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遇到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书籍。作者自小喜欢读书,带着问题或课题而读,因为要用,所以读得广、读得深、读得专心。
读书过程总是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感悟和联想,直接写在书的天头地角。常常在旅行中,尤其是乘飞机长途旅行,平稳而安静,特别容易引发思考,特别适合书写。作者也乐意接受书评的任务,几乎来者不拒,多年来,发表的书评总在百篇以上。本书集结作者多年的读书笔记,相信读者阅读之后会有一定的裨益。
笔记作为一种私人记述,本可补正史之不足,笔墨若能生动传神,则更有文学的趣味,所以作者总喜欢读笔记。人们却多以为笔记都是古人作品,是一种陈死的体裁,殊不知黄秋岳、徐一士、刘禺生等都是近几十年中人物,本书作者也是其中之一。本书便是作者多年读书笔记的精华。
作家叶梦用电子邮件发来新作的目录和文稿时,我正客居京城之西。友人刻赠的两方闲章,一日“莲花西”,一日“北漂佬”,正道出此时的位置、身份和心境。客居难免有漂泊的感觉,常常不由自主地遥望南天,想家。
家乡益阳,是黎锦晖曲中“桃花江是美人窝”的那个地方, “桃花千万朵,比不过美人多”;是周立波笔下普山普岭茶子花的山乡,楠竹绿如海,资水碧于玉;是岸芷汀兰、渔歌互答的浩荡洞庭,风月无边,美景如画;是特产松花皮蛋和水竹凉席的地方,益阳砖茶是远销西北的名茶,水产、苎麻、芦苇的品质和产量全国知名;是吃芝麻豆子茶又吃擂茶的地方,农家的好客,让你亲切难忘;益阳花鼓西湖调的热烈和益阳弹词的柔婉,唱尽了益阳人的苦辣酸甜,全世界的戏曲也不可能克隆重复。在我的意念中,益阳便是*经典的江南。
接近益阳,可以从山水人手,以行走的方式;可以从人物人手,以交流的方式;也可以从叶梦入手,以阅读的方式。
叶梦以对故乡的敏感、细腻和独特的感悟,执著不懈地创作她的故乡赞歌,从历史到现实,从风景到风俗,并逐渐形成系列。从《遍地巫风》到《乡土的背景》,让本土和外乡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块平凡土地的不凡价值。她以《羞女山》为代表作的风景谈,成为了新时期的散文名篇,以一座山点化出益阳的神秘瑰丽。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有对益阳风貌的全景白描,有对益阳民俗的文学阐释,多已成为公认的探索益阳的文化地图。这回她把笔指向了益阳的人物。
益阳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如陶澍、汤鹏、胡林翼、周扬、周立波、周谷城、叶紫、张国基……有的闻名海外,有的遗世特立。当代益阳人也表现不俗,群星璀璨。他们不仅仅推进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也为益阳拓展了文化发展的宽度与深度。叶梦感知并抓住了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推出了这部作为作家存在背景的人文风景专著。
《乡土的背景》不是一部益阳人物全书,所选人物也不单以知名度为取舍标准。他们大多是叶梦熟悉的或者采访过的人物,其中关于周扬、周立波、莫应丰的部分既是催人泪下的纪实散文,又是独家披露鲜为人知的新文学史料。比如写周扬的《七坛甘草梅》,就解释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疑惑,填补了周扬研究的史料空白。
叶梦撰写的人物系列,在提升益阳历史与人文的分量的同时,深度探析了在特定的地域文化前景下的人文精神。益阳地域文化的来龙去脉由此变得清晰、耐人寻味。这些出自叶梦不俗的史识史才,出自不嫌琐细不计工本的专注投入,更出自她与生俱来与日俱增的乡土眷念。
叶梦是公认的抒情散文好手,人物散文写得如此精到老辣真让人有些意外。那些远去和远处的人物,通过作家搜寻史料、追记采访,得到了大量细节,于是她笔下的人物一点儿一点儿复活了,变得生动、具体、活跳,充满了灵性与温情,尽管全书是由单个人物与独立章组成,感觉连贯流畅,像读一部完整的故事。也许受了前辈益阳作家周立波的影响,她平静质朴的文字背后是浓得化不开的益阳氛围、益阳情调,尤其是许多只有益阳才能听到用到的词汇,她信手拈来,读来亲切而传神。
叶梦的乡土背景是独特的。在雪峰山脉和洞庭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奔腾冲决的资江到这里已平缓而弯曲。湘人的血性隐藏在益阳人性格深处,表现出来的却不如上游的邵阳“宝古佬”那样刚烈,益阳话中的“待人小意”就是对益阳人热情而宽容、细致而谦和、善解人意、善结人缘禀性的概括。叶梦的努力,使这种乡土文化丰富了湖湘文化的整体,又揭示出其独特鲜明的个性色彩:雄阔中更见精微,豪迈中颇多文雅。有一位我敬重的长者在那里工作生活两年多,他印象*深的就是益阳人的温文尔雅,委婉平和。正是这平和之下,益阳文化蕴涵着持久与绵长,不至于在坚硬的现实碰撞中化为文明的碎片。
读完《乡土的背景》,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益阳这块土地上能够生长众多的有灵性的文人来?原来那里有一条文脉哦!
