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牟宗三先生初到台湾,痛感时运之剧变,发愤著书、从历史入手、围绕众所周知的先秦两汉的大事件,通观时代精神之发展,进而探明精神本身的表现途径,解决中国“内圣”之学的“外王”问题。
牟宗三先生有关历史哲学的系统性论著主要集中在《历史哲学》和《政道与治道》两书,所以这两本书要参照阅读为妙。作者鉴于西方传统文化精神之可能性对照,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独特的自在性,这样不仅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着西方文化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而且还要为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一条可能的发展之路。在中国文化如何现代化以及发展趋向的诸多论说中,此种非同寻常的异论可以独步一时矣。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牟宗三于1927年进入北大,先后师从张申府、熊十力诸先生。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康德哲学等。1974年退休后,专任新亚研究所教授。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主要著有《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该三本书以“新外王三书”著称)《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另译有康德的《道德哲学》《纯粹理性之批判》《判断力之批判》等。
论正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会学、伦理学、哲学专业师生 本书是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斯宾塞基于伦理的生物学起源,对规制正当社会生活之“同等自...
刘波禅诗三种-(全三册) 本书特色 陈善埙:那么这部诗集,就是作者双手奉上的一朵邬婆罗花,蓝色的宁静如空山雨后。这是他在他深山小筑的窗边,遥望红尘深处,在厌恶与...
中国哲学小史 内容简介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做出了努力苏不可没。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
融合与养生 本书特色 就日本而言,尽管它是一个岛国,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语境和话语方式,打造了独特的文化特色。从纵向的文化史的考察中,作者认为...
责任力-人生应担负的10种责任 本书特色 责任,推动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责任,闪耀着人性中至真至纯的光芒。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强烈的责任感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
顺势操盘论 目录 总前言**章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周期走势人生活在认识规律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什么制约着这条周期曲线奇妙的周期率第二章 复杂与混沌从魏蜀...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 本书特色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3版)》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正确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宣传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辩证唯...
实践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被认为集启蒙运动的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康德的学问,尤其是后期批判哲学向以文句艰深、思想深邃著称,因而移译成中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相当长的时...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5辑):先秦哲学与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主办了“先秦诸子的哲学与交锋”靠前学术会议,希望促进前沿研究的交流攻错...
启蒙者-西方思想家群像 本书特色 1.《启蒙者:西方思想家群像》不仅是对这十五位启蒙者的记叙和评论,更重要的是对那些时代的总结,他们以思想启蒙者的身份引导着世界...
朱舜水东瀛授业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围绕着朱舜水东瀛授业这一主题,全面而细致地探索了朱舜水移居日本的原因,系统而周密地考察了朱舜水东瀛授业...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本书是他的一部名著,也是早期分析哲学运动的一部经典之作,原系罗素为哈
周易与夫妻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六十四卦以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圆状循环之象,教人如何对待人生,走好人生,圆满人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
徐复观文集(全五套)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徐复观,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潜心于中国文化典籍,亦是台、港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 《...
季羡林谈佛 本书特色 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本书系统收录了...
懒人懒办法 本书特色 “懒之为乐,一如接吻,只有偷来的,才会甘甜无比。” 此书我已经重读过无数遍,在我曾经读过的东西中,它无疑是*富有洞见、*妙趣横生的读物。如...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直居于中心的位...
美国传教土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内容简介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是早期中美文化交流中*为显著的渠道,因此本书作者所申论的内容,是当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引人注...
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 内容简介 在一定意义上,本书既是有关这种至关重要和引人入胜的对话是如何开始的历史,同时也是对于如下问题的哲学和神学反省:198...
伦理学的邀请 本书特色 《伦理学的邀请》是作者写给15岁儿子的长篇独白,以轻松亲切的风格对年轻人如何过上好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好人给出了中肯实用的建议。全书分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