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由此入手, 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l 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的重要工具,让读者全面了解日本民族的铠甲和软肋。
l 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l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
l 在被原子弹轰炸后,它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
l 剖析日本的美德困境,一本被日本学术文化界公认的经典之作。
本书提纲挈领,探究了日本民族显著的特点,没有冗长缀余之感。它重点突出而又文字优美,平易近人而又入木三分,是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窗口。
研究日本源于一个任务 ?在美国经历的所有大国之战中,日本是zui令人头痛的一个对手。这个对手的思维和习惯比较特别,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非常少见。西方人认为那些基于人性的战争惯例,对于日本人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美日双方的太平洋之战就不仅仅是岛屿登陆作战问题,也不仅仅是艰苦的后勤供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敌性”成为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克制日本,我们必须先了解日本人的行动意图。可是,了解的过程却极为困难。要知道,日本打开紧闭的国门已经有七十五年了,人们一旦提及日本人,却仍然会对他们那一系列“但是,又……”等词句非常困惑。任何一个严肃的观察家在谈及其他民族时不会一边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接着加上一句:“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一边说这个民族冥顽不化,再加一句:“但是,他们也能适应激烈的变革”。同样的道理,观察家不会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不肯轻易服从上级的命令;不会说他们宽厚善良,接着宣称:“但心存叛逆,满腹怨恨”;不会说他们勇敢无畏,同时描述对方如何怯懦不前;不会说他们顾及别人的感受,又说如何关注自己的面子;不会说他们如何遵守军规,又说如何不服管制。这个观察家只要不是日本人,就不会在一本书里渲染该民族如何崇尚美好的事物,如何高度重视演员和艺术家,如何醉心于菊花栽培,但在另一本书里却笔锋一转,讲述该民族如何崇尚刀剑和武士的荣誉。奇怪的是,刚才提及的这些矛盾面都出现在日本的著作中,而且千真万确地存在于日本的现实生活中,菊与刀便是如此一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日本人本来就是个矛盾的民族:他们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学,既骄傲自大又彬彬有礼,既冥顽不化又能屈能伸,既甘于驯服又不肯受人摆布,既忠贞不二又心存叛逆,既勇往直前又懦弱多变,既固步自封又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他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觉察时,他们又乐享自得。眼下,了解日本人、了解“敌性”,已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正待解决,我们不能再置之不理。日本人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如果不进攻日本本土,他们是否会投降?我们应该直接轰炸日本皇宫吗?从日军俘虏的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情报?针对日军和日本人民,我们应该如何宣传,才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同时削弱日本的顽抗之心?在日本国内,这些问题会引起相当大的争议。如果战争结束和平降临,我们应该对日本人实行永久的军事管制吗?我们是否要准备与那些藏在山林里的顽固分子继续战斗?在战争结束之前,日本会不会爆发一次类似法国或俄国的国内革命?如果没有发生,是否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只能等待灭亡?我们对此类问题的判断,肯定有着不同的看法。1944 年 6 月,我开始研究日本,目的是为了尽快弄清日本民族的真实面目。那一年夏初,美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攻行动。很多美国人都认为这场对日战争要进行三年、五年,或许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日本,有的人则认为它可能变成一场百年战争。日本的官媒甚至根本不承认日本海军的失败,日本国民也坚信他们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不久以后,战争形势就有了很大的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对德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在太平洋地区,美军已经登陆塞班岛,马上就要与日军进行短兵相接,决一死战。经过在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尔、缅甸、阿图、塔拉瓦、比亚克等战役,我们已经知道所面临的敌人将有多么可怕!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需要尽快解答关于日本的许多疑问,不仅要关心日本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还要关心这个国家将要实行的一系列zui高决策。日本目前正在全力反抗,我们要了解东京当局的目的和动机,要了解日本漫长的历史、经济与军事实力,要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习惯,以及这些想法、行动背后的制约因素。同时,我们还必须抛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设想在此类情况下美国人会怎么做?但不能觉得美国人当时会做的事情,日本人也会这么做。毫无疑问,我所从事的这项工作非常艰巨。目前,美日两国正在交战,在战争中痛骂对方很容易,但要真正了解对方却并不容易——这正是我研究的目的,其核心问题是日本会如何行动,并不是我们处于他们的境地会如何行动。因此,在研究中,我必须把日军的一切行动当作有价值的资料来进行分析,而不是当作某种不利条件来看待。尤其是对于日本发动战争一事,我应该把它视为文化问题,绝非军事问题。与平时一样,日本人的战时行为很有自身的特点,看看那些日本将领都做了些什么吧!他们在鼓舞士气、消除疑虑、激发潜能——以上种种行为都显示出日本人在战争中会把什么视为核心资源。我必须认真研究战争中的各个细节,才能一步步地了解日本人。可是,由于双方正在交战,我又必须放弃进行实地调查的想法,不能去日本,不能寄宿在日本人的家庭中观察生活百态,不能亲眼看见他们做出各种决定,不能观察他们如何教育下一代。当时,唯一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书是约翰·恩布里的《须惠村》,但我于 1944 年所遇到的很多日本问题,在那本书里还未涉及。……
著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原姓富尔顿,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译者: 粟冬,翻译,影评人,文章多见于媒体专栏。对日本文学及影视作品有强烈兴趣,他认为但凡想要了解日本文化且对日本文化有诸多疑惑的人,都可以从《菊与刀》中找出答案。
冯至:未完成的自我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展现冯至与中德精神传统和思想人物的对话关系,来探究这位学者型诗人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历程,揭示他对现代...
