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高收入地区、社群与低收入地区、社群的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等现象加剧发展,再与各种意识形态理念争相结合,就可能引发新的政治矛盾与社会冲突。面对各种利益和矛盾的冲突,中国能否在保持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以较小代价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软着陆”?能否避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现代化过程中往往陷入的“现代化断裂”?如何*充分*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这些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因而,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是*具决定性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和整合的制度的建构。这里,又把整合和凝聚的问题突出出来了。所谓社会整合与凝聚,就是通过协调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和各力量之间的利益关系来维持一定的社会和谐,它既包含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又包括对这些社会结构各个部分的利益协调和控制。这种整合既强调不丧失被整合个体的自身特性,又强调个体中一些要素的动态交叉与融合,从而在高度和谐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功能,*终达到整个社会在动态中的和谐发展。在社会多样化发展的环境中,为使人们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必须使社会的整合方式从原来的基于纵向结构、单向依赖的权力控制式,转向现在的基于内在需求、相互依赖的内在契合式。这种新的社会整合方式的形成,虽然需要建立新的制度规范协调体系,需要在个体和整体互动基础上的被整合双方的主动调节和适应,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认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共同价值观,才能在多元价值基础之上建立更高的共同价值统摄,从而形成广泛的遵从动机,构建普遍的伦理秩序,支撑社会的制度建设,增进社会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进而有利于整合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因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尤其在个人价值取向上,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之间,在社会结构及制度架构之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都发挥着导向功能、评价功能、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从基础上说,它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从目的上说,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功能上说,它具有协和性、公正性、包容性、整合性和亲和性。显然,以人为本有利于凝聚社会一切积极力量,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样,“整合和凝聚”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和环节。其实质和本质特征,就是力求保持各种力量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要做到这一点,既可以从经济、政治上入手,也可以从确立一种具有权威解释力、涵盖力、包容力、整合力和凝聚力的全社会认同的共同利益观入手。本书就是从利益观上考虑检察权问题的一种思路和一种努力,以人为本始终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
所谓“利益”(Intercst),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切对人来说有利、有益的事物,或有利、有益的状态;就是指能够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一切事物,或指人的需要被满足的一切状态。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东西,避免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即趋利避害,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本能。正像人类的需要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样,人类的利益也是如此。此外,由于每个人都在竭力实现和维护着自己的利益,所以,人们基于共同利益所自觉或不自觉构成的种种组织或群体,也都在竭力维护和实现着自己的利益,无论他们是否高度自觉而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对人类的利益,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比如:直接的利益、间接的利益;单一的利益、复合的利益:简单的利益、复杂的利益:低级的利益、高级的利益;局部的利益、整体的利益;长期的利益、短期的利益;显露的利益、隐藏的利益:真实的利益、虚假的利益;等等。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无论是在政治学理论、哲学理论、法学理论中,还是在现实政治法律生活中,人们都非常重视权力和利益问题。但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者却不多,尤其是如何通过探求权力s利益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发掘权力制约的新路子,是一个令笔者深感兴趣的问题。在司法改革的实践与相应的理论对话中,检察权的性质或称检察机关的定位成为关注的焦点。学界的质疑与检察界的抗辩在互动中碰撞出的革新力量,以及从理论研讨向改革实践渗透,使检察机关面临重建以来*严峻的挑战和*佳的发展机遇。但是,停留于对检察权根本属性的苛求与深究却容易局限检察权重构思路的合理性。笔者以为,检察权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深入探究的必要。近年来,笔者收集、积累了中外许多有关检察权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愿在此书中将一些想法和观点和盘托出,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章我国检察权的利益分析框架
一、利益和利益冲突的一般含义
什么是利益?现有的文献对此有不同的表述。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利益被解释为“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需要”。这就说明利益起源于人们的“不同需要”,而这种不同的需要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即离开了社会关系就无所谓利益和利益关系。
