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特曾论断说,今日世界的众多智慧遗产都有其古希腊根源,我们因此有责任以“证据分析”的办法去估价这些遗产。一旦我们认同格罗特的这一看法,就能更好地认识到在希腊历史当中哪些东西是更值得研究的:希腊人如何从北方出现,并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那些伟大帝国发生联系?他们如何建立他们的邦国?他们如何度过铁器时代黎明期的那些危机?荷马和荷西俄德所知道的那些文明中心如何形成?在六和五世纪,希腊心灵如何创造新的政治、艺术、诗歌、哲学?这些都是我们更应当去研究的;我们也应当知道希腊人如何赋予他们的概念以普遍的有效性,并对西方和东方进行希腊化,以及在这一冲撞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确实存在一部此种意义上的希腊历史的话,那么雅典无疑是这部历史的中心。但是,如果我们的眼光能够越过古典希腊世界的边界,那么我们就同样应当完善我们对南部意大利的知识,因为正是在那里,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是交融一体,不可分解的;我们也应当了解叙利亚,因为基督教正是由此诞生;应当了解埃及,基督教正是在这里与希腊哲学合为一体。*终,我们更应当知道希腊究竟为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的诞生贡献了什么,它又如何将其印记深深留在了从巴格达到托莱多的穆斯林文明身上。
此种意义上的希腊史研究面临众多困难,这些困难是非常独特的。众所周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无法帮助我们恰当而完整地了解希腊历史;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资料则更欠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严肃的古希腊经济或社会史学者。马克思也没有正统地叙述过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度,他在这方面的概括通常以19世纪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经验为基础,这一点令人遗憾;而社会学的方法虽然灵活多变,却没有灵魂,它的优点和缺点同样众所周知。古朗热曾在1872年预言说,历史证据将由于派系目的的存在而越来越遭受扭曲;但可能不会有人想到,历史证据也会在毫无目的的情况下遭受扭曲,其原因仅仅是缺乏常识感;这一点是**重要的。由此导致的糟糕结果就是:对希腊世界的研究越来越脱离希腊政治的轨道,在希腊哲学、艺术和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即使带着放大镜也找不到政治事件和政治制度的影子;在当今时代,几乎再没有人像布克哈特那样,在研究希腊文化和艺术之前,先研究希腊政治。
本书集合四个年轻人的可怜力量,试图为改变这一趋势有所贡献。据说席勒曾经打算过为腓特烈大帝撰写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我们无此打算,也赞同席勒早早就放弃了他的这一打算;和席勒一样,我们并不认为历史是“被囚禁的诗歌”、或者“被囚禁的预言”,因此我们更无意解放历史。没有人可以宣称复活古希腊,以政治为核心的希腊历史也往往是在政治危难期才一再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17世纪末的英国、18世纪末的美国和法国;再比如普鲁士时代和魏玛时代。本书丝毫不承受这样的危难阴影,相反,本书的全部动力乃在于对“自由”的热爱。如果不能发现并回到希腊历史的“**原则”,我们就无法毫无愧色地谈论古希腊;这“**原则”,正如格罗特所说,就是:希腊历史对于自由心灵的形成至关重要,而这样的自由心灵将在检验证据方面表现出宗教般的坚定信念。因此,本书的作者从不为克里昂这样的人物而争吵,在这个问题上,本书的作者只是指出如下事实就足够了:格罗特把五世纪雅典的自由等同于绝对的自由,这是个绝对的错误,因为他忽视了贡斯当早在他之前许多年就已经指出的“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之间的重大不同。
格罗特是19世纪英国哲学激进派的重要成员,人们通常把这一学派同人口和税收问题、幸福和痛苦的均衡计算问题、以及自我利益问题联系起来,视之为缺乏优雅品味和高贵情趣;然而,恰恰也正是这一派中的著名人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完善地概括了希腊历史对于现代世界的意义所在:“马拉松之战,即使是作为英国历史中的事件,也比黑斯廷斯之战的意义重大得多。如果当时的战局有所不同,那么布立吞人和萨克逊人很可能今天仍在森林当中游荡。”
相信这段话也正道出了本书的全部动机和目的所在,同时也道出了命运是如何精心安排了四位年轻作者的道路,让他们如此偶然地相遇相知,让他们共同去猜想斯芬克斯的谜语以及他的笑容。
本书系海国图志丛书之一种。该书从希腊古典历史哲学文化的不同方面,深入地研究与探讨了希腊文明的根本精神和具体形态的源流演变。是当今中国古典学界的年青一代对希腊古典历史文化研究思考的*新力作。
本书系海国图志丛书之一种。该书从希腊古典历史哲学文化的不同方面,深入地研究与探讨了希腊文明的根本精神和具体形态的源流演变。是当今中国古典学界的年青一代对希腊古典历史文化研究思考的*新力作。
刘晨光,生于1981年冬,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现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读研究生,主攻政治哲学与戏剧、历史。
老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本书特色 老庄思想,博大深邃,是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林语堂幽默睿智,文若流水;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智慧》。林语堂突...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学术著作选 本书特色 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
西方美学史 本书特色 朱光潜先生一生著述和译著丰赡。先生去世后,安徽教育出版社自1987年至l993年陆续出齐了《朱光潜全集》(二十卷)。由于种种原因,有...
《高邮王氏四种之二-讀書雜志》,本书是作者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荀子》等古籍进行的研究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
逍遥真趣-超脱自在的道家智慧 本书特色 《夜航新语》丛书,取意明代张岱著《晚航船》序言中所说:旧时水路漫长,无聊之际,便以闲谈古今掌故为乐。如今此系列图书,也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每一行都渗透着作者的苦苦求索。卢梭从各个角度逻辑清晰地阐释了为什么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人类的堕落史。他认为,私有...
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革命变革的关键之一,但在我国学术理...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本书特色 像李零修理“论语”一样看熊逸如何修理!从政治主张到生活哲学,直面《老了》的一切可疑之处。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内容简介 “对待传统经...
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论原则,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出发,对从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学派起到公元529年“雅典学校”...
新实践美学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了实践美学的元问题,包括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实践的过程与审美活动等内容;下编探讨了实践...
傅佩荣译解老子 本书特色 《老子》一书造成了如此大的普世影响,令海德格尔这样的西方哲学家也大为叹服,并曾尝试将其译为德文;试问它所凭借的是什么?正是有关...
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以章学诚的经学思想为中心,详细探讨了他的思想与浙东学派、朱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六经皆史”说的渊源,并以章学诚对...
在整个20世纪,语言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时髦,但仅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这些争议问题才开始获得高水平的解答。《当代语言哲学导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the world of meaning 本书特色 现象学关注中心是意识,符号学关...
美国传教土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内容简介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是早期中美文化交流中*为显著的渠道,因此本书作者所申论的内容,是当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引人注...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本书特色 “浪荡子”是摩登——或现代都市文化——的一面。还没有...
大师读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少、含义*深、传奇*多、影响*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内容简介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有关美的一般理论,二是戏剧理论,三是有关绘画艺术的理论。论文批驳了关于美的种种形式主义...
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 内容简介 在目前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日益增大,人们不仅需要各种有用的知识作为求职谋生的手段,而且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