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描写个人与纽约社会之间矛盾与抗争的优秀小说,书中探索了社会在冲破旧文化束缚、创造新文化的转变时期上流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矛盾,同时也探讨了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带有根本性的普遍问题,如妇女角色的变化、家庭的重要性、感情与责任的冲突等。华顿的这部小说也告诉读者,社会无论怎样变迁,基本的社会道德是不能违背的,家庭的责任重于一切。
本书是华顿重要小说中的*后一部,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高峰,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故事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主要描绘了纽约上流社会的风俗。华顿是与纽约密切相关的,那是她出生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和*初几年的婚姻时光,用她的话来说,那是“老纽约”。这部小说是她对老纽约怀念与矛盾情绪的审视与回顾,是一次穿过时光废墟的久久凝视。
本书是华顿重要小说中的*后一部,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高峰,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故事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主要描绘了纽约上流社会的风俗。华顿是与纽约密切相关的,那是她出生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和*初几年的婚姻时光,用她的话来说,那是“老纽约”。这部小说是她对老纽约怀念与矛盾情绪的审视与回顾,是一次穿过时光废墟的久久凝视。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富贵之家,幼年时代就随父母在欧洲旅行,先后到过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1885年与爱德华·华顿结婚(1913年离婚)。婚后住在罗得岛的纽波特(Newport),1907年移居法国。华顿自幼就在家长指导下学习上流社会复杂的习俗和礼仪,对上流社会非常熟悉和了解,这为她后来描写那个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顿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一位多面写手。她一生出版了40余部作品,其中包括近20部小说、10部短篇故事集,还有诗集、游记与自传,甚至还有关于小说创作理论的文章。然而人们评判她作为一个作家的重要性还是以她的小说为基本点的。华顿是亨利·詹姆斯的崇拜者与密友。因为他们生活经历的相似(都是纽约人,后来都侨居国外),小说中主题的相似(两人都对富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在异域的美国人感兴趣),还有华顿从“詹姆斯大师”那儿吸取的美学原理,所以华顿被称为詹姆斯的门徒。这一说法甚至模糊了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深刻的作家,而华顿是一位风俗小说家。詹姆斯的写作方法是将人物从社会力量的影响中移开,将故事置于人物的心灵之中;而华顿的写作方法则是描写社会与道德力量对主要人物的影响。詹姆斯小说中的冲突通常是内在的,而华顿小说中的冲突几乎总是外在的,一个优秀的个人总是卷入到与上流社会的争斗中,个人总是显得与那些代表人物的意见、观点格格不入。
当然也有例外。《暗礁》(The Reef,1912)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是一部被评论家称为华顿“最具有詹姆斯特点的詹姆斯式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法国的一个庄园里。小说的焦点是女主人公安娜·利思(Anna Leath)的心理斗争。安娜·利思发现未婚夫与一年轻女子有染,而这个年轻女子即将和安娜的继子结婚。安娜不能接受未婚夫的乱交,但又无法放弃,因此置身于一种难以取舍的两难之中。尽管华顿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尽管这种冲突在华顿的其他作品中也比比皆是,但唯独在这部作品中,这种冲突是作为心理问题而不是作为社会问题来处理的。
在她初期的小说中,《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1905)是最成功的一部,发表后立即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并迅速畅销。小说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Lily Bart)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纽约家庭,想用婚姻改变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却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排挤与嘲弄。她徘徊于对美、对奢侈生活的追求与对道德的严格遵循之间。如果她跟所爱的人结婚,就会生活在贫穷之中;如果为了物质享受与他人结婚,又会违背她那颗不甘堕落的心。她试图挽救道德的完整,却滑入了贫困的深渊,绝望中服用过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生命为代价唱响了一曲道德胜利之歌。
