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1877-1962),戏曲艺术理论家。
作为《齐如山作品系列》,这一卷收进齐先生两书:《齐如山随笔》和《随笔》;编辑依据的是台湾《齐如山全集》版本,两种随笔都在其第八集中。
随笔是齐先生常用的文字形式,集入本卷的四十五篇(《齐如山随笔》计十四篇,《随笔》三十一篇)很能代表他的文风,也很能体现他关注人情、洞悉世态的人品,可誉之处不可言尽,读者自有明鉴。
随笔两种,抒情、叙事、评论,洋洋洒洒,读来欲罢不能。文如其人,风格酣畅淋漓,俏皮幽默,乃有年轻人之语感;见闻视野宽阔,言之有物,显然跨时代的阅历,齐如山就是齐如山,很难找到如他关注人情的那种性情,很难见到像他洞悉世态的那种心态。
不跟从别人的话音,不附和别家的观点,不描红也不描黑。他主张“不由恒蹊”,“不由恒蹊者,是有恒蹊而不由”。所以有了柳指斜风的清新,有了桃泛酥雨的鲜活。京剧和皮影的缘分,中国美人的标准,曹雪芹家和贾府的瓜葛,赛金花和瓦德西的那事……
齐如山(1875-1962)是昆弋腔发源地河北高阳县人,童年时代就养成看戏习惯,后毕业于同文书馆,曾两次去过欧洲,一九一三年回到北京后,开始研究戏剧,著有《说戏》一书,为汪伯唐(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所赏识,并在"正乐育化会"为京剧艺人做过演讲,引起会长谭鑫培、田际云(艺名几霄),以及梨园中人的注意。他原是梅兰芳的观众,看了梅的演出惊为天才,他说梅嗓音圆润,身段优美,扮相俊秀擅长做戏,既有天赋又能发挥,"确是一块好材料"(当时谭鑫培赞美梅兰芳的话),由此而产生扶植梅兰芳的动机。齐梅二人的结识并没有介绍人,而是通过书信往来而论交的。一九一三年梅兰芳在天乐茶园演《汾河湾》,齐如山坐在台下看戏,看到薛仁贵在窑外唱"家住绛州县龙门"那一大段时,饰杨迎春的梅兰芳面向内坐,竟自休息了。(老先生都是这么教的)这一大段唱词正是薛仁贵在叙述当年与柳迎春结合的经过,柳迎春怎么可以丝毫没有反应呢?于是他便写了一封长信给梅兰芳,阐明他的看法:“假使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十八年的丈夫回来了,自己不相信、叫他叙述身世,这是对他的考核。岂能对方在滔滔不绝地叙说着,自己却漠不关心呢?虽说老先生是这样教的,但是损坏了剧情,戏剧是永远不允许演员在台上歇着的,何况这一段是全剧的关健,妻子听了丈夫叙述旧情,决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大演员,非有改革之心不可。”齐如山还在信中,把他设想的动作,按照薛仁贵的唱段,逐句具体写了出来,供梅参考。旬日后,梅兰芳又演《汾河湾》,齐如山再去看戏时,梅已完全按照他的设想作了艺术上的加工、修改,并且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据说散戏后,演薛仁贵的谭鑫培对人说,他很纳闷,他并没有耍腔何来众多喝彩声,留神一看,原来梅兰芳在做戏。由此可见,梅在青年时代(当时不满二十岁),就能虚心接受意见,从善如流。不久,梅兰芳就叫跟包的送一封信给这位台下看戏的老观众,请他见面叙谈,从此两人订交。
辛亥前后,梅已崭露头角,例如一次为"正乐育化会"办的小学校筹备经费义演,谭鑫培压台,杨小楼唱倒第二,倒第三是梅兰芳和王惠芳的《樊江关》,那天梅有三处堂会,赶不过来。谭、杨自信有他们坐镇,少梅一人无足轻重,不料杨小楼刚一出场,台下就人声嘈杂哄了起来,说是非要看梅兰芳的戏,否则退票,主持人只好派人催梅赶来参加,台下才告平息,害得杨小楼草草终场,大为不快,当时梅兰芳风头之健,可见一斑。但是曾几何时,第一舞台约来了南派名旦林颦卿,大演海派新戏,使人耳目一新,座无虚席。而在东城吉祥戏院演出的梅兰芳,却大受影响。齐、梅合作之处女作是《牢狱鸳鸯》,这个故事是吴震修从前人笔记中找来的,执笔人是齐如山,演出后,大为轰动。
炸裂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丛书“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歌精选”的其中一部,该丛书精选六位打工诗人影响广泛、具有代表...
作品目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 · · · ·精彩摘录外婆进入我的生活之前,我似乎一直沉睡,藏在暗处;可自从她来了,便将我
鲁迅全集(十二卷)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内容简介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收录文章是作者近几年读书、思考、关注人生的结果,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他的才情、见识和趣味,全书包括:学林拾翠、文...
你的萨宾娜,我的卡夫卡 本书特色浓墨重彩的捷克华章,风光独特的中世纪小镇,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繁忙都市匆匆而过的你,让这一切在书中相遇…… 本书重点介绍捷克布拉格...
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5) 本书特色 本丛书的分量和内含远远超过一般人的估计和想象。它们不是为旅游者撰写的向导式的介绍,也不是单纯的名人生平传记,而是把两者...
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邓一光的5部精品中篇小说,《孽犬阿格龙》《父亲是个兵》《大妈》《远离...
朱自清自编文集:经典常谈 内容简介 《经典常谈/朱自清自编文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介绍。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
镜头前的旧中国:约翰.汤姆森游记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摄影家的游记,其内容涉及广泛,既记录了汤姆森与清政界要员的官方会见,又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民间的传说。无论是...
那多,原名赵延,上海人,著名悬疑作家。他擅长从新闻事实、历史事件出发,结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创作“三国事件簿”系列、“星座爱情小说”...
于坚人间随笔 本书特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推出诗人于坚的四本随笔新作:《于坚思想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大地随笔》、《于坚人间随笔》。随笔集收录了于...
青春诗会:回旋 本书特色 烟尘中,你停止望向,移动的车轮渐行渐远。这是一个充满别离的城市远离家乡之人,有可爱的陌生。把钥匙别进晚秋并将头仰起于虚设的天空之城三十...
闻一多大全集 本书特色 闻一多的一生是诗的一生、学者的一生、斗士的一生。他在茫茫死水边,点亮一支红烛,照亮了整个中国!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响彻云霄的民族...
一个一个人 本书特色 *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的中国微叙事。本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一个...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咏志卷)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中,诗词作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篇章,令人...
★ “没人知道那一刻我沉醉在何等甘美的、天马行空的幻想里,让那种活下去的勇气在胸中激荡。”★ 正是因为青春强健,才看不到人生的终点,才会为它的深不可测而感到深深...
文学馆·小经典--说真话(精) 本书特色 《说真话》: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后一套丛书中国文字的美丽经典巴金: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小经典 大文字文学馆·小经典--说真...
凯尔特的薄暮 本书特色 《凯尔特的薄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巴特勒·叶芝*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本书展示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幻想世界之全貌,也是叶芝投身唯灵论...
街巷雅趣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北京城区和城郊的名街名巷及与名人、名胜古迹有关的街巷胡同里的雅闻趣事、文物古迹、传说、名人事迹、歌谣典故等。街巷雅趣 目录 前言:藕...
静静的山 本书特色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山。人生就是登山,每个人都是登山者。 你可以不登山,但你总会遇到自己的那座“8000米”;你可能不知道正确的路,但你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