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解放军纵横驰骋,在东北黑土地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歼“国军”的战役,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东北的一批地下工作者,也在“国军”高级将领中进行着惊心动魄的策反工作。于是,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一败再败;于是,出现了像曾泽生、郑洞国这样一些颇带传奇色彩或喜剧色彩的名字;于是,据守沈阳的“国军”几乎谈不上什么有效抵抗便土崩瓦解……
**章 秘密受命
美国政府一面“调停”,一面支持国民党政府。这是美国特使、三人小组美方代表马歇尔与蒋介石密谈。
设在北平(今北京)的“军调部”,即“军事调处执行部”,是专门“调处”国共两党之间军事冲突的一个机构。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经过艰苦谈判,国共双方终于签订了旨在“和平建国”的“和平协定”。但是,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当局仍坚持其一贯的反共立场,不但视“协定”如一纸空文,还利用“和谈”的机会加速向内战前线调运部队,并不断向八路军、新四军和各解放区进攻。因此,国共两党间的军事冲突一直未断。“军调部”就是为了“调处”这些冲突而成立的。它由美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三个方面的代表组成,由美国方面的代表马歇尔、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张群(后为张治中)和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周恩来组成的军事三人委员会领导。根据全国各地区的冲突情况,“军调部”下面又分别成立了36个“调处小组”,以对各地发生的冲突就地“调处”。
1946年4月底5月初的某日。一架“军调部”美方代表团的飞机,从延安飞往北平。
美方代表团的飞机里,坐着一名中共的敌工人员。他的名字叫刘浩。几天前他还叫刘建,而在云南时他叫刘若坚。
众所周知,美国是蒋介石政权的后台老板,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在此后不久即全面爆发的内战中,就是由美国人出钱出枪,而由蒋介石出人来打中国人的。但在此刻,“美国代表”还是“中间人”,虚情也好,假意也好,或者是为让蒋介石为消灭共产党调兵遣将赢得更多一点时间也好,他们都还是“各尽其责”地不断往返于重庆、延安、北平及各冲突发生地之间,“卖力”地“调处”双方冲突的。因此,这一次从延安到北平的飞行,也是美方代表团的一次正常的工作飞行。
在随机人员中,却有一位神秘人物。他,文静,白皙,个头不高,貌不惊人。他这时的名字叫刘浩。
在几天前,他的名字还叫刘建。
而刘建,几年前在云南时,他的名字却叫刘若坚。
刘若坚,貌不惊人,却不是一个等闲人物。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云南地下省工委的领导下,他就已在云南,特别是“滇军”上层,做过许多统战工作了。他巧妙地运用各种关系,不但“结识”了喊一声震天、跺一脚撼地的“云南王”龙云、卢汉,还与大名鼎鼎的滇军实力派人物张冲、卢浚泉、曾泽生、潘朔端等有不少交往。1942年,他被调到重庆《新华日报》社当记者。周恩来和董必武指示他,要继续与云南地方的那些实力派头面人物保持联系,尽一切可能继续争取他们,以有利于坚持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局面。刘若坚即以新闻记者的合法身份,又利用妻子禄时英既与龙云、卢汉同是彝族,又与两家沾点亲带点故的关系,进一步对他们及滇军上层的有力人物继续展开争取团结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到1943年底,中国共产党已基本上建立了与云南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关系。之后,刘若坚奉命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改名刘建。
这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云薄天青。飞机在平稳地飞行。同机的中外人士指点着机身下的黄河、太行等秀山明水,有说有笑,神情都十分轻松愉快。刘浩静静地坐在一旁,用赞同的微笑参与大家热烈的情绪“会餐”,不言不语,像一个世面见少、世故未谙的大学生。
其实,他此刻的心情比谁都激动,心潮比谁都汹涌澎湃。他的寡言、沉静,只是不想引起旁人对自己的过多注意而已。
因为他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人。
朱德总司令一说之后,他立即想起了许多他所熟悉的名字:龙云、卢汉、卢浚泉、曾泽生、陇耀、张冲、潘朔端……
几天前的4月26日。
那天,他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毛泽东主席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中央组织部突然派人来通知他,说朱德总司令要见他,让他同爱人禄时英一起,马上到王家坪总部去。总司令召见,必然有要紧大事。激动之余,他连忙招呼爱人,三下五除二整理了一下着装,就匆匆赶往王家坪总部。
他们赶到总部的时候,见那儿已等着几个人,分明也是等待总司令接见的。其中,刘惠之、苏民等几人是他认识的,另外几个他不认识。但听他们一口的云南乡音,知道他们都是云南老乡。他不知道总司令是一起召见他们,还是单独召见他夫妻俩。如是一起召见,他判断,那就准与云南老家的事有关。总司令是“老云南”了,算得上是半个“云南老乡”。当年总司令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千里迢迢地从四川跋涉到云南投军从戎,带兵转战,护国讨袁,*后又为了寻找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离开云南,可以说,他的革命之路是从云南开始的。现在内战气氛日紧,云南的地方力量雄厚,总司令是不是要叫大家“打回老家去”工作了?
刘建正自想得头头是道,朱德总司令来了。他先亲切地同大家逐个握手,询问了一些大家的学习、生活、身体等情况后,就笑着说:“你们都是云南人,我也是半个云南人啊。我是四川仪陇人,年轻的时候就到昆明,先是进云南讲武堂读书,毕业后在滇军里当司务长,然后就当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蔡锷将军领导的讨袁护国战争。所以我也是半个云南人啊。我们今天是老乡见老乡,格外亲三分哪!”
