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形成及其基本情况、伊斯兰教的教派、当代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等。
王灵桂先生新近付梓的专著——《中国伊斯兰教史》,是他长期从事伊斯兰教研究,潜心钻研中东与阿拉伯问题的过程中,梳理常年的学术成果、提取思维精华、充实修改观点、推敲润色文字、完善章回布局后所成就的又一力作。全书约38万字的篇幅,勾勒出了中国伊斯兰教形成发展的完整概貌,堪称经纬古今、浓墨重笔,值得一读。该书对伊斯兰教的产生、兴起和演变,以及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生根发芽的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通读全书,仿佛触摸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根脉,在每一处充满哲理与感动的地点,用心思索、细心感悟,每每从中感受到一种悠久凝重的古韵,体会到一种深奥的哲学灵感。
《中国伊斯兰教史》全面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融合、发展,足以论证,中国今日的和平发展并非孤立、偶然。其中,文明对话而非对抗,文明交融而非交恶,文明沟通而非冲突,海纳百川的东方文明构成了亚洲大趋势的文明背景。
我国元代杰出的大诗人萨都刺身为回回,他的诗常常反映出穆斯林的世界观,如七律《安分》诗:“心求安乐少思钱,无辱无荣本自然。——万事皆由天理顺,何愁衣禄不周全。”诗中表达的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旷达自怡、知足者常乐、凡事顺乎天理、勿怨天尤人的思想感情,正与一般穆斯林“信前定”的操守相吻合。“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儒教文明开放包容和谐的本质,促使中国接受了许多来自异域的新知识、新文化。伊斯兰教步人华夏大地发展已逾千年。我国最早的木刻《古兰经》问世于清同治元年,汉译全文《古兰经》的出现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儒伊两大独立文明虽有差异,虽有矛盾,但还是成功地进行了交流、沟通,乃至相互理解、尊重,以及在价值观、荣辱观、人性观等方面的部分相互认同。正所谓,学而即教,教而即学,两者互资,互相尊重。抚今追昔,在中国西域这一伊斯兰教发展的源头,那么多的古国与古民族消失了。但伊斯兰文化则像葡萄、胡杨、红柳一样,扎根于土壤,汲取“岩韵”,普受阳光,与土著文化融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鲜活地融入现实生活,至今,已不是异质的外来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成语日“万众一心”。“万众”即指56个民族的13亿人民。我国五十多个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东乡、塔吉克、乌兹别克、回族等民族。同样信仰伊斯兰教,但各民族的“出身”截然不同:天山南北的维、哈、柯等民族是先有民族而后皈依伊教;而回族则是由信仰伊教而逐渐形成。“一心”即指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以及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要做到“一心”——增强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离不开对伊斯兰文化的理解及尊重;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深入研究。中国在国内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并通过宪法与法律加以保障。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保持和促进宗教和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灵桂,山东诸城人,高级记者、法学博士。出版了《一脉相传阿拉伯人》、《一脉相传犹太人》、《中东怪杰》、《天使与魔鬼共舞:一个中国记者的黑非洲札记》;执笔撰写了《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七章;翻译了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督斯的代表作《黑色的眼镜》和《处女与白发》;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世界知识》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戴震与章学诚是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两大高峰,他们的出现,在作者看来代表了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是儒家学术思想由“尊德性
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 本书特色 南野编著的《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在电影哲学的层面上将拉康的主要思想范式与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连接,...
十三经概论 内容简介 《十三经概论》是一部介绍论述我国古代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入门书。该书是蒋伯潜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学通论”课程讲稿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书...
乾.坤.屯三卦阐微-易经讲堂-2 本书特色 学习《易经》的基本读物,初学者的入门书籍。作者于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授课,门生无数。据作者授课录音整理成书,通...
童子问易 本书特色 本书稿分《易问》、《易宗》、《易用》三篇。作者根据多年研究所得,回答了在易学界的两个经典难题。一是欧阳修关于“易有多出”的千古疑问;一是作为...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三篇随笔组成。**篇是追寻托马斯曼。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被称作是欧洲文明的象征,一位被遗忘的理想主义者,作者为读者展示了...
天学真原 内容简介 《天学真原》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天文学、文化人类学、文献考证等多种思路和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学的社会功能、性质以及它与社会、文化的相互...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 内容简介 雷骥博士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一书,正是这样一个重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在科学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全面...
1866-1931-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 本书特色 1866至1931年,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除积极布道外,还开办医院、学校、慈善等社会事业辅助传教。在此过程...
楚山绍琦禅师与无际明悟宗师传 本书特色 楚山禅师出生于西蜀唐安(今四川崇州),得法于普州(今四川安岳)东林寺无际明悟处。无际明悟,四川安岳人,明初著名高僧,主张...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是20世纪西方普遍流行的各主要流派和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目录 导言 上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
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一个社会性原因恰在于,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学素养,对过去三十年间美国分析哲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大批中青年人文
敦煌道经词语考释 内容简介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是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吐鲁番等地出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
尼采思想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尼采注疏集之一,是一部关于尼采哲学思想的研究性专著,全书分十五章详细对尼采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唯物主义、历史主义、生命哲...
偈颂是佛教文献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在佛典中广为采用。本书以中古汉译佛典偈颂为研究对象,溯源印度佛典,考察了其发展变化,进而
沉思录 本书特色 此版本《沉思录》由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巨匠梁实秋翻译、批注,译文优美流畅、纯正优雅,是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的*佳读物。沉思录 内容简介...
大师读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少、含义*深、传奇*多、影响*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
周易今注今译 本书特色 《周易》是中国*早*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之为“三玄之一”。其探赜索隐、玄思宇宙...
阳明洞天 本书特色 1.阳明心学通俗读别于深邃的哲学道理,别于惜字如金的史料典籍。这是一套以史实为骨,史话为肉的通俗普及读物,抛开深邃的迷雾,初步了解一个有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