《伊坦·弗洛美》(Ethan Frome,1911)与典型的华顿式小说有些不同 (以新英格兰为背景,主人公是贫穷的乡下人),但小说讲述的故事却与《欢乐之家》相似:伊坦·弗洛美与一个比他大好几岁、相貌平平、有些神经质的女子结了婚,却爱上了妻子漂亮的表妹。尽管他考虑过与这名叫玛蒂·威尔斯的女子私奔,但最后社会的压力还是获胜了。伊坦和玛蒂企图用自杀来逃避命运,结果双双致残,还得由伊坦的妻子来照料。《伊坦· 弗洛美》的姊妹篇,另一部新英格兰小说《夏》(Summer,1917》中的主人公查理蒂·罗伊尔(Charity Royal),在与所爱之人一起享受了田园般的极乐之后,便不得不与比她大得多的监护人结婚。这个监护人是一个心地善良、健壮结实的男人,在北多默镇有体面的住所,还给罗伊尔尚未出生的孩子起好了名字,但这终究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婚姻。
出版于1913年的《乡村习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中体现的对乡村居民的讽刺主题,在她1920年以后的作品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辛克莱·刘易斯的先驱。《乡村习俗))中的昂丹·斯普雷格(Undine Sprague)是女性的代表,埃尔默’莫法特(ElmerMoffat)则是男性的代表。
这两个既无品位又无道德顾虑的人向有钱的纽约贵族发动攻势,并战胜了它,然后又来到欧洲,故伎重演。昂丹与纽约的拉尔夫·马威尔(Rail Marvel)结婚,又与之离婚,再与一法国贵族结婚,又离婚与埃尔默·莫法特结婚。此时埃尔默定居欧洲,是个买得起任何奇珍异宝的千万富翁。在昂丹向上流社会攀爬的过程中,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尔夫·马威尔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并最终自杀,是昂丹的贪欲将他送上了绝路。在这部小说中,华顿小说惯常的主题——作用于敏感个人生活中的社会与经济力量的影响— —已经开始与小人物有关了。
1920年之后,讽刺的主旋律主宰了华顿的小说,如((朦胧入睡》 (Twilight Sleep,1927)、《孩子们》(The Children,1928)、《夹在中间的哈得孙河》(Hudson River Bracketed,1929)……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威廉·戈尔丁(WilliamGolding,1911~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1930年遵父命入牛
《小王子(英汉图文版)》内容简介:生活在B-612星球上的小王子与深爱的玫瑰争吵后,离开了这个星球。他拜访了路过的星球,遇到了国
《绿野仙踪》内容简介:一个名叫多萝西的小姑娘与叔叔和婶婶住在美国堪萨斯大草原上。有一天,她和她的小狗,连同她所住的房子被可
乔治•杜洛阿是一个有着漂亮外表,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了巨额财
《幻色江户历》,笔尖的浮世绘。《幻色江户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正月,岁末之火;二月,红璎之珠;三月,春华之灯;四
包法利夫人 内容简介 小说描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终因为负债累累无...
作为1994年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级作家大江健三郎,十几年后的今天居然还有首次变成中文的早期小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和惊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1850年5月8日诞生于法国西部诺曼底地区第厄普城的一?雒宦涔笞寮彝ァK耐昃褪窃诠氏缫蛔
好兵帅克 本书特色 《好兵帅克》是哈谢克*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普通士兵帅克在**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拔前线的经历,以笑骂的笔锋对风雨飘摇的奥匈帝国...
《一千零一夜(插图版·全译本)》内容简介:《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国王因王后与人私通,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
恶之花(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以及译者的研究论文《论》三部分。 《恶之花》首次结集出版于1857年,1...
赫索格-索尔.贝娄文集 本书特色 《赫索格》是索尔·贝娄*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善良,但是现实生活给予他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对世界的现...
简.爱-(全译本)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契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
和泉式部日记 本书特色 《和泉式部日记》为日本平安文学作品中与《源氏物语》、《枕草子》鼎足而立的不朽之作。林文月教授译本。《和泉式部日记》记载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
傲慢与偏见 本书特色这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
人一生要读的100部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文学名著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灿烂的组成部分,它们凝聚了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名著插图本) 内容简介 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相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个被宣称没有犯罪的天堂,但生活在“天堂”里的人们却不知道,自己何时就会跌入地狱。里奥,“天堂”最忠诚、勇敢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