嵩阳书院 本书特色 位于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自然风光旖旎,环境幽稚,人文积淀厚重。在历史上,程颢、程颐、范仲淹、杨时等诸多名师硕儒讲学于此;司马光不仅讲学嵩阳书...
新华汉语词典-最新修订版-大字本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共收条目60000余条,包括字、词、词组、成语、熟语等,基本反映现代汉语★...
笔记文选读-大家语文 本书特色 《笔记文选读》所选的笔记文,或写人情,或述物理,或记一时之谐谑,或叙一地之风土,多半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吕叔湘编著的《...
婚丧寿喜-画说中国传统民俗 本书特色 余悦主编的《婚丧寿喜》内容介绍: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婚、丧、寿、喜的风俗。这些风俗无不是在本民族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
古语文例释-(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
舌尖上的法国 本书特色 探秘法国各地正宗美食 感受美食中的浪漫与激情 品位美味中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法国,激发味蕾的想象舌尖上的法国 内容简介 法国是欧洲*看...
ゆ 编辑推荐◎ 手持弓箭的淘气丘比特,为人类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打开魔盒放出灾厄的潘多拉,重复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这些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故事,《神话全书》娓娓道...
在响雷中炸响-一个人的电影史 本书特色 电影是社会历史的万花筒。电影所表现的内容纷繁复杂,涉及人性深度、心理深处、伦理深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
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典藏版):增广贤文 弟子规 朱子家训 孝经 二十四孝 本书特色 喻岳衡、喻涵译注的这本《增广贤文弟子规朱子家训孝经二十四孝(典藏版阅读无障...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 本书特色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部分,研究与对话、学...
英国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倾情推荐、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8个月、被译为31种语言、拯救了无数读者婚姻的两性研究经典。两性各有一套惯用语言,误解常始于不对等...
通俗编(全2册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通俗编》为清代藏书家、学者翟灝编著,经由当代学者、金庸研究专家陈志明编校,是历代关于俗语出处...
日美法權威漫畫獎項肯定,世界級好評克蘇魯神話改編漫畫神作,降臨台灣!洛夫克拉夫特自認《星之彩》為其最高傑作。多次改編電影,最廣為人知的洛氏小說之一。20世紀最具...
大家小书·天道与人文 本书特色 借助竺可桢的科学烛照,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进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神妙境界。——施...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词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完成的。大众文化研究是我国黑龙江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后确定的论文选题,该论文的选题得到了衣俊卿导师的...
流年物语 : 西方近代文明的哲思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人文素质课《西方文化名著导读》的教材,意在围绕挑选出来的十位有代表性的西方近现代思想家的著作文本所作的...
《书里书外》内容简介:张元济先生是近现代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灵魂人物。本书为作者三十余年从事张研及出版史研究,在报刊上发
成语百物 本书特色 《成语百物》解释成语来龙去脉、述说器物历史渊源、品味中华传统文化。成语百物 内容简介 《成语百物》讲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深厚积淀都蕴藏...
文汇原创丛书:重构中国精神 本书特色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其结果,是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信仰是超越对象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