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孔》讲述的是两个有家的男人争夺一个情人的故事。木器厂的工程师米哈伊洛夫和数学教师斯特列别托夫同时爱上了女诗人阿列夫金娜。阿列夫金娜没有家,但有诗、咖啡和爱,因此她成了两个男人向往的“透气孔 ”……
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当代俄罗斯*具实力和声望的作家,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及普希金奖得主。《透气孔》是他的作品之一。 诗、咖啡和爱象征着艺术,而艺术是刻板生活的透气孔,不是个人的,是整个世俗世界的透气孔。然而这点追求是如此脆弱,当它与现实利益相左的时候,便会被坚决地放弃。人们心中重又笼罩着“温吞吞的、消耗人的、同时又是柔和无望的空虚”。
说来这件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个姓米哈伊洛夫的爱上了阿列夫金
娜。此人名巴维尔·瓦西里耶维奇,眼看就要四十岁了。也许他那笨重的身
材对于风流韵事来说显得有些缺乏诱惑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按照生活
的固定模式,米哈伊洛夫现在爱得正是时候——他有妻子,有房子,有一份
可观的收入,两个儿子也即将中学毕业:一个上十年级,另一个在九年级。
“我的两个儿子就差一岁。”米哈伊洛夫喜欢重复这句话。从“就差一岁”
这几个字眼里可以听出某种特别的意味,还有那种固执。至于他是怎样在家
庭和爱情之间周旋应对的,这可不太清楚。而且你都不会相信他能有这样的
事,因为他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不善撒谎,撒起谎来会十分吃力、甚至要结
巴的人。“米哈伊洛夫!”——是他的电话。四周同往常一样,是刺耳的锯
木声、订货人和忙乱的工人。而米哈伊洛夫总会吓得呆住:孩子?……还是
“她”?于是急忙走向自己角落里的那部电话。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从表面
上看他走得平静、稳当,实际上却匆忙得有些打晃,就像那些不会说谎、一
说谎就结巴,而且是绝少说谎的人一样。虽然其余时候他要关心事业,关心
妻子,关心还活着的老母亲,但是在尖锐的电话铃呼唤声起的那一刻,令他
挂念的就只有阿列夫金娜和两个孩子。
米哈伊洛夫是个大忙人,工作负担很重,因此他的爱情也有自己的特色
——大忙人的爱情。他在一家木器厂辛苦(这是他常用的一个词),它的正式
名称为“木器加工社——专为机关和个人定制各种木器”。米哈伊洛夫一大
早就赶到那里,也就是说从一大早起他的衣服就开始散发着抛光剂和油漆的
味道。酒他是绝对不喝的。他是工程师。他的地位和他的重量(100干克过一
点)同样引起人们的尊敬。有时订货人,或年轻的木工,或车间的伙计和他
打趣:
“您和那个冰球运动员米哈伊洛夫是亲戚吗?”
“是啊,”他声音低沉而又谦逊地回答。而当他们接着问“是什么亲戚
?”时,他会依然以低沉而谦逊的语调回答:“我们同姓。”这种玩笑当然
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他不断重复着它,带着一个男人的固执。这个男人也
许在年轻时曾经梦想过荣誉和功勋,但是现在已经不再琢磨这些事了。现在
他已经完全妥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也总结出了生活的大致规律。况且,
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角落——一个工作间,有一部明黄色的电话和他相伴——
在这里,米哈伊洛夫的前任敢于直面各种危险和人生琐事,与一位来自技术
检查处的胖姑娘耽搁过久。这使米哈伊洛夫有时觉得,那些墙壁和画着孔雀
的壁纸,以及那部黄颜色的电话都在有所期待地望着他。尽管并没有催促他
,而是像聪明的、准备进取功名的谄媚者一样,就这么看着,等着。当然,
从米哈伊洛夫身上它们可等不到什么勇敢的行为。他是工程师。他不会耽搁
过久。他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着当然并不复杂的图纸。但*主要的是监督着
,看这些图纸怎样体现在木器之中。他这个高大笨重的男人,就这么在车间
里踱着步,有时开一些小小的、不起什么作用的玩笑。
米哈伊洛夫的青年时代也可以证明,他对命运和自己的个性没有或者几
乎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他毕业于一所建筑大学,但他没有去给伏尔加河建
什么大桥,也没有去皮亚季戈尔斯克搞疗养院建筑群。而是一下子就到了这
里,到了莫斯科,到了这个小家具厂——这真是一下子……有些人觉得家具
厂像一部令人苦恼的小说,而那些机敏的人则认为它像一个特别精巧的构思
;(莫斯科户口,温暖的地方!这可真是一个绝招儿!)只有米哈伊洛夫本人没
把这个工厂当做什么,而认为它只是个工厂罢了。他有些怠惰,他属于平和
的人。也许是心理上反应太慢了,就像那些行动迟缓的人一样——这种人总
是来不及逃避好,也来不及逃避坏。如果对他们说:家具厂。这就意味着:
好吧,就这样吧。人家这么向米哈伊洛夫建议,他也就同意了。人家答应他
近三年内分给他住房,实际上是在骗他,他又同意了。
P3-4
弗拉基米尔·马卡宁(1937-)当代俄罗斯文坛最具实力和声望的作家之一。他于1937年3月13日出生在乌拉尔地区奥伦堡州的奥尔斯克城。他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建筑工程师,母亲是一所中学的俄语和文学教师。受父母的影响,马卡宁从小就对数学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954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数学系,1960年毕业。之后在捷尔任斯基军事科学院从事了五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65年在《莫斯科》杂志上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直线》,引起很大反响,从此逐步远离自己的专业。1965-1967年他进入全苏国家电影学院高级戏剧创作培训班学习,1969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就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作为“40岁一代”作家的重要代表而令人瞩目。苏联解体后,马卡宁创作更加活跃,作品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和欢迎。1993年他以中篇小说《铺着呢布、中央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摘取了第二届俄罗斯布克文学奖的桂冠,1998年又成为继安德烈·