人以地载,地以人名。遥望益阳,忘不了那些真实鲜活的人物,也总是联想到承载着丰绕精神和物产的故土。好在今日益阳一如往昔的秀美、宁静。在无数城市不问情由脱胎换骨的运动中,益阳的规划与建设显得严谨而适度,山水田园风光依稀可辨,高新科技的产业导向中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慢半拍的开发节奏,当初来不及作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而今又已经引进了现代的生态和环境意识,城市化的进程更加科学和民主。过去曾被人轻慢的地方越来越显示出让人艳羡的后发价值和优势。我们由此庆幸益阳文脉的延续,更对未来滋生信心与希望。
《老南开》内容简介:本书“民国趣读”系列是中国文史出版社为普及宣传政协文史资料、宣传政协文史工作而精心打造的丛书。此为丛书
大象中原 本书特色 《大象中原》为著名散文家王剑冰有关中原历史文化的散文集。这些文章,或描绘历史场景,或勾描历史人物,或抒发深沉之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谈古论...
鸳鸯湖棹歌 本书特色 《鸳鸯湖棹歌》是清代嘉兴人朱彝尊撰写的诗集,共收诗一百首。本书注释简明,以嘉兴的史地、人物为主,有些未直接出现在诗中,但与内容有关系的,稍...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但中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泰戈尔诗选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名著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及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世界...
切要-民国演讲典藏文库.章太炎卷-(上下) 内容简介 章太炎(1869-1936),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名炳鳞,号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
当代散文-何为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维庸作品最全面的译介和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维庸传世代表作《小遗嘱集》和《大遗嘱集》的首次汉语全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本书特色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由许晴主演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近期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 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
犁与剑---鲁迅文体与思想再认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边分析鲁迅小说。下编分析鲁迅杂文,均进行了详细、到位的分析,引证翔实,说理缜密,对这两种文体及其...
传统蒙学丛书-千家诗 内容简介 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刊行的《楝亭十二种》中,收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全书共二十二卷,分为十...
珍珠梅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斑斓的老树、我的“师傅”、两个碧花、同龄人黄家婆、大家小姐——“女特务”、馋嘴婆娘、我的两个“对头”、牛栅失火、花生熟了、花椒红...
矛盾家书 本书特色 茅盾是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茅盾家书是茅盾研究史上重要的一环。古人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
走过人生-叶永烈谈生命的精彩 本书特色 一部妙趣横生的作家生活回忆录,见证人生的变迁,也见证历史的更替。走过人生-叶永烈谈生命的精彩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作家叶永...
说江湖 内容简介 “情难消受美人恩,仗剑江湖为红颜。”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营造了一个绿林豪杰、红颜枭雄们的理想栖居之地——“江湖”;在那里,看英雄“笑傲江湖”,...
愿在美好思想前停留-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愿在美好思想前停留》是一本爱默生经典散文随笔的全集。全书完整收录了《自助》《灵感》《爱》《友谊》《命运》...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
悦读季系列名家经典 理想篇---有梦才有远方 内容简介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可怜的人之一。本书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
我眼中的清华园-季羡林随想录-六 内容简介 北大如杜甫,清华如李白。清华园,简单淳朴的三个字;但却似乎具有极大的启示性,极深邃的内涵。谁见了会不油然从内心深处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