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针灸入门》:一个西方人对中国古老医学的介绍“我希望把所学到的来自古老中国的针灸精髓来回中国。”对于宇宙来说,从*初的混沌虚无,到万事万物的显现,能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先天到后天的转化。而对于人体来说,由十二脏腑及十二正经完成能量的制造,再通过奇经八脉将能量分配给各脏腑、各正经使用。在整个三阶段的能量运作模式中,十二脏腑及十二正经既是能量的制造者,也是能量的使用者。从本质上讲,能量其实是浑然一体的,在外为气,在内则为血,离心为阴,向心则为阳。无论是五脏六腑还是正经奇经,一切都是以气血阴阳的和谐为基础。
《古典针灸入门》讲述了数千年前针灸学的有关内容和日常实践,并结合对中医学经典的*新研究,能够帮助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针灸治疗方法。《古典针灸入门》是瑞士针灸无国界协会的授课教材;对于想要掌握针灸治疗基本知识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古典针灸入门》由上海应象中医学组织编译,用于中国地区偏远乡村的针灸培训项目。《古典针灸入门》销售所得将全部捐给瑞士针灸无国界协会,该协会的宗旨是:通过免费提供针灸教育培训,为贫困地区自主医疗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插图: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中国人用针法和灸法来调理人体的能量可追溯至伏羲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人们发现,如果在身体某些特殊凹陷点加热,可以增强人体活力,从而治疗虚弱、着凉和风湿病;反之,给这些穴位降温,则可以减轻身体过热或上火所引起的疼痛。起初,人们使用锥形石块;到了夏朝(前2207一前1766)开始使用铜针。与此同时人们又发现,通过金属针的不同使用方法(比如吸气或呼气时刺入,捻转的方向,提插或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可以起到补泻能量、减轻疼痛或改善疲劳的功效。日月如梭,在战国时期(前474一前221)出版的《黄帝内经》,借黄帝之口将帝国的起始时间反推到公元前2698年冬至日,规定从这一天起,时间周期为每六十年一个循环。这个中国人至今一直沿用的历法,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配而得。十天干是地上五行的十种能量在天上的投影,而“地”是根本结构,它将空间分为一个中心和四个方向;十二地支则是天上六气的十二种能量在地上的投影,“天”是外围表象,它将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时间和空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方面,它们的结合就产生了周而复始的六十甲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配合),这个周期后来被应用到年月日时。
作者:(法国)仁表 译者:徐雅蓉 等仁表,“对我来说,学习针灸好像是重新开启封藏已久的记忆。”本书作者仁表老师如是说。作为法国人,仁表老师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针灸学习,师承Charles Laville-Mery教授,后者被公认为西方最出色的针灸师。在四十多年来的实践过程中,作者始终遵循古典针灸的传统,从《黄帝内经》、《易经》、《针灸大成》等著作中,体悟这门有关宇宙能量及人体能量调控的古老科学的精髓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典针灸学中的大量内容或是隐匿于古书中,或是流传于海外。为了重现这门古老科学的全貌,作者将多年的研究与经验悉数凝结于此书,其中包括宇宙一人体三层式能量架构,《伤寒论》六经的意义,奇经八脉体系,唐宋以后失传的经筋及经别治疗。五输穴及俞募穴的应用等。“我希望把所学到的来自古老中国的针灸精髓带回中国。”这是作者长久以来的心愿。
蒙古秘史-(蒙汉合璧)蒙古文历史文献汉译(蒙汉合璧)蒙古文历史文献汉译 本书特色 各国蒙古学家们从18世纪起就开始搜集整理、研究蒙古族的书面文献、石刻文献等等,...
北大讲座(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辑收讲座稿19篇,内容为:"自生能力与中国经济发展"(林毅夫);"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与斯大林的'对立'"(智效和);"关...
中国文化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柳诒徵著的《中国文化史》共分三编:**编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自...
诸神的世界 本书特色本书为“何新文选”系列中,何新解密中国文化三部曲(《诸神的世界》《诸子的真相》《中国文明的密码》)之一。何新是中国著...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语言篇 本书特色 本书为公文写作指导书,是《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之第三种:语言篇。本书沿袭理论篇与实践篇的写作风格,侧重打造公务写作尤其...
叶姓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姓古今史事。内容包括叶姓的寻根、源起、流布、盛事、文化、名人和胜迹。叶姓受姓两千多年来,演绎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兴衰事,涌...
中西文化文学十论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含6篇关于中西文化研究专题论文,形成中西文化对比与互鉴的体系和框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篇“巴特的‘...
读库-1705 本书特色 本期《读库》一共包含了六篇文章。《未来的人会是怎样》、《“美漂”一家》、《布达拉宫的流动画卷》、《〈十二怒汉〉...
梁陈方案与北京 本书特色 老北京城就好比一个集大成的丛书,另一部《永乐大典》。作为京畿之地,它拥有一个大国首都全部的功能,包括朝仪、礼制、行政、文化教育、宗教、...
五百年前是一家 百家姓 本书特色 中国人和中国人一见面,首先得问姓。贵姓?免贵姓李。你绝不可能说你无姓。每个人都有一个姓,姓在人的名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五百年...
《未来的组织》内容简介:互联网浪潮的汹涌与宏观经济的衰退,不会影响睿智者的判断,相反却会成为改革家的机遇。凭借深刻的洞见、
东眺西望/陈舜臣随笔 本书特色 古今中外,人类上演着各种历史活动,文明的浪潮不断交替。陈舜臣先生的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还有双重文化的意蕴。在《东眺西望...
东北方言概念词典 内容简介 汉语语义系统研究是传统汉语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方言语义系统研究也是传统方言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迅速发展,特别...
第二语言与外语写作教学 本书特色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有关第二语言和外语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关于写作教学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还提出了很多...
人們閱讀《賈伯斯傳》去理解人為何要改變設計;讀這本自傳,見證一個人如何改變電影。在他的電影裡,你被迫做了一場夢……那些夢/惡夢,究竟是怎麼回事??大衛‧林區的親...
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刘若愚,美国著名华裔学者,专治中国文学与比较诗学。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
拜占庭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帝国、中世纪希腊帝国、国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等内容。拜占庭文明 目录 导言 拜占庭与中国上篇 帝国...
民国时期河南省人口研究 本书特色 郑发展编著的《民国时期河南省人口研究》主要研究区域断代人口史,其研究对象是近代河南省的人口问题,时间范围从1912年(民国元年...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目录 《尚书》的版本源流与校勘《大戴礼记》佚篇考辨释“熟”——读帛书《老子》小札汉初“黄老道德之术”剖析关于现存几种五臣注《文选》李白屡遭挫...
第三类语言面面观:文学翻译中的译作语言探索 本书特色 目前翻译理论研究的现实状况中,出现了“理论+翻译”的两张皮现象,有的理论只浮在表面,难以真正起到指导翻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