人类起源 目录 作品荟萃人类起源未来世界男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树上的鸟儿寻找人生之旅爷爷的枪灵魂绝望一条棉被母亲河常回家看看雨夜热爱生命谁吃到了花生谁的手卑鄙谁能...
野性的呼唤 本书特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调查,杰克·伦敦是在包括前苏联在内的整个欧洲作品被翻译很多的美国作家。而《野性的呼唤》又居其50部作品之首。他...
《陌路人》内容简介:默尔索收到来自老人收容所的电报,告知其母亲死讯。默尔索在浑浑噩噩中参加完了葬礼,没过两天,就和女友做爱
《奥斯曼帝国:1299—1923》内容简介: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它曾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它的一举一动,对欧亚大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特色 《郁达夫小说全集》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经典文学图书,适合文学爱好者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郁达夫小说全集》汇集...
无比美妙的痛苦 本书特色 ★ 2012年全球*畅销的爱情小说★ 盘踞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80周★ 同名电影正在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中★ 北京大学...
天扰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是一位精神病医生,他在治疗患者的时候,自己的精神也发生了困惑和错乱,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身份产生了无法摆脱的怀疑。小说扑朔迷离,使读者如入...
北史演义 本书特色 《北史演义》,记录南北朝时期北朝历史的演义。本书记述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为纷繁复杂、战乱*为激烈频仍的时期。这段历史时间虽不...
新书--残骸 本书特色 莉莲•林登是个骗子?表面上看,她跟戴夫•霍尔是一次空难事故勇敢的幸存者。然而,得救之后的他们,必须戴着假面示人。公众...
《永远不要忘记》内容简介:真正摧毁一个人的究竟是伤害本身,还是伤害之后的自我怀疑?首印超48万册的法国畅销悬疑小说!十年前,
《不如不遇倾城色》内容简介:《不如不遇倾城色》,以颜色比喻各个朝代,再由颜色出发,以一首首或慷慨或流丽的诗篇与一个个生动的
学生会的三振-碧阳学园学生会议事录3 本书特色 学园者后宫战队全体出击!*强学园者黄战士-黄黎明·椎名深夏参上!!学生会的三振-碧阳学园学生会议事录3 内容简介...
诛仙录:Ⅱ 内容简介 被剑仙追杀坠海之后,杨戕凭借野兽之体躲过此劫。随后,杨戕被一个奇异的女子露伊——一个被老虎抚养大的女孩所救……诛仙录:Ⅱ 目录 第三卷 困...
《华莱士人鱼》内容简介:19世纪末,香港。相传生物学家华莱士发现了一条怀孕的雌人鱼,对其进行研究。好友之子海洲化却爱上了人鱼
世界经典推理故事集 本书特色推理故事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始于19世纪上半叶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1887 年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了**部福尔摩斯探 案...
纪委在行动-没有硝烟的战争 本书特色 《纪委在行动:没有硝烟的战争》内容简介:这是长篇小说《纪委在行动》三部曲中的**部。作者以犀利如刀的文笔和生动逼真的故事,...
《鸭子的假期》内容简介:《鸭子的假期》一只鸭子到海岛度假,它渴望无人打扰的悠闲假期。但是有人居然翻开了这本书,随着一页一页
刀子和刀子 本书特色 第十九届东京电影节特别奖《十三棵泡桐》原著,年度*具争议的“地下电影”小说完全版,被喻为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泡桐树中学犹如丛林,威...
左为上.右为上-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本书特色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左为上,右为上》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左为上.右为上-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内容简介 《中国小...
我是太阳 内容简介 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早、规模*大、门类*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