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的无神论
萨特:浪漫的生平
西欧统一的文化传统和地理上的毗邻关系使得它们的思想总
是显得十分契合,这一特点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它是一个可以与
海岸对面的英国或者大洋彼岸的美国的经验主义或分析哲学形成
强烈反差的理性主义传统。存在主义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近代的理
性主义,先是笛卡儿,后是康德,再是克尔凯郭尔、尼采,继而
是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现在存在主义的重镇又转到了法国,它
的颇具特色的代表人物当然首推萨特和马塞尔,他们的特色则体
现着法国哲学家常有的那种以文艺来表达的激情之中。可以说法
国哲学家的特点大多是这样:他们一方面将智慧贡献于严谨的哲
学,一方面也感情激昂地投身于文艺创作,同时也以法国人固有
的浪漫从事于政治活动。这些特殊的法国人包括蒙田、伏尔泰、
卢梭和萨特。现在我们就将目光移到距离我们历史*近的法国哲
人萨特身上。
让一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著
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心理学家、政论家及政
治活跃人士。他在上述几乎每个领域都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以多
才多艺而又深具社会影响而论,二战后欧洲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
恐怕只有毕加索可与之比肩。当然,他对西方思想产生持久影响
力的仍然是他的存在主义哲学。
1905年萨特出生于巴黎。幼儿时父亲便去世了,他被转交
给祖父抚养。祖父是位德文教员,对他成人后去德国学习有一定
的影响。1924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9年获得哲学
教师资格,1933—1935年分别在德国柏林和弗莱堡大学进修,
参加过胡塞尔的讲座。回到法国之后,萨特先后在四所中学担任
过教员。“二战”期间,他参加了法国陆军并被派往著名的“马
其诺防线”。法国沦陷后他被德军俘虏,第二年由于身体健康的
原因他又被德国人释放了。在战争余下的岁月里,他居住在巴黎
从事写作、教书,也参加了地下的抵抗运动。“二战”结束之后,
萨特又陆续出版了几部小说和戏剧作品并积极投身当时的政治活
动。1951年他帮助成立了“民主革命联盟”,这是一个旨在重新
组织左派党团的政治运动,因此引起法国共产党对他的敌意;他
还创建并主编了一度影响很大的“左”派杂志“当代”。1950年
代,当法国政府企图重新控制阿尔及利亚时,萨特便公开指责政
府的侵略企图;1960年代他又积极参与了法国民间反对美国侵
略印度支那的抗议活动。他还是古巴共产党领袖卡斯特罗的热情
支持者。他的*有名的政治活动大概要算公开支持1968年5月
爆发的巴黎学生造反运动了。因为萨特的贡献和社会影响力,他
被授予过两个重要的奖项,一项是荣誉军团骑士奖(1945),另
一项是诺贝尔文学奖(1964)。不过,他本人反对一切来自政府
的荣誉,所以拒绝了这些殊荣。
从学术传统上讲,萨特不仅直接聆听了曾经影响过德国存在
主义者的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教诲,而且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陶
醉于海德格尔的著作并与海氏建立了通讯联系。法国人常说自己
的近代哲学受到过“三个H”(指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的影响,除了历史上的黑格尔外,萨特本人倒是亲炙过“两个
H”的思想。当然,他也有与海德格尔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
萨特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在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
分析后萨特发现,传统宗教中所谓上帝存在的概念是自相矛盾
的。因此,他坚决否认传统宗教中的核心观念——上帝存在;在
他看来,存在主义首先就是以存在中的人的自由意志取代上帝观
念的绝对权威;他在西方哲学史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无神
论存在主义者。萨特在存在主义哲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他于
1943年完成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1960年,他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一书,该书代表了他的基本政治思想,即强调在*基本
的原则方面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相互兼容的,曾大力
倡导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
是深表同情和理解的。但是他认为自己强调个性和马克思主义强
调群体、他追求人的自由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他坚信人
类的基本问题都是存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问题主要
是经济的生产和交换方式所引起的问题,等等,都是不同的。所
以,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者,而只是以存在主义观点
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
“存在”的-gr种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主义的影响开始波及到法国,通
过哲学家让一保罗·萨特的哲学及文艺作品,存在主义又开始在
法国及整个欧洲大陆的哲学家和年轻人群体中获得了极大的声
誉,一度成为欧洲大陆*为流行的哲学思潮。然而,这个哲学潮
流兴起的初期并没有在英语世界国家获得积极的响应,只是到了
二战结束之后,英美两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才开始将目光集中到存
在主义上,随着某些德国神学家流亡美国以及英美哲学家的兴趣
开始淡出理性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存在主义遂开始在英语世界
获得广泛注意并在宗教哲学方面赢得了重要的发展。那么,在西
