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颐(震下艮上)
论行事要有主见
(卦辞)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爻辞)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马恒君先生说:“这一卦前人讲得极为纷杂,不仅是取象混乱,义
理也极不统一,无可适从。我们不得不从《周易》的内部体例上重新挖
掘,尽量吸收前人的有益成果,来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我深以为
然。但马先生是主爻位说的,我做的脱胎换骨的改造,与他做的大不
一样。历来注家都把本卦中的“颐”字解释为“颐养”,这一点马先生未
加改造,而是继承了的。因此,从义理上说,他仍然认定本卦主旨是讲
“颐养之道”,所以他的改造是谈不上脱胎换骨的。我则正是在这方面
一反传统而“标新立异”。
陈、赵二先生对本卦作“通说”时写道:“《颐》卦象人口颐之形,全
卦写人如何谋取食物以求生存的问题…六爻是写每人都有不同的
活法,各以其道,但究以正养为上。”这也是认为本卦主旨是讲“养”,
但与传统理解又稍有不同。对传统理解的较为准确的表述,是黄、张
二先生的说法:《颐》卦“所揭明的‘养正’意义,基本宗旨体现在两端:
‘自养’之道,当本于德,不可弃德求欲;‘养人’之道,当出于公,必须
养德及物”。
我对本卦主旨的领会是:它是教人行事要有主见,不可只听命于
人,但又不要背离正理。
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前二字是占断辞。对这条卦辞的理解不同,是造成对于本卦主旨
认识上的分歧之主要原因。“颐”是人嘴和下巴部分的合称,由于后面
还有“口实”一词,所以一般都以为是特指嘴巴了。相应地,就认为“口
实”是指“口中实惠之物”,即食物。于是这卦辞似乎是说:“看着嘴,自
己去谋求食物。”“嘴”是谁的嘴呢?又是谁在“观”(看)呢?这就又可
有不同理解。陈、赵二先生的书中此句的译文是:“观察他的口颊,就
知道他足以自己谋生。”这是一个理解角度。高亨先生说:“观人之颐,
不能饱,须自求食物,故日观颐自求口实。此示人勿羡于人,宜求于己
也。”这又是一个角度。但二者引出的结论完全一致,都是教诲要自力
更生,不依赖他人,而且,都未脱离原文字面直接陈述的内容。黄、张
二位先生的书就不同了,译文是:“观察事物的颐养现象,应当明白用
正道自求口中实物。”这是在头一句就把自己的感想和发挥注入到原
文中去,似乎“高屋建瓴”了,但这样为解读后文定下调子,弄得不好,
将会导致更大的曲解。
其实,仅从字面上看,这条卦辞也可有不同的解释。邓球柏先生
对“自求口实”的训释就不一样:“自求口实:自讨苦吃。口实,毁弄。
《国语·楚语下》:‘使无以寡君为口实。’韦昭《注》:‘口实,毁弄。”’因
此,他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别人的下巴动而行事是自讨苦吃。”
我从邓先生的这个注释得到启发,认为这个“颐”虽是指下巴,但
却同“颐指气使”相联系,所以“观颐”就是“看脸色”,是说做事没有自
己的主见,全听他人的摆布。这对常人不是好事,对侯王、君主更是大
忌,后果是严重的,所以说是“自求口实”。既然证明了“口实”是“毁
弄”义(“毁”有“毁坏”、“减省”义,“弄”有“作弄”、“欺侮”义,“毁弄”
就当是被贬损、欺侮的意思),那么,邓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从字面
上看也至少具有和上述理解相等的“可接受性”,如果考虑到这是在
向侯王、君主作教诲,就更应该倾向于他的这个理解,要是爻辞的内
容与之更相一致,那就必须认这个理解为“达诂”了。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由于把卦辞中的“口实”理解成养
人的“食物”了,所以这个“灵龟”也就或者被说成是指“美味”,或者以
为是比喻阳刚美质:“龟能咽息不食,灵龟,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养
于外也。”(程颐语)“朵”是树木因缀满花叶而下垂的样子,“朵颐”就
当是指下巴往下拉长了。于是这句爻辞就被解释为“抛弃自己的美味
而羡慕别人的吃食”,亦即喻指贪心不足。这自然意味着“凶”。但按我
的理解,“观我朵颐”乃是说“看别人的脸色”。因为这是在批评“观
者”,“我”对他来说是“别人”,前面不是说“己”,是说“尔(你)”,所以
后面也不说“人”而说“我”了。这样,前句说的“灵龟”就该是喻指“主
见”,或者更准确一些,指“高明的指路人”。这是因为古人遇大事而不
知该如何行动时,就占卜问神,而龟卜曾经是*常用的卜问方法。“灵
龟”就是神龟(“灵”有“神灵”义,也有“灵验”义),故而有灵龟就意味
着可以得到*好、*有效验的指示。所以这条爻辞直接是说:丢开自
己的指路人,总是盯着别人的下巴看。灵龟是自己的,使用时不必求
人,因而其实是说:自己不拿出主见来,只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对理
应掌权出主意的人——侯王、君主来说,意味着大权旁落,所以评价
为“凶”。我想,作这样的理解,不仅字面上也说得通,从《周易》这部书
的性质看,则要说这个理解深刻得多,正确得多。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颠”有“坠落”义。《左传·隐公十
一年》:“子都自下射之,颠。”其中“颠”就是指被射之物坠落了下来。
所以按我的理解,“颠颐”是指将下巴拉下来,作为向他人发出的信
号,就是“下命令”、“作指挥”的意思,因为不用语言而是用表情下命
令时,正是用垂落下巴表示默许。
