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一词的梵语是“Sāṃkhya”。这一派的创始人叫迦毗罗(Kapila)。迦毗罗之后,此派又有几代传人,如阿修利(Āsuri)、般尸诃(Pañcaśika)等,最后传至此派在古代最重要的理论家自在黑(Īśvarakṛṣṇa,约4世纪)。现存数论派最早的系统经典是自在黑的《数论颂》(Sāṃkhya-kārikā)。
——引自第74页
根据《数论颂》及其注释,数论派的基本哲学体系是所谓“二元二十五谛”。“二元”是数论派提出的转变出人生现象和世间事物的两个主要的因,“二十五谛”是包括二元在内的数论派哲学体系中的二十五个基本概念。这一哲学体系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如:因中有果论、三德说、三分法量论及轮回解脱观等。数论派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因中有果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变万化,都具有结果的性质,而任何结果都仅仅是原因的转变。在一切事物的原因中,已经包含了结果。结果是潜在于原因中的,原因和结果是同一物的隐蔽状态和显现状态,是同一物的因位和果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因果观念是其基本学说体系的理论前提。由“因中有果论”的基本观念,数论派提出了“二元二十五谛”的转变说理论。“二元”指自性和神我,它们直接引发出人生现象或世间事物的形成。“二十五谛”指自性、觉、我慢、十一根、五唯、五大和神我,它们涉及事物转变的全过程。数论派从“因中有果论”出发,认为世界作为结果总要有一最初的根本因。这个根本因就是“自性”。自性(Prakṛti)是一种处于未显状态的原初物质,人生现象或世间事物是由它演化(或转变)出来的,而且最后还要回归于它。自性虽然是物质世界未展开前的一种精微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物质不能被感知,但它的存在却可以被明确地推论出来。数论派在提出“自性”这个根本因后,又要解决这个根本因如何能演化出人生现象或世界万物的问题,他们为此建立了一种“三德”的理论。数论派认为,自性及其转变物(变异)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或者说,世界上的物体或事物都是由三种不固定的成分构成的。这三种成分被称为“德”(Guṇa)。三德是:“萨埵”(sattva),它具有喜的本质和照明作用;“罗阇”(Rajas),它具有忧的本质和冲动作用;“多磨”(Tamas),它具有迷暗的本质和抑制作用。数论派还认为,三德之间是处在相互...
——引自第76页
《21天修炼优雅女神》内容简介:本书如果上天没有给你美貌,那何不努力做到优雅,来超越美貌呢?如果你已经拥有了美貌,那何不用优
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出生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
《中国向何处去》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作品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王若飞的文章、日记、家书等文献,包括《战争前途的预言》《奉系军
为了追求在哲学中无法得到的生命意义,作者远渡重洋来到东方的日本学禅,处处碰壁之后,透过箭术,他体验了禅的真义。他将这段曲
《技术的真相》内容简介:五堂反技术崇拜的揭秘课 揭示技术如何影响人类的政治与命运 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的
《佛教音声为用论》内容简介:本书以五台山佛教音声活态为用进行“对接”研究,形成上下两篇架构。上篇涉及到印度与中土,主要是从
本丛书所选书目大抵有两个中心:其一,选目集中在国外学术界新近的发展,尽力揭橥域外学术90年代以来的最新趋向和热点问题;其二
精彩摘录不加选择的知识冲动,正如不分对象的性冲动-都是下流的标志。——引自第9页语言不是已经表明了人生成逻辑的能力吗?它无
OnWhatMattersisamajorworkinmoralphilosophy.Itisthelong-awaitedfollow-uptoDerekPa...
《精灵梦叶罗丽漫画故事全集(第七季)》内容简介:本书适合6-12岁孩子阅读的一套漫画故事书。本套书内含6个单本,全书采用高清抓帧
《给少年的中国地理书·黑龙江》内容简介:这是一片极北边境之地,航拍中国的镜头,将带你看冰雪如何塑造这片土地,看这里的人们怎
《熊顿恋爱事件簿》内容简介:《熊顿恋爱事件簿》记录了主人公熊顿对爱情的认识、追求与经历,真实还原了小女生到小女人在爱情中的
《痰湿一去百病消》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痰湿及痰湿治疗的百科全书。本书让你了解到。很多亚健康问题、常见病,都是痰湿造成的。只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
著者简介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EnochStumpf,1918~1998),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福特研究员、牛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
韦纳尔·卡尔·海森伯(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是当代最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原子物理学家之一。1976年,物理学家维格纳...
《大众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艾思奇于20世纪30年代写的优秀著作。全书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
《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内容简介:新经济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基础环境依赖等新特性,《
本书对电脑科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神经和精神科学以及哲学进行了广泛、深入浅出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向哲学上最大问题——“
《楞严经》则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律、密、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该经虽有真、伪之争,但内容十分宏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