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上)(第4版)》: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先讲平面问题,再讲空间问题,下册先讲薄板问题,再讲薄壳问题。这样安排,大致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徐芝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35年赴美留学,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他放弃在美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国开始了他60余年的教育生涯,直到80周岁那年才离开讲台。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河海大学副校长等职。徐芝纶是著名的力学家和教育家,一生共编著教材11种15册,翻译出版教材6种7册。其中《弹性力学》一书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英文版教材“Applied Elasticity”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外发行的高等学校工科教材。徐芝纶编著的力学教材,凝聚了他几十年教学实践所总结的宝贵经验,在我国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使用非常广泛,影响很大。徐芝纶一生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以“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为座右铭,严谨治学、严格教学,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力学和对称性导论-(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Springer《应用数学教材》从书第17卷,是一部经典力学基本教程。书中对动力系统中的活跃分支——可积系统、混沌...
气象学与生活-(原书第12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
视读科学 本书特色 没有科学,我们的世界将难以想象。抗生素,计算机,太空旅行,基因图谱……科学发现让我们受益良多,同时也揭开了宇宙和人类进化的秘密,揭示了人类在...
杨一米尔斯理论50年 内容简介 在杨-米尔斯理论发表50周年之际,这本无价的文集回顾了由这一美妙思想引发出来的基本粒子物理的发展和成就。在过去的50年,作为理论...
力学-第4版 本书特色 The Purpose and Emphasis.Mechanics not only is the oldest branch of ...
基于数据驱动的间歇过程建模及故障监测-质量控制角度 本书特色 随着先进的传感器及其对应测量技巧的应用及发展,在不断的生产过程中累积下了大量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其中...
自然的体系(全两卷) 本书特色 《自然的体系》是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但又绝不是一部塞满艰深晦涩的奇特术语的不可思议的天书。它是通俗易懂的、情文并茂的、有血有肉的...
高等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第五版) 本书特色 《高等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第5版)可供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
从零学相对论 本书特色 本书由我国著名相对论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梁灿彬教授撰写,本书用浅显而直观的几何语言,较少的数学公式,对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基础及前沿领域作...
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 内容简介 谁能想到,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动物界,利他行为竟然普遍存在,它已经成为动物之间的一种相处方式和生存策略。人类...
《发现鸟类:鸟类学的诞生(1760-1850)》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史教授法伯的博物学史经典著作。通过分析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鸟类学
中国苔藓志 第七卷 灰藓目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灰藓目中薄罗藓亚目的 柳叶藓科、青藓科和灰藓亚目的绢藓科、硬叶藓科、棉藓科,共计5科、36属和178种。附有分属检...
玻恩与哥廷根物理学派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玻恩与哥廷根学派关系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玻恩及玻恩学派、玻恩与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玻...
科学哲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部科学哲学论著,是我近20年来从事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结果。虽然国内外本领域的菱已经出版不少,但我还是认为这本书自有特色:1.本...
生物化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专业适用) 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诸多学科的重要基础与支柱,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生物化...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保障和最基本的风险,都是大自然。对河流来说,改道很正常。对山体来说,滑坡很正常。对地球来说,风雨都正常。
简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工具性手册,是197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放射性同位素手册》的修订本。本书给出的核参数主要取自国际评价核结构数据库,经...
统计力学-李政道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概述了系综理论、趋向平衡的过程、凝聚理论与合作想象、量子统计法、证明迈耶第二定理等。统计力学-李政道讲义 目录 序整理者...
科学的历史研究 内容简介 《萨顿科学史丛书》总序译者的话科学史的理论基础四条指导思想科学和传统科学史的科学基础科学史的历史与实践已做的事与要做的事科学史教学是可...
《现代天文学十五讲》讲述历经几千年的观察、思考、探讨和求索,今天,一门能够正确认识宇宙的学科已经形成,这就是现代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