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学林忆往”、“序跋录”、“专题书评”、“评书论学”、“编撰摭谈”、“读书札记”、“二十四史点校本档案选8”、“书苑撷英”、“新书预告”九个专栏,收录了17篇文章。
《书品》是一本书评类刊物,它自创刊伊始,就一直在古籍学术领域里努力地耕耘着,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许多内容充实、质量上乘的文章佳作,获得了学术界的肯定,在海内外均有不俗的反响。一直以认真严谨的办刊思想和自身鲜明的特点与风格,汇聚了一批我国文史学界和出版业声名卓著的学者与编辑,诸如:杨伯峻、李学勤、裘锡圭、周一良、季羡林、罗继祖、张岱年和周振甫、赵守俨等。
徐俊,字之美,斋名“养心”,1951年生,上海宝山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会员。师从翁闽运先生。作品曾参加市、全国和国际交流等专业书法展。作品多为海内外友人和军中将领收藏。作品《崇明海塘碑记》,刻碑立于崇明南门。著作有《书法教学指南》)、《徐之美楷书千字文》、《硬笔楷书》、《标准小楷教程》、《标准隶书教程》。1993年8月上海朵云轩举办《徐俊书法展》。2005年4月上海顶层画廊举办《徐俊小楷艺术展》。2005年7月上海教育电视台《徐俊书法作品欣赏》。
与俄罗斯人的对话-两个世纪社会进化的系统论观点-(全二册) 本书特色 a.拉波波特对四门学问都有开创之功或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名字被十种百科全书收为词条。本书是...
民盟历史文献:冯克熙文选 内容简介 《民盟历史文献:冯克熙文选》讲述了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
中国记忆榜-《新周刊》2014年度佳作 本书特色为了今天的记忆,收藏昨天的历史。(《中国记忆榜》)在公众眼里,情不自禁的小三,可能有;权钱清白的通奸官员,也许无...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本书特色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作者徐贲,是海内外知名的独立学者,为《南方周末》《新京报》《经济观察报》《中国新闻周刊》等著...
未阑 本书特色 沈晓昭、韩淑芳主编的《未阑/政协委员文库》是全国政协委员文库项目图书之一种,欧阳中石委员*。本书主要从文化漫谭、哲学慢谭、汉字慢谭、教育慢谭、艺...
何谓社会学 本书特色 《何谓社会学》:有人说,社会学就是统计学,有人说,社会学就是哲学;也有人说,社会学就是社会的故事。如此种种都是误解。其实,社会学是一门从社...
学术贵族与政治饭碗 内容简介 本书编译了韦伯的三篇论文《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都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的...
章开沅学术论著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有“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浅说”、“愤悱·讲画·变力——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我与辛亥革...
知识社会史-上卷-从古登堡到狄德罗 本书特色 在彼得·伯克的妙笔下,知识的社会史观点摆脱了它的哲学争端,变得审慎、深思熟虑且充满历史感。这是一部文字精美、易于理...
教师人文读本-(全二册)(修订本) 内容简介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
《麻雀为邻》内容简介:本书是儿童文学著名作家张国龙新近创作的一本随笔美文集,共分为语物、语童、语殇、语芜四卷,选取的是作者
《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内容简介:2019年,全球经济速度放缓、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以5G为背景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同期到来,今天的世界,
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 内容简介 为什么追求真理在社会探究中不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强烈和普遍,那是一个很有兴趣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和这里所谈的无关。它显然是同冲突的存...
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本书特色 刘冰所著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以网络环境与大数据时代为研究背景,对基于用户视角的信...
大师典藏-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是辜式的所有著作中,*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辜鸿铭用他令人仰止的完美英语力阐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著就...
中国农学书录 内容简介 原稿送出去以后好久,才得读到梁家勉先生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三期上面发表的文章。梁先生指出了本书上的一次印本的中的许多错误。其中有的是这...
《经济学思维50讲:做一个理性的行动人》内容简介:零基础,无数学,无图表,人人都可以读懂的经济学思维课!学习经济学思维,成为
边界渗透与不平等-兼论社会分层的后果 本书特色 “边界渗透”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议题。然而,已有的社会分层研究对其缺乏系统的讨论。本书围绕着“阶层边界、边界渗透...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内容简介:日常性的生活际遇、一些理论问题的一再激发,以及个人的禀赋,促使作者对身体和空间这样一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