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1877-1962),戏曲艺术理论家。
作为《齐如山作品系列》,这一卷收进齐先生两书:《齐如山随笔》和《随笔》;编辑依据的是台湾《齐如山全集》版本,两种随笔都在其第八集中。
随笔是齐先生常用的文字形式,集入本卷的四十五篇(《齐如山随笔》计十四篇,《随笔》三十一篇)很能代表他的文风,也很能体现他关注人情、洞悉世态的人品,可誉之处不可言尽,读者自有明鉴。
随笔两种,抒情、叙事、评论,洋洋洒洒,读来欲罢不能。文如其人,风格酣畅淋漓,俏皮幽默,乃有年轻人之语感;见闻视野宽阔,言之有物,显然跨时代的阅历,齐如山就是齐如山,很难找到如他关注人情的那种性情,很难见到像他洞悉世态的那种心态。
不跟从别人的话音,不附和别家的观点,不描红也不描黑。他主张“不由恒蹊”,“不由恒蹊者,是有恒蹊而不由”。所以有了柳指斜风的清新,有了桃泛酥雨的鲜活。京剧和皮影的缘分,中国美人的标准,曹雪芹家和贾府的瓜葛,赛金花和瓦德西的那事……
齐如山(1875-1962)是昆弋腔发源地河北高阳县人,童年时代就养成看戏习惯,后毕业于同文书馆,曾两次去过欧洲,一九一三年回到北京后,开始研究戏剧,著有《说戏》一书,为汪伯唐(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所赏识,并在"正乐育化会"为京剧艺人做过演讲,引起会长谭鑫培、田际云(艺名几霄),以及梨园中人的注意。他原是梅兰芳的观众,看了梅的演出惊为天才,他说梅嗓音圆润,身段优美,扮相俊秀擅长做戏,既有天赋又能发挥,"确是一块好材料"(当时谭鑫培赞美梅兰芳的话),由此而产生扶植梅兰芳的动机。齐梅二人的结识并没有介绍人,而是通过书信往来而论交的。一九一三年梅兰芳在天乐茶园演《汾河湾》,齐如山坐在台下看戏,看到薛仁贵在窑外唱"家住绛州县龙门"那一大段时,饰杨迎春的梅兰芳面向内坐,竟自休息了。(老先生都是这么教的)这一大段唱词正是薛仁贵在叙述当年与柳迎春结合的经过,柳迎春怎么可以丝毫没有反应呢?于是他便写了一封长信给梅兰芳,阐明他的看法:“假使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十八年的丈夫回来了,自己不相信、叫他叙述身世,这是对他的考核。岂能对方在滔滔不绝地叙说着,自己却漠不关心呢?虽说老先生是这样教的,但是损坏了剧情,戏剧是永远不允许演员在台上歇着的,何况这一段是全剧的关健,妻子听了丈夫叙述旧情,决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大演员,非有改革之心不可。”齐如山还在信中,把他设想的动作,按照薛仁贵的唱段,逐句具体写了出来,供梅参考。旬日后,梅兰芳又演《汾河湾》,齐如山再去看戏时,梅已完全按照他的设想作了艺术上的加工、修改,并且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据说散戏后,演薛仁贵的谭鑫培对人说,他很纳闷,他并没有耍腔何来众多喝彩声,留神一看,原来梅兰芳在做戏。由此可见,梅在青年时代(当时不满二十岁),就能虚心接受意见,从善如流。不久,梅兰芳就叫跟包的送一封信给这位台下看戏的老观众,请他见面叙谈,从此两人订交。
辛亥前后,梅已崭露头角,例如一次为"正乐育化会"办的小学校筹备经费义演,谭鑫培压台,杨小楼唱倒第二,倒第三是梅兰芳和王惠芳的《樊江关》,那天梅有三处堂会,赶不过来。谭、杨自信有他们坐镇,少梅一人无足轻重,不料杨小楼刚一出场,台下就人声嘈杂哄了起来,说是非要看梅兰芳的戏,否则退票,主持人只好派人催梅赶来参加,台下才告平息,害得杨小楼草草终场,大为不快,当时梅兰芳风头之健,可见一斑。但是曾几何时,第一舞台约来了南派名旦林颦卿,大演海派新戏,使人耳目一新,座无虚席。而在东城吉祥戏院演出的梅兰芳,却大受影响。齐、梅合作之处女作是《牢狱鸳鸯》,这个故事是吴震修从前人笔记中找来的,执笔人是齐如山,演出后,大为轰动。
第七只眼睛 本书特色 《第七只眼睛》是彭程所著的一本散文集。本书所选取的是作者数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网站上所发表的各类文章,其中有与读书和书籍相关的,有作者写的...