有位政治学家把利益界定为“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②。这一概念不仅赋予了利益的社会关系属性即制度属性,而且表明利益及利益的分配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状况的产物,亦即利益受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双重约束。
有位社会学家把利益界定为“是处在生产力和人类需要一定发展阶段上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客观条件。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础,而社会资源则是利益的载体和具体内容”④。这一解释表明,不仅人们的生存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础和客观条件,而且人们需要的量和质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是相对应的和不断发展的。因此,利益具有本源性、普遍性、永恒性和不断(随生产力发展)增长的刚性。同时,他还指出社会资源即社会拥有的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一切稀有和短缺的存在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的和可感知的),是利益的具体内容和载体。简而言之,财富与金钱、名誉与地位、权利与尊严等一切对人们有增益性的东西(实体或者价值)都是利益的真实内容。
有的哲学学者把利益界定为:“利益是需要主体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手段,使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矛盾状态得到克服,即需要的满足。”④这一解释表明,利益有三要素:利益主体、外界对象和主体活动。离开了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利益主体的需要与需要对象之间的矛盾便无法克服;反之,只有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社会实践即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人们的利益冲突才能得以不断克服。因此,利益的满足或利益冲突的不断缓解过程,就是以利益主体需要为起点和基本动力、以主体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为手段和客观基础、以主体需求随实践成果增加而不断得到满足为目的和归宿的社会发展过程。
……
-编辑推荐-★★★直面“电影之死”困境,寻觅数字时代的电影本质★★★★★★透视后电影的理论建构,剖析后电影之视域局限★★★当数字时代来临,电影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
WhiletheAmericanhealthcaresystemhasconsistentlybeencriticizedforitsnoticeabledet...
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云一直弥漫着西方绘画的天空。它并非单单是一个描绘性的主题,还是一个绘画符号学的因素,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它被用来使神圣...
作者:枯野瑛輕小說作家,隸屬於A-TEAM,同時也是遊戲腳本作家。2002年以撰寫PC遊戲《Wind: A Breath of Heart》的小說版出道。作品有...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582来华,此后二十八年一直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晚年曾将其在中国的传教经...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本书特色 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电子技...
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后,获得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长、公司董事,国际著名企业顾问。1995年离开麦肯锡,...
[美]艾莉森·麦基 文艾莉森·麦基 (Alison McGhee)1960年出生于美国,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童书作家,曾荣获“美国父母选书奖”和美国图书馆...
《双城记》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狄更斯以虚构人物曼内塔医生的经历为主线,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
回顧大半生,我覺得自己畢竟是一個二十世紀人。對於二十一世紀,我沒有期望,只覺得我的二十世紀尚未完結。這本回憶錄,也是我為自己的二十世紀寫的備忘錄。我在書裡追憶自...
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 内容简介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一个正在向工人阶级过渡的新产业群体。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农民工群体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城市...
Illustratingthemanywaysthatstructuralengineerscanbringtheircreativityandinnovati...
一段炮火纷飞之下仍要读书的动人往事一场图书与赢得和平的奇妙联结一段激动人心的二战奇闻献给所有爱书、捍卫自由之人的精神之书【内容简介】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在...
《积木城池2》内容简介:命运多给了我们的三年,却是生命夜幕落下前最后的时光。曾经的“问题少年”安泽义在那场家庭浩劫中脱胎换骨,校园代有风云人物出,属于小泽哥的时...
著名中医临床家惯用方精选-2 内容简介 中国医药学发展到明清(1368一l9¨年)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峰。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
自童年开始,杰克•里德就对图画影像深深着迷,十岁时购买了第一套水彩绘画工具。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对于生长在多伦多的孩子来说,钱一直是个大问题,不过年少的里德总能设...
村上春树,当代日本小说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
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8章,介绍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8个方面的疾病,每种疾病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治疗等方...
《激情创业: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内容简介:这本书的作者于刚走过了学者、职业经理人和连续创业者的历程,他的每一段经历都积攒了丰
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年出生于法国,曾先后就学于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高师,现在索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