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人们就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给予你大量善意的建议,但往往这些友善的建议却会让我们更加糊涂,而不是从中受益。
事实上,我们得到的教育孩子的建议越多,我们越不知道如何正确去做。
有过记者经历的安德里亚·比朔夫,出于她的职业感,常常向*有权威的相关专家咨询这些建议的正确性,然后向父母指出在这浩如烟海的教育方法中,哪些是家长们主观想象的正确,哪些才是真正有效和有价值的。她想用这本书的科学性唤起父母们自己的切身感受,以体会那些对
孩子是好的、正确的教育建议,而不仅仅是盲目地听从这些建议。
德国家庭教育2007年畅销书,读者评为五个星,目前在德国已有15万个家庭拥有这本书。常规的不一定正确,适合的才是*好的。
教育是用心的、双向的,作为教育者须有科学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教育者谬误手册》一书将会对中国的家长、教育工作者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程方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可贵的是这238个教育谬误,不是作者在屋子里杜撰出来的,而是在采访了二十多位专业人士,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并且加入自己的教子实践与思考后写出来的。所以你阅读此书时,会有一种在与你交谈的亲切感,而且你会觉得她讲的问题,你都经历过,她讲的许多误区。你曾有过。
——卢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
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家长,你一定会从此书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请记住书中提到的一句话: “孩子和闹钟一样,不能一昧地给他上弦,必须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走。”
——孙向红 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初读《教育者谬误手册》,**个感觉是太棒了,这是一部指导父母和教育者正确培养教育孩子的好书。第二个感觉接触这部书太晚了。如果时光能倒流,我还是初为人母人师的话,有这部书做指导,我相信肯定能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一批优异的学生。
——杨艳琴 海淀实验小学教师
阅读这本德国同行的书,会吃惊地感到,现在中国父母们在孩子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几乎和德国是一样的。书中对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不少独到的见地,这对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很有帮助。
——江亚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
此书写作手法幽默,并且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从与邻居、长辈、朋友的相处,到日常清洁、吃手指头等生活细节,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并且很实用的书。
——德国读者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 勤
一次,一家单位请我去做家庭报告会,走到会场门口,只见充气的大红拱门上镶了两条飞龙。我忍不住笑了,真是“望子成龙”心切呀!
报告会一开始,我问全场的听众:
“期盼‘望子成龙’的父母请举手!”
场上一半人举起手。
“期盼‘望女成凤’的父母请举手!”
场上另一半人又举起了手。
接着会场上笑声一片,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可笑。
等笑声停下来,我说:“是呀,现在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惟一的儿子、女儿成龙、成凤呀!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何为龙?何为凤呀?要知道,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呀!有的儿子会呼风,有的儿子会换雨:有的儿子会喷水,有的儿子会负重…他们所以都称其为龙,正是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本事。如果让会呼风唤雨的儿子去驮石碑,那他一定会压趴下;如果让会负重的儿子去喷水,他恐怕使再多的力气也喷不出水来”。
同样,孩子也是有差异的,孩子也是各有长处的。有的孩子擅长音乐,有的孩子擅长美术,有的孩子乐于计算,有的孩子乐于写作;有的孩子善于思考探究,有的孩子善于组织指挥…让喜爱数学题的孩子去演讲,他可能会犯愁;让喜欢体育的孩子去当翻译,他也可能会很困难…
家庭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善待每个孩子的个性,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长处,扬长避短,而不是十全十美,处处和别人攀比。
如果认为,只有考上清华的男生才是龙,考上北大的女孩才是凤,那一定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处处指责:“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原本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由于过高的期望,反而让孩子变得无望,开始厌学、逃学、甚至辍学,最终放弃学业,自暴自弃。本来生下来是龙神,最后却变成了跳蚤,谁之错?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发展?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前途?
是我们教育观念上出现了误区,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才能走出误区。
聪明的父母,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
智慧的父母,不是没有误区,而是善于反思,及时走出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呢?
今天,我隆重地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德国女记者安德里亚•比朔夫所著的《教育者谬误手册——纠正教育者的谬误,让孩子感受教育是爱》。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因为书中的238个教育谬误,不是作者在屋子里杜撰出来的,而是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采访了20多位专业人士,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并且加入自己的教子实践与思考后写出来的。所以你阅读时,会有一种和你交谈的亲切感,而且你会觉得她讲的问题,你都经历过,她讲的许多误区,你都有过。正因为她所讲的现象都源于生活,所以你会感觉此书贴近生活,十分实用。
这本书更大的价值还在于,引发人物去思考。作者是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告诉天下的父母教子是一门科学,要遵循自己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科学在不断地变化,新的认识层出不穷,所以教育孩子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存在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一样奏效的公理定理。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作者希望“面对种种误区,每位父母都能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十分赞同作者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始终认为,家教没有“百科全书”,天下没有哪条“秘诀”能拯救你的孩子,任何经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作为父母,读这本书时,要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孩子,想一想,试一试,改一改。
想一想,你是否也进入了误区?
比如:你是否也认为“只有打孩子才是暴力?”过去你传承老祖宗的教子观“不打不成才”,现在你进步了,知道孩子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随意打孩子是行不通的。但是,你是否意识到“对孩子不理不睬、侮辱、蔑视,让孩子承受超过他能力的责任和工作、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暴力呢”?
