中唱道:‘光荣属于80年代的新一辈’,
那么这个‘80年代新一辈’也绝非指出生在80年代的人,而是指生活
在当时那个时代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这样的说法是有些偏颇的,“60
年代气质”。可以理解为“出生于60年代的人的气质”,也可以理解为
“在60年代走上历史舞台的一代人的气质”。实际上,正如我们说大学生
有“89级”和“89届”之分,前者指这年入学,后者指毕业。虽然“60
年代气质”没有“级”和“届”的明确说法,但在中文语境中,活跃在
“60年代”的一批人是已经被历史定格过的“老三届”、“红卫兵”,他们
是“文革”气质的一代。所以“60年代气质”很明确,是指60年代出
生,并在90年代浮现出来的新一代人。
出生在60年代的北京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王朔的小说和电影《阳
光灿烂的日子》中有生动的描绘,但那只是一个有北京特征的局部,即
一种新八旗式的虚骄与狂妄,毫无疑问,这是新版本的北京市井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和现代政治文化反复较量的中心,北京60年代体现出明显
的废墟意识和历史的沧桑感,以及现实的虚无感,“文革”中大量的知
识分子被迫害,权力倾轧给全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北京的知识分子更加
深刻地体会到民族的忧患意识——例如*近畅销的《往事不如烟》所反
映出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现代化的鼓噪下,传统文化被消耗
殆尽,而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和法律仍然步履维艰,难以建立起
来,而行政化市场经济也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泡沫。P4-5
1965年生于河北,在北京长大。在二十多年的艺术教育中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1988,学士)、中国艺术研究院(1995,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巴德艺术学院(1998,硕士),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美术馆助理馆员(1988—1992)、何香凝美术馆策展部负责人(1999—2000)、犀锐艺术中心首任艺术总监(2002)。从2003年起至今,任香港亚洲艺术文献中心研究员。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 )积极心理学领军人、国际积极心理协会(IPPA)前任主席,“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2位心理学家”之一,...
日本与日本人 本书特色 一个拥有吉普赛血统和经历的欧洲人,*爱的是日本文化,没有之一;一个神经质的诗人,将敏感的触角探到日本民族的灵魂深处,让它的思想一览无余。...
日本三书 本书特色 《日本三书》(作者宫本武藏、鲁思·本尼迪克特、新渡户稻造)是由《菊与刀》、《五轮书》和《武士道》三本经典名著组成的一本合集。编者之所以将...
中国文物常识 本书特色 沈从文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行文严谨而生动,内容丰富而系统,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
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江晓原作品集.乙编 本书特色 星占学被一些现代学者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早出现的精密科学”,主要是因为星占学这种活动需要使用天文学作为工具,因...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 本书特色 独立书店的传奇|世界上*美的书店之一|巴黎*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 “迷惘的一代”“失落的一代”精神堡...
高贵的象征:纹章制度 本书特色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各种类型的身份识别标志就不断涌现。纹章就是其中的一种。本书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纹章制度,一是纹章的起源与演变;二...
中华家训经典全书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新星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主编★孔子、刘邦、曹操、刘备、诸葛亮、嵇康、陶渊明、颜之推、唐太宗、韩...
故事就是历史 文房四宝的故事 本书特色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书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房四宝”已不仅是具有极强实用价值的文具用品,...
(平)中国文库第二辑·综合普及类:阅读城市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作者自己访问过并深有感触的十几个城市加以描述,穿插进国际建筑大师的故事和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史。...
说文解字系传 本书特色说文解字系传 内容简介 五代南唐有两位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铉和徐锴。徐铉传的《说文》即今通行本的《说文解字》,徐锴传的《说文》为《说...
汤米和说谎的星球 本书特色 迄今有32部畅销考古悬疑作品问世,累计有全球销售63000000册汤米和说谎的星球 内容简介 他是世界未解之谜的绝对权威,创立并不断...
书店漫游-一段书店与文学的寻访之旅 本书特色“在我的整个童年中我一直都有两个志向:当一名作家或是私家侦探。后一个志向体现在了我对书店和书店历史孜孜不倦的探索上。...
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 本书特色 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一提起巴基斯坦,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老巴”、“铁杆儿”这样亲切的称呼。的确,中巴友谊脍炙人...
龙图腾-中华龙文化的源流 本书特色 每个炎黄子孙都要看的一本图书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但是,什么是龙?为什么称中华儿女为...
Vivibear:一個喜歡做白日夢的女孩,經常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是無與倫比的中華五千年,或是悠遠綿長的尼羅河文明,還是璀璨迷人的巴比倫文化,無不新最神迷,...
天下大同 内容简介 这本由宋玉波撰写的《天下大同》是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系列丛书*后一本。天下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特定的历史时段和地域环境为视角,紧密结合都市文化消费情结的论题,对清代扬州俗文学的生成和延续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深入的...
失落的文明系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本书特色 本书以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以及详尽的文字,向读者全面介绍了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古印度的历史。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融...
第一次品普洱茶就上手-图解版 本书特色 《人人学茶:第1次品普洱茶就上手(图解版)》涵盖了普洱茶的概念、文化、历史、品种、产品、仓储、鉴评、冲泡、茶俗、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