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隋是汉语发展史上变化剧烈的一个时期,许多常用词在此期间发生了新旧更替,汉语词汇正经历着从上古的方言词汇系统向近代白话词汇系统的过渡,为现代汉语词汇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作为词汇系统的核心,常用词的历史演变恰恰应该成为汉语史研究的重点。作者对41组词汇在东汉-隋时期的新旧更替过程做了详细的描写,对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意义、方法做了深入的阐述,对常用词演变的规律做了初步概括。本书可供高校中文系学生和语言学研究者参考。
汉语基本词汇发展史的**本力作1. 著名语言学家江蓝生教授为本书初版作序。 2. 初版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十多年来一直是汉语词汇史领域引用率很高的一部著作。 3. 曾先后获得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二等奖和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 《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发表长篇书评《汉语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评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王云路、方一新)予以评介。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n
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研究传统得到继承并有新的发展,除继续考辨上古汉语的词语以外,主要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对象的拓展。开风气之先的是张相先生。他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改传统训诂拘守先秦两汉典籍的积习,大胆地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唐宋以降的诗词曲,用清代学者的一套方法来考释诗词曲中“字面生涩而义晦”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相先生的开创性工作影响深远,在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训诂学在以后几十年里的走向。继之而起的有蒋礼鸿先生,他的传世之作《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把研究材料拓展到19世纪末发现的敦煌文献,研究对象则主要为唐宋时期的俗语词,并注意在精密考释的同时对俗语词的来龙去脉作史的探讨,把汉语历史词汇和传统训诂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唐宋口语、俗语词研究的日趋兴盛,学者们一方面把研究范围继续往下延伸到元明清,另一方面则往上向魏晋南北朝溯源。这后一方面的工作似可以郭在贻先生为代表。郭先生说过:“关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向来是薄弱的环节。”近三十年来,经过郭在贻等先生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魏晋南北朝词汇研究已经由冷落而繁荣,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专著如林,各擅胜场,单篇文章多至难以计数。n
以上这些成果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它们丰富了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对古籍整理、辞书编纂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也为建立汉语词汇史积累了许多有用的材料。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些研究基本上还是属于训诂学的范畴,是传统训诂学的延伸和扩展。从严格意义上说,还称不上“词汇史”。n
汉语史包括语音史、语法史和词汇史三个分支。语音史脱胎于传统“小学”中的音韵学。音韵学跟解读古书是一种间接关系,黄侃先生说过:文字音韵要落实到训诂上,训诂要落实到经典上。可见文字、音韵跟“经典”之间还隔着一层训诂。因此音韵学比较容易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加上音韵学研究对象系统性强,所以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它就完成了从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门类向独立的汉语语音史的历史转变。此后断代语音系统的研究和语音发展史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走在了前列。汉语真正语法学的诞生是在19世纪末,它一开始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存在为解读古书服务的问题。汉语语法史的成立虽稍晚于语音史,约在20世纪3040年代,但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都是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训诂学是直接为解读古书服务的,它要摆脱“经学”(或者说“古籍学”)附庸的地位很不容易;而训诂学跟词汇史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词汇史发展迟缓,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汪维辉,男,1958年3月生,浙江宁波人。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训诂学和汉语词汇史。著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汉语词汇史新探》《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宁波方言词典》(合著)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中国词史略 本书特色 《中国词史略》是中国词学研究由传统转向现代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全书六章,首章讨论词的起源,对词这种文学体制形式及其时代缘起,作出了中肯的定义...
中国人的文化密码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文化密码》以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体系为中心,层层深入,用普通而平实的语言,整体展现中国文化中*基础的内容与架构...
简明古汉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是一本小型的古汉语工具书,供中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古代汉语时使用。 本词典收单字,包括附列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共计八千...
文化产业读本 本书特色 《文化产业读本》:解读文化,探析产业,全方位了解文化产业的内涵,多角度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读本 目录 前言第1章 文化面面观...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梳理了前人关于交际失误和语用失误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从认知语用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本书特色 *好看的文字,再现大清王朝vs大英帝国。小女子笔下的大历史,看青年一代写史者如何直面那一段挨打的历史。2008年*值期待的历史读本...
冯至:未完成的自我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展现冯至与中德精神传统和思想人物的对话关系,来探究这位学者型诗人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历程,揭示他对现代...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特色 精彩插图:300多幅精美图片,包括服饰照片、背景图片、解析图、示意图等,立体、全面地展现中国服饰的基本面貌。理想读本:简明的文字、精美的...
天津的园林古迹 内容简介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这对居住在这座城市和曾经客居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具有极大的探求魅力,即使曾到此一游...
《品读李白》内容简介:此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由八篇内容彼此相关的一组论文组成,围绕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其先是否为少数部族、
理性的光芒--德国尼德兰北欧博物馆之旅 本书特色 本书将引领你进入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的艺术殿堂。这些国家地处中北欧,美术史的发展充满了理...
古文字研究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辑包括《墙盘铭文補释》、《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两周金文数字合文初探》等19篇文章。古文...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精)》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
房龙地理-房龙 本书特色 《房龙地理》: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人类文明发展史,越过山川,穿过森林,发现人类文明的轨迹!房龙地理-房龙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地理书...
作品目录第四六折 雪股采心,截蝉玉露第四七折 青娥结草,宝刀神术第四八折 见景而悟,相忘江湖第四九折 断鹤续凫,天涎雷鼓第五
《读懂长征》内容简介:本书以珍贵史料为基础,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红军长征作了全景式的解读。所选史料包括:历史照片、原始文件、
上海姻缘 本书特色 《上海姻缘》:婚姻,可以看做映照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的一面再好不过的镜子。“上海姻缘”之所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自然是与上海这座中国*大的城市有关。...
流年物语 : 西方近代文明的哲思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人文素质课《西方文化名著导读》的教材,意在围绕挑选出来的十位有代表性的西方近现代思想家的著作文本所作的...
大卫·汤姆森是我们这个时代蕞伟大的电影评论家,也是蕞值得信赖的电影史学家。——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作者)电影史学家大卫·汤姆森在代表作《造就电影的时刻》...
★余秋雨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太多了!”“太难了!”“记不住!”“有用吗?”【国民作家】【教育专家】【传播中国文化的坐标式人物】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