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的无神论
萨特:浪漫的生平
西欧统一的文化传统和地理上的毗邻关系使得它们的思想总
是显得十分契合,这一特点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它是一个可以与
海岸对面的英国或者大洋彼岸的美国的经验主义或分析哲学形成
强烈反差的理性主义传统。存在主义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近代的理
性主义,先是笛卡儿,后是康德,再是克尔凯郭尔、尼采,继而
是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现在存在主义的重镇又转到了法国,它
的颇具特色的代表人物当然首推萨特和马塞尔,他们的特色则体
现着法国哲学家常有的那种以文艺来表达的激情之中。可以说法
国哲学家的特点大多是这样:他们一方面将智慧贡献于严谨的哲
学,一方面也感情激昂地投身于文艺创作,同时也以法国人固有
的浪漫从事于政治活动。这些特殊的法国人包括蒙田、伏尔泰、
卢梭和萨特。现在我们就将目光移到距离我们历史*近的法国哲
人萨特身上。
让一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著
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心理学家、政论家及政
治活跃人士。他在上述几乎每个领域都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以多
才多艺而又深具社会影响而论,二战后欧洲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
恐怕只有毕加索可与之比肩。当然,他对西方思想产生持久影响
力的仍然是他的存在主义哲学。
1905年萨特出生于巴黎。幼儿时父亲便去世了,他被转交
给祖父抚养。祖父是位德文教员,对他成人后去德国学习有一定
的影响。1924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9年获得哲学
教师资格,1933—1935年分别在德国柏林和弗莱堡大学进修,
参加过胡塞尔的讲座。回到法国之后,萨特先后在四所中学担任
过教员。“二战”期间,他参加了法国陆军并被派往著名的“马
其诺防线”。法国沦陷后他被德军俘虏,第二年由于身体健康的
原因他又被德国人释放了。在战争余下的岁月里,他居住在巴黎
从事写作、教书,也参加了地下的抵抗运动。“二战”结束之后,
萨特又陆续出版了几部小说和戏剧作品并积极投身当时的政治活
动。1951年他帮助成立了“民主革命联盟”,这是一个旨在重新
组织左派党团的政治运动,因此引起法国共产党对他的敌意;他
还创建并主编了一度影响很大的“左”派杂志“当代”。1950年
代,当法国政府企图重新控制阿尔及利亚时,萨特便公开指责政
府的侵略企图;1960年代他又积极参与了法国民间反对美国侵
略印度支那的抗议活动。他还是古巴共产党领袖卡斯特罗的热情
支持者。他的*有名的政治活动大概要算公开支持1968年5月
爆发的巴黎学生造反运动了。因为萨特的贡献和社会影响力,他
被授予过两个重要的奖项,一项是荣誉军团骑士奖(1945),另
一项是诺贝尔文学奖(1964)。不过,他本人反对一切来自政府
的荣誉,所以拒绝了这些殊荣。
从学术传统上讲,萨特不仅直接聆听了曾经影响过德国存在
主义者的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教诲,而且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陶
醉于海德格尔的著作并与海氏建立了通讯联系。法国人常说自己
的近代哲学受到过“三个H”(指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的影响,除了历史上的黑格尔外,萨特本人倒是亲炙过“两个
H”的思想。当然,他也有与海德格尔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
萨特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在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
分析后萨特发现,传统宗教中所谓上帝存在的概念是自相矛盾
的。因此,他坚决否认传统宗教中的核心观念——上帝存在;在
他看来,存在主义首先就是以存在中的人的自由意志取代上帝观
念的绝对权威;他在西方哲学史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无神
论存在主义者。萨特在存在主义哲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他于
1943年完成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1960年,他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一书,该书代表了他的基本政治思想,即强调在*基本
的原则方面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相互兼容的,曾大力
倡导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
是深表同情和理解的。但是他认为自己强调个性和马克思主义强
调群体、他追求人的自由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他坚信人
类的基本问题都是存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问题主要
是经济的生产和交换方式所引起的问题,等等,都是不同的。所
以,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者,而只是以存在主义观点
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
“存在”的-gr种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主义的影响开始波及到法国,通
过哲学家让一保罗·萨特的哲学及文艺作品,存在主义又开始在
法国及整个欧洲大陆的哲学家和年轻人群体中获得了极大的声
誉,一度成为欧洲大陆*为流行的哲学思潮。然而,这个哲学潮
流兴起的初期并没有在英语世界国家获得积极的响应,只是到了
二战结束之后,英美两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才开始将目光集中到存
在主义上,随着某些德国神学家流亡美国以及英美哲学家的兴趣
开始淡出理性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存在主义遂开始在英语世界
获得广泛注意并在宗教哲学方面赢得了重要的发展。那么,在西
方世界存在主义的哲学涵义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先从它的几个