再比如:你是否也认为“再多的表扬也不过分”?有的妈妈读了我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后,对我说,我整天对孩子说‘你真棒’,他怎么就‘棒’不起来呢?我问她,你说他‘棒’有具体的事情和理由吗?她说:“没什么理由,我说他‘棒’是希望他更‘棒’。”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十分赞同作者的观点,“最美好的体验并不是得到表扬,而是真正完成了一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他做成一件事情的喜悦以及体会到自己是有用的,更能促进儿童性格的发展了。”让孩子棒起来,不是空洞地说他棒,而是给他机会让他做事,让他切身体会自己有多棒!正像德国诗人和教育家让•保罗说的:“孩子和闹钟一样,不能一味地给他上弦,必须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走。”自己走出的路,才是最值得自豪的。
试一试,这些方法对我的孩子灵不灵?
别人的做法不一定合适你的孩子,适合不适合,要亲自试一试才知道,道理像买鞋一样。
比如:怎样让孩子听话?
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可能打过、骂过、罚过、可效果却不好,那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可以“不去惩罚孩子,而是让他去感受并觉察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作自受,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孩子就会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听话”会比“不听话”要好受些。试一试多种方法,就会总结出你的教子经验。
改一改,认识到自己教子观念不正确,就要勇敢改正。
比如:许多父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替孩子把一切想好”。大量的事实证明,父母替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能力越差;父母越怕孩子吃苦,孩子离开父母吃的苦就会越大;父母越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孩子越是不快乐。因为父母的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无法享受自己独立来做决定的快乐。
一个二年级的上海男孩,在家什么事都由妈妈替他干。暑假,他参加了“知心姐姐”组织的“革命发现之旅”夏令营,和我们一起去了内蒙古大草原。160多个孩子中他最小,每天他都自己提着行李上车下车,今天住宾馆,明天住草原蒙古包,和大孩子一样跑来跑去,从不喊苦。回到上海,妈妈陪他去学琴,妈妈说琴很沉要替他拎着,他拒绝了:“不用,我能行,这琴一点也不重,比我的书包轻多了。知心姐姐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眼泪都流出来了:“儿子,你长大了!”
父母要希望孩子喊出“我能行”,自己一定要放手。父母只要做小小的改变,孩子就会有大大的改变。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真心希望每一位爱孩子的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世界。
“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多了就有了路”。
教育孩子,也没有现成的路,自己要走出自己的路。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父母和孩子是同路人,一边走,一边寻,走错了,再回来。请记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两个孩子的安德里亚·比朔夫是德国的一位自由作家,也是一位记者。多年来她专注于孩子的教育和健康问题;她曾是两家青少年杂志的主编,也曾参与多本儿童书籍的编写,同时她还在多家不同杂志、报纸上发表过很多关于心理学、医学的文章。
适用于1-6岁儿童-涂鸦.宝宝说给世界的话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南方出版社出版★ 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艾薇·克劳迪结合其多年的研究成果编写...
《战略供应链:体系设计与运营管理》内容简介:当前,新制造与新消费升级,“出海”与“双碳”倒逼多种业务转型,企业正面临巨大的
妈妈送给青春期儿子的私房书-第2版 本书特色 每个男孩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困惑。怎样帮助男孩顺利度过这个人生关键期,引导他们快乐地生活呢...
做个好爸爸 内容简介 做父亲是一个成人和孩子之间逐渐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因此,只要为发展这种关系不断努力,你就可以成为自己孩子的专家级的父亲。通过...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本书特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
IQ测试与天赋教育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语文很好,数学却很差?为什么他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课外动手能力却很棒?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孩子能得国际大赛的冠军,...
父母只做3件事 本书特色 *简单可行的家庭教育法则,知名教育机构——北京树人天地教育研究所10年家教精华,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核心讲义,手抄本在民间流传数年,...
《让慢热晚熟的男孩早开窍》内容简介:“成天就知道玩,这孩子怎么从来不会主动去学习一下呢?”“只有我们下了死命令,他才会坐到
孕前准备与孕期保健宜忌速查 本书特色 本书以宜忌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为准妈妈提供孕前、孕期营养、生活、保健指南,帮助孕产妇及其家属了解孕期保健常识,包括日常饮食、起...
直通全球顶尖法学院 本书特色 申请全球**法学院是一项回报很丰厚、但成本也很高的投资,电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过程。这种激烈的竞争也让申请者的非理性骤然增加,听信网...
妈妈医生:做孩子最贴心的健康导师 本书特色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花朵成长需要营养。营养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俗话说“三餐分配要合理,日常零食要...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打交道-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小学金牌老师饶雪莉写给家长,如何与老师打交道的沟通秘籍。小学是个小社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
我2岁-0~3岁黄金期多元智能开发 本书特色 《0~3岁黄金期多元智能开发:我2岁》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我2岁-0~3岁黄金期多元智能开发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
《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经验》内容简介:本书从经济发展现代化、民主法治现代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
郑渊洁教子秘诀:郑氏父子对话录 内容简介郑渊洁:开车是熟练工种。 郑亚旗:用电脑打字也是熟练工种。我看你天天这么拿笔写太累。 郑渊洁:拿电脑写更...
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本书特色 《父母向左 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这本书正视了叛逆孩子的存在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内容简介 编者提出,叛...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6-12岁) 本书特色 给孩子一生*好的礼物,是尽早把自己培养成*完美的妈妈!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6-12...
改变孩子一生的营养益智计划 本书特色 一场关于儿童营养的革命!让孩子15岁之前养成黄金大脑的*佳饮食计划!英国国民健康计划首席营养专家、百万级畅销作家帕特里克·...
超级可怜的超级小孩 本书特色 费里希塔丝·勒默尔所著的《超级可怜的超级小孩》由德国知名家庭顾问、自由记者、畅销书作家费里希塔丝·勒默尔深度披露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懂得尊重才有朋友-培养尊重的好习惯 本书特色 每个生命都平等片面要求孩子“听话”不利于孩子发展尊重少数人就是尊重自己有效沟通=有效倾听+有效表达欣赏能产生奇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