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奥义》主要内容:书名《庄子奥义》,取自《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绪论两篇。一篇横向描述庄子时代的战国总图,把庄子著书的特殊语境予以全景还原;一篇纵向概述郭象以降的旧庄学总貌,把逃逸一千七百年的文化罪犯郭象捉拿归案。《奥义》七篇。以战国总图、庄学全图为背景,逐一拼合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学拼板,逐一修复被郭象及其追随者修改增删的每块拼板,部分找回被郭象及其追随者故意销毁的关键拼板,把每块拼板置于恰当之处,与所有相邻拼板严丝合缝。余论三篇。一篇把业已拼合的单篇图景拼成庄学全图,论证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一篇把庄学全图置于中国文化全景之中,论证庄学奥义的中国价值。一篇把轴心时代的伟大先知置于人类精神全景之中,评估哲学先知的普世价值。
序言 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绪论一 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弁言 战国纪年,错讹无穷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
五 诸侯称王,暴秦称帝
六 宋王篡位,庄子弃职
七 寓言讽世,痛诋专制
八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九 晚年挚友,大知惠施
十 隐攻公孙,暗讽孟轲
十一 公子魏牟,失国改宗
十二 庄子著书,支离其言
十三 朝三暮四,晦藏其旨
结语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绪论二 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
弁言 庄学奥义,沉埋千古
一 庄学公案,小大之辨
二 破案铁证,呼之欲出
三 连环奇案,互做伪证
四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
五 庄学四境,思想范式
六 专制天敌,正解招杀
结语 郭注小年,庄学大年
《逍遥游》奥义——蕴涵四境的“自由”论
弁言 七篇之首,庄书之魂
一 首章奥义,庄学大纲
二 次章奥义,社会应用
三 末章奥义,个体应用
结语 天地至文,妙绝古今
《齐物论》奥义——万物齐一的“平等”论
弁言“齐物”篇名,仅有一读
上篇 此岸俗谛,物德相对
一 三籁章:地籁皆和
二 人籁章:人籁不和
三 言吹章:悖道人籁不及地籁
下篇 彼岸真谛,道极绝对
四 至知章:顺道人籁高于地籁
五 无知章:形象说明顺道人籁
六 待彼章:至知至人独待天籁
七 物化章:形象说明独待天籁
结语 卮言寓言,结构井然
《养生主》奥义——身心兼养的“人生”论
弁言 真谛必“知”,俗谛必“行”
一 吾生有涯,有殆当已
二 保身需技,葆德需道
三 俗谛难行,人刑必逃
四 真谛易知,天刑不逃
结语 行于当行,止于当止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
弁言 “养生”续篇,群体处世
一 颜回往谏,主动往刑
二 叶公使齐,被动近患
三 颜阖傅储,刑名迫近
四 栎树寄社,不材全生
五 商丘散木,异材大用
六 荆氏文木,材之大患
七 支离其形,养身尽年
八 接舆讽孔,临人以德
九 漆园自况,无用之用
结语 乘物游心,间世保身
《德充符》奥义——因循内德的“葆德”论
弁言 葆光养心,支离其德
一 兀者王骀,王德之人
二 兀者申徒,痛斥子产
三 兀者无趾,痛斥孔子
四 恶人哀骀,其德不形
五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六 致无俗情,永葆常情
结语 贬孔太甚,泛论亦偏
《大宗师》奥义——顺应天道的“明道”论
弁言 游方之外,以明达道
上篇 卮言七章,正面论道
一 天人章:知天所为,知人所为
二 真人章:真人真知,登假于道
三 众人章:役人之役,适人之适
四 天人不相胜章:逃刑逃名,以德为循
五 江湖章:陆处王霸,水处两忘
六 小大章:万物所系,一化所待
七 明道章:造化天道,自古固存
下篇 寓言七章,形象论道
八 明道寓言:成道九阶,闻道九阶
九 造化寓言:生于造化,死于物化
十 江湖寓言:方内方外,两种选择
十一 处丧寓言:尊重俗情,去排安化
十二 宗师寓言:伪道黥劓,真道息补
十三 坐忘寓言:儒学始祖,皈依真道
十四 道极寓言:天地无私,道极无极
结语 道极无限,成长无极
《应帝王》奥义——天人合一的“至人”论
弁言 庄学至境,“应帝”之“王”
一 失德后仁,俗王“臧仁”
二 失仁后义,俗王“式义”
三 素王不治,顺物自然
四 明王之治,虚君无为
五 俗王季咸,素王壶子
六 至人若镜,胜物不伤
七 造化浑沌,文化凿窍
结语 造化文化,永恒较量
余论一 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
弁言 微观奥义,宏观结构
一 支离拼板,晦藏全图
二 重言为真,拼图举例
三 七篇篇名,奥义提示
四 七篇首尾,始卒若环
五 庄学四境,万能钥匙
六 四境范型,动植象征
七 排行隐喻,结构重言
八 纷繁角色,四境定位
九 寓言六式,息黥补劓
十 总体结构,南溟吊诡
结语 完美结构,至高创造
余论 二文化与造化
一 “文化”的对词——“造化”
二 “造化”、“文化”的价值序列
三 广义“文化”中的普适“文明”
四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悖道“文化”
五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顺道“文化”
六 “文化”、“文明”的道器之辨
七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