相关的基本概念开始讨论。
1.“存在”
英语文献中“existentialism'’一词通常被译作“存在主义”,
另外还有几个相关的词,如exist,being,being一般也都译作
“存在”,但它们之间通常是有区别的。
单纯浙江绍兴人,1 956年
出生。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曾就读于云南大
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社科院
研究生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
和博士学位:并获得中央民族大
学民族经济博士后证书。为美国
爱尔文尼亚大学、(美)北京语言
文化中心(TBC)、四川大学、中
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曾到香
港、日本、欧洲、中东地区研究
和讲学。已经出版的著作有《西
方新闻传播论文集》、《海外华人
经济研究》、《儒商读本·人物
D8-水写本 [胆巴碑] 内容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书写规范美观的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也往往可以在不经意中带给人们力和美的享受。中国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
两大元帅--斯大林与蒋介石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俄两国关系中的民族利益问题为核心,以中俄两国领导人蒋介石与斯大林的交往为线索,展现了这一时期中俄关系的全过程,全书...
波德莱尔诗全集 本书特色 在欧美各国,波德莱尔被普遍认为是法国*大的诗人,尤其是自本世纪以来,波德莱尔受到了世界文学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几乎成了“现代所...
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是刘叔新先生在诗歌韵律方面数十年精心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
もどかしい恋愛の心情をメインに描いているのですが、ちょっともどかしすぎ&なかなか前へ進まない。だんだん退屈になってきまし
霞客,即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其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被誉为“
读品2007 内容简介 【读品】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用来记录和分享我们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追求原创,主要刊登与书有关的评论...
他不是以前那愤世嫉俗的师兄兰罄,他是归义县正义的捕快施小黑。百里七总想,也许兰罄忘了以前的一切也好。那样不堪的往事,是自
刘尔炘楹联集 目录 五泉山楹联选注(135副)五泉山牌坊联乐到名山联韫玉门联怀珠门联孰乐台联(2副)泉韵台联谷音台联高山流水联上下关联仙凡界联浚源寺联(2副)流...
2010年文学批评-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内容简介 《2010年文学批评》由韩忠良主编,收录了2010年中国*佳的文学批评多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
《哺乳期的女人》叙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少妇之间的性意识,它是一种潜在的原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作家自始至终都不点破这种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电影卷一 本书特色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电影卷1)》:对中国经验和江西记忆的思考与抒写,对江西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回望与审视...
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朗松文论选 内容简介 《朗松文论选》为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之一。该书汇集了朗松论述文学史方法、文学与社会思潮、文学与哲学,以及用其理论和方...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 内容简介 从抗战爆发——1949年后——“文化大革命”这四十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特殊阶段,战争因素深深地锚入人们的意识结构之中,影响着...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采用哲学与诗学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发掘宋代心性学的渗透对诗学所产生的影响。宋代儒者与诗人身份的合一,使这一渗透变得自然而深...
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外国30幅最著名的摄影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对知识的渴求则是无限的。知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智慧,是力量。它可以润泽人的修养和谈吐,...
建安文学接受史论 本书特色 在我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占有十分重要地地位。关于这个时代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历来论者多有论述,并多精见。然而说到建安文学对后来作...
诗词论稿-邓红梅遗集 本书特色 邓红梅编著的《诗词学论稿(邓红梅遗集)》中对于唐宋明清词中的重要作家和重要词学现象进行了深入解析。邓红梅于当代学术首要的贡献是开...
《历史为什么:虫小绿漫画中国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以卡通形象“虫小绿”为主角的漫画中国史。在我们印象中,历史总是宏大叙事,无
“灰阑”中的叙述--边缘批评文丛 本书特色 “边缘批评文丛”主要收集中国学人在海外的文学批评文字与文化研究成果。“文丛”作者大都原是国内知名评论家,近二十年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