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海外汉学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作为一个学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学术师承和学术脉络,我们今天在展开海外汉学的研究时应对各国汉学的学术发展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对待域外汉学仅仅采取一种实用的态度是不行的。“我认为研究国际汉学,应当采取学术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将汉学的递嬗演变放在社会与思想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李学勤)前辈学者已经这样做了。1949年前对西方汉学通史的研究有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和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欧人之汉学研究》,近年来国别的汉学史著作,影响较大、受到国内外学者好评的是严绍璗的《日本中国学史》和侯且岸的《当代美国的“显学”》。何寅与许光华的《国外汉学史》是国内目前较为详细的汉学通史性著作,此书有开创学科通史之功。汉学史研究的意义在于,域外汉学的发展在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有自己的学术传统,有师承的传递和各个学派的特点。如果不了解这个历史,我们就无法判定一个汉学家在本国学术史的地位,也不能了解其学术思想的来源和背景,很容易闹出笑话。汉学家也分三六九等,要把*好的汉学成果介绍到国内,就必须做深入、细致的国别汉学史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整体的或个别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定各国的中国学家们在他们自己国家的学术谱系上的地位,才可以避免我们的无知。”(严绍璗)从西方汉学史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系统而深入的学术史的梳理,就无法解释“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之间的巨大变化,也无法解释从费正清到柯文这种学术路向的重大转变,从而也不可能深入地了解这种学术转变背后的深刻的文化原因。所以,无论是判断汉学家个人的学术成就还是从整体上理解汉学的演变,没有学术史的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
**编 原型与母题
二、猪八戒形象的原型与内涵
猪八戒形象的产生与吴承恩的创造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仅次于孙悟空的重要人物,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角色。若从《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人物形象的演变史来考察,在一师三徒的取经队伍中,猪八戒出现得*晚,资历*浅。
在唐贞观年间至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明嘉靖年间近千年的历史时期中,玄奘取经的历史故事在不断地神奇化,取经队伍中的人物也不断增加。玄奘取经在唐代是作为一件佛教盛事为人传述的,玄奘口述,其弟子辨机辑录整理《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述了玄奘取经的经历与见闻,由玄奘弟子慧立、彦惊撰写的《慈恩三藏法师传》则进一步渲染玄奘取经的神奇经历,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传记。至宋代,玄奘取经的故事由佛教传说进入文学领域,成为民间说唱文学的题材。宋代流传下来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迄今所见较早较完整的关于玄奘取经故事的说唱文学底本。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取经队伍已有了三位成员:唐僧、孙行者、深沙神(沙僧的前身),而唯独缺少猪八戒。
到了元代,取经故事进一步流传,成为文学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但在元代早期文献记载及文学作品中仍然未见猪八戒的形象。元代初期作家吴昌龄著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题目正名为“老回回东楼叫佛,唐三藏西天取经”。全剧不存,从辑佚曲文看,剧本主要写唐僧西行时大唐将官为之送行的情景,及其在西去途中受老回回招待的情况。剧中提及的取经人除唐僧外还有两个随从人员,“戴僧帽,穿僧衣,系丝绦,挑经担”。老回回对唐僧说:“师傅你自出国到西天的路程十万八千余里。过了俺国,此去便是河湾东敖、西敖、小西洋、大西洋,往前就是哈密城、狗西番、乌斯藏、车迟国、暹罗国,天主国、天竺国、伽毗卢国、舍卫国……”所说之地没有关于猪八戒的故事情节,因此剧中也不可能出现猪八戒的形象。
……
苏洵古文论要 本书特色 毛德胜著的《苏洵古文论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论析苏洵古文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章为苏洵的古文观念。第二章为苏洵古文的...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集)》内容简介: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才情绝世,却又放荡不羁;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
男人强壮食谱 本书特色 《男人强壮食谱》:专家指导,养生食疗以食物滋阴补肾,壮筋健骨,补肾壮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辨症施膳。男人强壮食谱 目录 序猪...
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 本书特色 《美国文学简史》(第3版)作者常耀信教授,长期潜心于美国文学研究,任教于大洋两岸,主讲英美文学逾20年:始终孜孜以求,在研究...
一场强弱悬殊的决战,在凤鸣这个神奇主帅的领导下,从一开战就呈现出完美的胜利前奏!谁能想到就这样赶鸭子上架的赶制出来的炸弹
新哲学 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书分五部分,内容包括为:影响20世纪中国哲学观念的源流、中国哲学、经济的道德视角、公平与效率、近代东亚宗教等。新哲学 第五辑 目录 ...
王刚,作家,编剧。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现居北京,供职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文学系。其文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英格
“这是一个关于探险玩耍、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世代差异、文化冲击和兄弟情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
宋词是一朵情花-II 本书特色 畅销书作者、小清新诗词派李会诗*新力作。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经典的宋词读本,*唯美...
目录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沙漏街的卜语凡墙都是门沉默的左乳潜性逸事饥饿的口袋小镇的一段传说塔巴老人作者简介
本书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记者对钱钟书先生逝世的报道、访谈等。第二部分,是各界人士对钱钟书先生的悼念、追忆和评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本书特色 我只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许多问题。因为这——文学批评,是与文学之演变*有密切的关系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内容简介 ...
铁屋中的呐喊 本书特色 《铁屋中的呐喊》是东方文学研究专家李欧梵先生于1987年出版的英文版著作的中文翻译版,出版于1999年。 作者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朱自清《诗言志辨》、赵沛霖.《兴的源起》及20世纪赋、比、兴研究的基础上,把赋、比、兴这一组诗学概念置于中国诗学和民族艺...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本书特色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随着2011、2012年这两个对于中华民国有着纪念意义的年份的到来,民国热还将持续升温。北洋军...
风云第二部-19 本书特色 《风云》是香港漫画宗师马荣成的代表作,该漫画集武侠、科幻、神话于一身, 为香港漫画销量之冠。更先后改编为小说、电影、游戏、电视,都曾...
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主要内容包括:骈文名称的演变与骈文的界说;从文化学角度看骈文的产生;论骈文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蕴等。骈文研究与历...
本书以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为基本结构框架,塑造了呼家堡“四十年不倒”的当家人呼天成的形象。他无疑是中原大地上的智者和行动家。
民国大师文库(第五辑)---宋词通论 本书特色 人人都晓得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中古以后的涛歌上三个阶段。这“词”上冠一个“宋”字,就是表示词到两宋,正如赤日中...
新诗杂话 本书特色 《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专门讨论新诗的著作,收有十五篇论作和一篇译文。对于新诗,作者相信意义的分析是欣赏的基础,故全书多从“解诗”出发,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