“拂经”无疑是“拂逆正理”的意思,即这“拂”是“逆违”义。(《诗·
大雅·皇矣》:“四方以无拂。”)“经”指当时尊奉为典范的著作,因而也
被借来指谓里面宣讲的思想观点,并认作公理及行为的一般法则了。
六壬开悟录 内容简介 大六壬作为一门“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国传统高级术数,在测验人事上历来独享盛名。研究六壬,必然要学习其技术要点:精通六壬,更要研究其丰富的学术...
一个人,有一妻一妾二子,早年又放浪形骸,长到三十九岁,突然“不辞而别”地出家了。妻妾哭见最后一面也被拒寺外。你以为他是“
批评与回应-陈嘉映哲学三十年 本书特色 陈嘉映教授之成就为学界所共见,值陈嘉映教授出版《说理》之际,《哲学分析》编辑部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举办“陈嘉映先生哲学30...
本书除了选取20世纪以来亚里士多德研究领域公认具有里程碑意义和代表性的研究者的代表论文之外,还力图将论文选集的范围覆盖亚里
先秦篇-中国人性论史 本书特色 《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就“生与性”,“周初宗教中的人文精神”,“孔子、孟子、荀子、《中庸》、《易传》关于性的问题”以及先秦儒家...
义利之辨 本书特色 义利思想是中国古典政治思想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论述了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义利之辨的思想演进,从孔...
周读书系:贞观政要 本书特色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贞观政要/周读书系》是以《四库全书》所采元代戈直集论本《贞观政要》为底本。为...
颜氏家训 曾国藩家训 本书特色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其共有五十二篇,但根据晋代郭象的注本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十三篇,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
四书释义-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古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钱穆先生所著《...
权力论 权威与个人-罗素文集-第5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5卷权力论权威与个人)》收录罗素的两部学术作品。《权力论》围绕权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展开...
中国美学思想史 本书特色 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是目前所见*为成熟的一部中国美学史著作,也是一部充分展示了著者的学术个性和在传统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方面之深...
归途的路灯---问难二 内容简介 《东山讲堂文集》之一。不学佛的人,以个人的立场提有关和人生命及生活的疑难,初学佛者把佛法与个人的生命联系,联不上就会有“问题”...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愈看愈风滋味出。……孔子言语一似没紧要说出来,自是包含无限道理,无些渗漏。——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九》★《论语》,文字虽极简朴直...
龚鹏程讲佛 本书特色 本书首论学佛与佛学之不同,尔后据佛教史,着重讨论历史上佛教与文学、与儒教之互动关系,如唐代的文人与佛教、孔颖达《周易正义》与佛教、李商隐与...
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文章是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全国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了当前国内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水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学家及主要流派的变迁和发展为主线,简要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并融入了...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1.主人公传奇:为什么当年公派留美学生时,有美籍教师说:潘光旦不能去谁还有资格去!一条腿的社会学家潘光旦,以坚韧的...
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彭富春教授回国7年来的思想成果,也是作者走在中西思想边界上的出神入化之作,该书打破了狭隘的专业分类,它既...
《庄子奥义》主要内容:书名《庄子奥义》,取自《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绪论两篇。一篇横向描述庄子时代的战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