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先后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辨析了译介学和翻译学之间的差异,明确了二者各自的学科概念,并发出了翻译学应该划定学科界线、保持学科特点、避免学科危机的呼吁;指出了翻译概念的发展只是其外延的增加,而非其内涵之质变,因此翻译的本质属性并未改变;重新审视了翻译的目的、任务及其标准,首次提出了“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这对概念,首次区分了翻译的“文本行为”和“非文本行为”,批评了功能派理论对二者的混淆,证明了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永远不会过时,尝试性地规划了翻译学的学科范围,明确了翻译理论的位置,把它与翻译史和翻译批评一道作为构成翻译学的三个有机部分,而且是其中*主要的部分,对当今中国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了反思,进一步分析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关系失调的原因。并指出了恢复其互构、互补、互彰之和谐关系的途径。
第1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回顾
1.1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起源
要明确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首先应明确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之起源。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必将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而理论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翻译理论自不例外。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翻译活动之发轫早于翻译理论之滥觞,或者说翻译理论的出现晚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发生。那么翻译实践活动始于何时呢?
一般说来,人类之间开始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那一刻就是翻译实践活动肇端之际。那么,人类是何时开始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呢?通天塔之传说当然不可信据《旧约》记载的年岁和提供的线索推异,上帝变乱人类语言当在其创世后的1800年左右,或者说距今约4500年前。3但众所周知,生活在25万至4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已经有了“复杂而有音节的语言”;而已分出人种的晚期智人(即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在几万年前就开始了迁徙和交流。据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人类越过冰冻的白令海峡到美洲大约是在5万年前,通过东南亚的一些岛屿到澳洲大约是在3万年前,(崔连仲,1983:18—19)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人类几万年前就开始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了。
“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马祖毅,l998:1)不过是对翻译起源的艺术概括,而“通天塔应该是神话起源之神话、隐喻之隐喻、叙述之叙述、翻译之翻译”(It would be the myth of the origin of myth,themetaphor of metaphor,the narrative of narrative,the translation of translation)(Derrida,in Schulte and Biguenet,1992:218)说的也只是一种“无源之源”。
……
曹明伦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四川省翻译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翻译学和比较文化研究。著有《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 《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培根随笔集》《司各特诗选》等多种英美经典,与人合作编有《英诗金库》。论文见于《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国外文学》《名作欣赏》《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及若干大学学报。
张振国 1977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专业。现任上海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文化研究室主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主要著作有:《道教三字经讲解》 《悟真篇导读》《...
四川孝道文化-(第四辑)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中国传统重孝”,重在理论的论述,比如孝道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践行孝道有哪些原则,孝道在儒家伦理...
中国人气质 内容简介 人们之所以对(中国人气质>这本外国人写于一百多年前的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一方面说明了“偏不肯研究自己”的中国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
中国古今名人功过评价经典对联品悟 本书特色 黄世成、黄梁渠编著的《中国古今名人功过评价 经典对联品悟》收集评价中国古今100多位名人功过 的经典对联5...
谁在巴黎纵情狂欢 内容简介 这套读物的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在阅读中逐渐...
三人行1963-对照记 本书特色 30个瞬间,私人故事串起大众话题;50年心路,对照两岸三地沧桑变化。从乡下泥土路、从湾仔码头、从台北,他们各自出发,走向全世界...
当代回族饮食文化 本书特色 回族分散聚居在全国2000多个县,饮食文化同中有异。《当代回族饮食文化》是一本通过民族志形式撰写的有关回族饮食文化的书籍。作者李德宽...
《一个不会离开的男人》内容简介:【韩梅梅】百万畅销系列丛书《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第2季温情回归,写给每一个正在
辽宁风物(套装全2册) 本书特色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广博的人文底蕴,赵焕林主编的这本《风物辽宁(共2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辽宁省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汇...
听余秋雨讲文化 本书特色 一场开拓眼界的文化之旅谛听余式文化中的古往今来摆脱平庸,走出重复,人生理应变得更加精彩听余秋雨讲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缔造...
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1-2 本书特色 连续40周高踞台湾诚品书店畅销榜的国学通俗读物!这是一本全民阅读的国学通俗读物。看了这本书,你就不回错用、误用中文了!每...
姬叉福建人。愛閱讀,愛音樂,愛影視,寫過武俠玄幻,寫過都市娛樂。此番將玄幻世界的瑰麗想像與現代都市的娛樂思維相結合,希望和大家一起體驗兩種世界的思維矛盾與逐漸趨...
先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验 本书特色 我写印此书,*大希望使人信重中国古老文化,它对我们现代人仍是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若是能力很强,学养很足,应该对于...
符号学导论 本书特色 符号学作为一种思想是古已有之的。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却是19世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被认为是现代...
国学救亡讲演录-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公开讲学记录,较系统地展示国学的概貌,是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了解国学的...
阉割与狂狷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阉割的文化效应,中国阉割文化的整合观,阉割的神圣起源,心理阉割,狂狷与反阉割等七大部分,主要探讨了阉割、驯化与文化,阉割与人对自身...
刘小川·中国传记文学革新者,眉山市作协主席,已出版畅销人物传记集“品中国文人”系列、“品西方文人”系列、单行本《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以及《苏东坡传:一蓑烟...
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 “亲历者的悲欢”,主要讲述敦煌藏经洞文书盗掘的历史。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
人类文明的演进(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原始社会;古代埃及;古代西亚与印度;古代希腊与罗马;东亚的封建国家;中古世界游牧民族的扩张;中古后期的伊斯兰教国家等...
在文明与乡野之间-贵州屯堡礼俗生活与历史感的人类学考察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个探讨“礼俗生活”的历史民族志个案,本书基于贵州黔中一个屯堡村寨(九溪村)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