结语
余论三 哲学先知与时代精神
一 “知识”生产三阶段
二 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
三 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
四 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
五 物质与精神的反向运动
跋语 超越老孔,空前绝后
法国当代哲学论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以法国当代哲学思想为骨架,全面解析法国当代学术的研究专著,内容涉及哲学、美学、宗教、政治学、人类学、伦理学、历史学、语言学、...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胡适精品典藏-04 本书特色 用20世纪的新思潮,投射到一群中国古人身上。“六经注我”,“借尸还魂”,是胡适治学的一贯作风。中国中古思想史长...
老子十八讲 本书特色 老子非常重要,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高峰。 他的《道德经》在世界上有上千种译本,是全部中华 典籍中翻译得*多的。可他两千多...
《佛教汉语研究》内容为:佛教混合汉语(BuddhistHybridChinese),简称佛教汉语(BHC),指的是以翻译佛典的语言为代表的汉文佛
本书是后现代性是六十年代以来由福柯和德里达等人推动的思想潮流。它对西方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总体性持一种激进的批判态度,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佛教大护法赵朴初“小题大做”成就的佛学经典,国内印行迄今已达数十万册,被译成日文、英文、韩文等多国文字,畅销海内...
入世修行 内容简介 本书即收入韦伯关于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两篇著名演讲以及他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在两篇演讲中,韦伯以一位严肃的学者和政治家的身份,科学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最权威经典版本 本书特色 尼采跟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一样,是对20世纪的精神生活起了*大影响的思想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一鸣惊人的巨作...
成佛之道-增注本-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目录 自序偈颂**章 归敬三宝第二章 闻法趣入第三章 五乘共法第四章 三乘共法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成佛之道-增注本-印顺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2010-2012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 (2010-2012)》采取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研究和热点追踪相结合的方...
《南怀瑾选集》(第9卷)作者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
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本书特色 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历史认知,必须在现代的自我理解过程中展开。在世俗化的人本世界,“上帝”既死之后,占据上帝之位的却是基于主体之人...
文明的忧思-美学经典 本书特色 18世纪末德国精神革命观念引到英国的重要传播者19世纪思想*开放*敏感的一代人的良心和代言人为后代而活着的先知,中国文化的一个知...
八卦与健康 本书特色 《八卦与健康》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挖掘八卦本身的生命健康知识,通过对八卦易理进行生命健康角度的诠释,指导现代人的身心健...
物质与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物质与记...
《等不等观杂录》是我国近代著名佛学家杨文会居士的一部重要著作,著作共有八卷,为作者对于佛经,佛理的研读,关于佛教著作的考
柯小刚,字如之,号无竟寓。1972年(一说73年)生于湖北大冶灵乡谈桥村。吉林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博士。曾在德国耶
时间与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我们今天处在来自过去而又常常是相互敌意的各种各样倾向的包...
蒙田的极简智慧 本书特色 蒙田,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家。以《随笔录》三卷留名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苏格拉底、莎士比...
周秦诸子斠注十种 本书特色 周秦诸子之学,乃我国学术思想之重要起源,后世学者多所重视,亦由此产生了大量对诸子之书进行校注、校补、考异的整理、研究性著作,清代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