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连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把连贯置于篇章语言学的范畴,而且把连贯当成一个形式化程度极高的概念来考察,结果留下两个关键问题难以回答:什么是连贯?怎样度量连贯?本书作者认识到连贯的哲学性质,在批判了既有连贯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连贯不是一个规则性概念,而是规范性概念;连贯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概念,而是一个语言哲学概念。围绕这一点,该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连贯研究脉络辨析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话语累积论”、“连贯因子库”、“纯脉连贯”和“杂脉连贯”等。这些概念颇具价值。这一方法的提出具有两方面的贡献:其一,把连贯研究置于语言哲学视角下来研究,这是本书的*大贡献之处;其二,为连贯的理论化建设做出了具体的贡献。全书分为七章。
……《脉络与连贯》的核心观点——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这一论断别具新意,而且正确可靠……该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连贯研究脉络辨析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话语累积论”、“连贯因子库”、“纯脉连贯”和“杂脉连贯”等。这些概念颇具价值……——陈嘉映《脉络与连贯》不仅立论新、观点新,而且行文也清新。……连贯的语言哲学研究可以算是一项勇敢的尝试。杜世洪这本书从日常语言问题出发,认真细致地分析了话语互动的连贯本性,对连贯的语言学解释做了批判,对连贯的哲学解释做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意在建立自己的理论——“连贯因子说”。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贡献……——钱冠连……《脉络与连贯》具有两个突破性的观点:一,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概念;二,连贯是一个规范性概念。这两个观点不仅对连贯研究具有革命性价值,而且对当今语言学研究很有指导意义。这本书展示了作者创建理论的抱负,体现了语言研究的精神。——潘文国
创造与恩典-奥古斯丁《创世记字义解释》中的神学人类学-奥古斯丁《创世记字义解释》中的神学人类学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历史上*后一位教父,也是中世纪**个基...
因明正理门论译解 本书特色 《因明正理门论》(印度陈那著,唐玄奘译),是陈那新因明的代表作,也是因明学的根本论著之一。本书是著名因明学家沈剑英先生对《正理门论》...
梁启超演讲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保国会演说词》、《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在中国公学之演说》、《无枪阶段对有枪阶级》等演讲词。梁启超演讲集 目录 保国会演说...
◎阿姜查最完整的輯錄。◎華梵大學助理教授,香光尼眾佛學院講師自鼐法師專文推荐智慧是從平靜的覺知中產生,如果我們不持戒、修定
老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本书特色 老庄思想,博大深邃,是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林语堂幽默睿智,文若流水;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智慧》。林语堂突...
傅佩荣《庄子》心得 本书特色 翻开《庄子》一书,**篇是《逍遥游》,而映入眼帘的**个故事,则是“鲲化为鹏”的奇谈怪论。不过庄子好像非常在意这样的故事情节,居然...
大正七年の五月、二十代の和辻は唐招提寺・薬師寺・法隆寺・中宮寺など奈良付近の寺々に遊び、その印象を情熱をこめて書きとめた
《禅宗语录辑要》曾收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主要辑录的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的语录。这些语录皆是晚唐至宋禅风大昌时期禅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人物 本书特色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人物》探讨了一系列近代中国人物如马应彪、林联辉、梁廷枏、郑观应、洪仁玕、孙中山、杨衢云、容闳、林则徐、王韬等与...
味与味道 内容简介 本书的旨趣是寻求以味觉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哲学在存在论上以味为性,相应于此,在方法论上以味辨物,以味论性,以味论道。味以“合”、“...
清华哲学年鉴。2003 内容简介 本年鉴分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柏拉图和哈贝马斯研究、宗教、哲学视野中的近世中国和世界、逻辑与哲学、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研究、学术...
苏格拉底前后 本书特色 《苏格拉底前后》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
日讲礼记解义 本书特色 任宏点校的《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将《五经》、《通鉴》等传统典籍作为进讲教材,并将日讲教材先后刻印成书。《易》、《书...
周易直解 本书特色 《周易直解》是作者李磊选用宋代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底本,将《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以校勘、标点、训诂等古籍整理方法为主要研究手...
道德经释义 本书特色 《道德经释义(竖排版)》观点独特,说理透彻,言简义明,适用面广,可供科技、管理、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界人士参考。道德经释...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到卢俊) 本书特色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当代西方学术文库·西方公民理论书系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到卢俊) 目录 ...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本书特色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均...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公民的幸...
《周易古义•老子古义》内容简介:《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