方世界存在主义的哲学涵义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先从它的几个
相关的基本概念开始讨论。
1.“存在”
英语文献中“existentialism'’一词通常被译作“存在主义”,
另外还有几个相关的词,如exist,being,being一般也都译作
“存在”,但它们之间通常是有区别的。
单纯浙江绍兴人,1 956年
出生。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曾就读于云南大
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社科院
研究生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
和博士学位:并获得中央民族大
学民族经济博士后证书。为美国
爱尔文尼亚大学、(美)北京语言
文化中心(TBC)、四川大学、中
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曾到香
港、日本、欧洲、中东地区研究
和讲学。已经出版的著作有《西
方新闻传播论文集》、《海外华人
经济研究》、《儒商读本·人物
身边的物理 内容简介 书中所用的英语不仅地道、生动、规范、标准,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学生们学习这些英语短文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会感到十分亲切,激发起...
誤入死亡森林的諾亞,以為自己會死在這隻黑色巨獸爪下,卻沒想過巨獸會對他做出更可怕的事情。被侵犯的痛楚、壓倒性強悍力量帶來
文学死了吗 内容简介 “文学死了吗”?“小说死了吗”?“书死了吗”?网络时代来临,这些问题一度喧嚣尘上。学术界讨论,社会中关注。始终没有答案。风波过后,事实是,...
本書為二○○二年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所舉辦的「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國際學術會議之學術發表論文集。收集兩岸共十五位學者所
毛泽东诗词修改始末与修改艺术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毛泽东诗词修改艺术是毛泽东诗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是目前**本比...
文学语言学 本书特色 李荣启所著《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致力于语言本体,探索其文学性、审美性,为建立科学、系统、成熟的文学语言学,拓展文...
数论初步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写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整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同余与同余式等基础知识。在介绍一些经典结果时,给出了它们的背景及应用...
江湖上盛传,赤水玄珠谷有两大宝物:赤水剑、玄珠炉,赤水剑锋锐无比,玄珠炉炼药如神。但赤水玄珠谷主苏合的宝物,只是他的弟子
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 本书特色 《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精)》是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家具图集。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 内容简介 简介《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精...
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集 本书特色 中国诗歌有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这种感发生命的特质,确可对...
图学应用教程-第二版 本书特色 《图学应用教程(第2版)(机械类近机类专业适用)》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图学应用教程-第二版 目录 第1章 绪...
认识中国(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 名家亲自操刀编纂——总主编王元化,上卷主编陈子善,下卷主编傅杰★ 这些文章,表达了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状态、...
1919-1935-从《新青年》到决澜社-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 本书特色 胡荣编著的《从新青年到决澜社--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1919-1935)》借鉴主要先...
《自由中國》從1949年底創刊到1960年被迫停刊為止,是台灣貫穿19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政論雜誌。以此為中心,集結了名義上以胡適為
寻根文学价值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寻根文学研究回顾与本书重点;寻根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根文学的美学价值观;寻根文学的思想价值观;寻根文...
文学理论研读 本书特色 一、《文学理论研读》是一部旨在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理论基本学理能力的教材。通过对文学理论12个关键词在中西文论史上的演变所构成的...
蒋勋和他的红楼梦 内容简介 大荒山 无稽崖 青埂峰 别人问我来历 我便如此回答 这是蒋勋老师的小诗,也是他的自述,蒋老师从童年就和...
梦溪笔谈 本书特色 《梦溪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以笔记的体裁,记录、稽考、订正了大量的当时和前代的典章制度、掌故轶事、文物考古、物产民俗等资料,这一切...
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这次结集,我又重新阅读了自己十多年前的作品。短短的时间虽然有些模糊但我已经从模糊的镜面中看到了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