书蠹艳异录 目录 小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分我本无心做“张迷”唐弢早期书话邵洵美一个人的杂志画报史朱省斋与《古今》杂志金性尧经历的两本老杂志鲁迅日记中的梁得所...
容斋随笔 本书特色 《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
湘西童年 本书特色 刘大程所著的《湘西童年》以一个儿童、少年的成长经历和视角,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和八十年代早期,在神秘色彩浓厚的湘西山村发生的系列故事...
《顺着历史学古诗》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给孩子量身定制的古诗课。本书在全面理清中国历史与诗歌流派的基础
车箱社会 本书特色 《车箱社会(精)》由丰子恺所著,子恺的文学创作*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他30年代的散文随笔。这些作品超越人世的成见,以艺术般的心绪,佛理化的思考,...
王云五文集:贰:王云五文论 本书特色 王云五所著的《王云五文论(上下)(精)/王云五文集》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王云五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收录了王云五...
湘行散记 本书特色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
明代文学 本书特色 《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的宗旨,在于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体、理论等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格调、雅俗共赏...
文海硝烟 内容简介 本书是范泉的作品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风云翻卷,波澜起伏,阴晴变幻,冷暖交替,总是与中国社会大小气候的闷抑舒畅、严紧宽松相随相各。许许多多...
在藏地:香格里拉支教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出版所得归云南德钦普利藏文学校所有这世界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苏格拉底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文字,是蓝天白云和...
沈祖棻赏析唐宋词 本书特色 本书由扬之水、黄家喜书法插图,是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沈祖棻赏析唐宋词 内容简介 作者沈祖棻既是著名作家,又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梁实秋-味至浓时即家乡 本书特色 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梁实秋先生对生活和点滴感悟于寻常中洞察人生百态于艰难中闪烁谐趣幽默循着先生的心迹在淡淡的沉思中品苦品乐品...
九死一生:我登珠峰的经历 内容简介 1996年5月10日珠穆朗玛峰上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山难,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的登山健儿共有8人罹难。土生土长的台湾人高铭和这...
梦想的权利 本书特色 《梦想的权利》属于“轻与重”文丛中的一种。作者巴什拉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梦想的权利》收录了巴士拉的多篇文章,并按照主题分...
半梦:散文卷(顾城海外遗集)(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顾城海外遗集》第4部作品,分为上下两册★ 采用裸脊装帧,书页180度摊...
《道法天然》内容简介:原名《走向原本真实之路》,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首次出版,本书为修订再版。原本的真实,作者指人生和宇
唐弢读书 本书特色 这本《唐弢读书》系“名家读书系列”之一,选编了唐弢先生多年来写的散文随笔集。先生爱买书、藏书,更爱读书。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从事创作,他不但研...
夏季卷-2014年季度精选集-读者-乡土人文版 本书特色《读者·乡土人文版》2014季度精选集-夏季卷,带你进入魂牵梦绕的故乡,既有游子恋家的不舍与思念,又有对...
那些不舍的爱与孤独 本书特色 ●*正典的民国爱情读本:朱湘的《海外寄霓君》与徐志摩的《爱眉小札》、鲁迅的《两地书》、沈从文的《湘行书简》并称“民国四大情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