被总司令这一说,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今天被总司令接见的,连刘建夫妇在内,一共有八个人。八人中,有资格老些的,当然也有资格嫩些的。资格嫩些的,初次见总司令这么大的首长,未免拘束。这一笑,就把所有的拘束都抛到九霄云外了。于是,会见的气氛马上轻松热烈起来。
“大家一定都在猜想,喊你们来干什么了吧。”总司令见大家都有点按捺不住的样子,就呵呵笑着说:“既然是老乡相会嘛,总要有点关于老乡的事。今天我要同大家商量的,就是有关‘云南老乡’的事。你们都猜着了?”
刘建与总司令比较熟悉,就说:“蒋介石蠢蠢欲动,看样子内战非打不可,总司令是不是要让我们‘打回老家去’?”
朱总司令笑着说:“算是给你猜对了一小半。”顿了顿,朱总司令加重了语气,神情也随之严肃起来:“不错,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八年抗战已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竟然肆意重燃内战战火。他已经把滇军第六十军和第九十三军都陆续调到东北来打我们了。两个军到齐后,滇军的兵力就占东北国民党军的三分之一。假如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滇军站到反对内战的行列中来,争取一部分滇军起义,那么你们看,对全国的反蒋形势,对我们集中力量消灭东北其他国民党军队,将会起多么重要的作用!”
原来如此。看样子,组织上可能是要让自己到东北去执行“策反”滇军的特殊使命。刘建立即想起了那些以前就熟悉的名字:龙云、卢汉、卢浚泉、曾泽生、陇耀、张冲、潘朔端……
对东北战局,刘建还是比较清楚的。抗战胜利后,针对蒋介石重新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就是要控制东北。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领导,中共中央迅速成立了东北局,由彭真任书记,并先后派遣了包括4名政治局委员在内的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率20000名干部进入东北;同时抽调山东军区机关及所属**、第二、第三、第六、第七师、第五师一部、鲁中警备第三旅和渤海、鲁中、胶东、滨海等军区部队各一部共约6万余人,陕甘宁第三五九旅、教导第二旅、警备**旅各一部,晋绥、冀中、冀鲁豫各一个团,连同先期到达的冀热辽部队八个团,共十余万人的主力部队挺进东北,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开始称东北人民自卫军),统一由林彪、彭真、罗荣桓指挥。
对抢占东北地区的重要,蒋介石当然也很清楚,只是由于抗战期间他远在大西南,现在一时鞭长莫及,动作上慢了一步。他急忙央求美国政府提供飞机、兵舰,也分别从陆路、空中、海上,迅速向东北大量增兵。1945年10月底,在美国的帮助下,蒋介石首先海运了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在秦皇岛登陆,攻占了山海关,并沿北宁铁路攻占绥中、兴城、锦西等地。针对蒋介石的汹汹来势,11月下旬,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并于12月28日再次经东北局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明确要求把东北工作的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准备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起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之后,再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转入反攻。
……
松植,原名胡松值,浙江永康人,1943年生,1962年入伍,大学文化。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3年后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文艺创作室创作员至退休。已出版、发表独著、合著的主要作品有:《陈毅传》、《血色年华——聂风智将军传》、《江南陈毅》、《青年陈毅》、《陈毅元帅的故事》、《济南第一团》,小说《金交椅》,电视连续剧《孤岛遗恨》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兵书宝剑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柄七星剑为线索,描写了隋末唐初云中山猎户少年张甘成长一代剑侠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与官宦小姐秦文丽的爱情故事。从外族入侵、群雄混战到争...
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本书特色 四大视角:赋役、财政与地域社会;水利、环境与民众信仰;渔业、渔民与水上社会;科举、教育与近代转型。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
欧战旅英七年:一个中国记者的二次大战自述 本书特色 现代中国*著名的战地记者,诺曼底第二战场开辟后**、也是唯一的中国记者,讲述战争、人性的冷暖欧战旅英七年:一...
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全九册 内容简介 该系列丛书定名为《中国改革开放:1978—2008》,分为“综合篇”、“地方篇”和“理论篇”三卷共九册。其中...
《怕吃苦,吃苦一辈子》内容简介:人生不要怕吃苦,因为怕吃苦,你就会吃苦一辈子。本书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成功的真谛,就是与苦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内容简介 《中苏关系史纲》是几位中苏关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又一力作。他们在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中苏...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本书特色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
作品目录上册第一章、美军作战思想…………………………………(1)第一节、联合军种作战与联军作战………………(1)第二节、力
资本主义发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本书特色 保罗·斯威齐的这本《资本主义发展论》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篇,介绍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在...
现代陆战兵器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 含有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普及世界军事知识,提高...
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 本书特色 本书全文收录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和《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役战斗:第3卷:解放战争时期 本书特色 相国栋和王学建和袁滨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役战斗》记录了我军历史上189次著名战役战斗,但还没...
顶天立地谈信仰-原来党课可以这么上 本书特色 专家名人推荐该书是徐川等青年教师将党课进行通俗化、大众化的尝试,旨在以喜闻乐见的语言,使广大青年对共产主义、共产党...
当代中国的西藏政策与治理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祖国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近现代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发展史,特别是两藏的和...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内容简介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广泛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新理论成果,运用了大量的新材料,突出了冷战后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新变化,使...
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 本书特色 《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
民国这38年的历史,更多的是军事斗争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相当激烈复杂的一段,弥漫着遍地的狼烟,催生出众多的名将,上演了无数
上海市崇明县中兴镇志 目录 序凡例概况大事记**篇 自然地理概述**章 境域地质土壤**节 境域第二节 地质第三节 土壤第二章 气象**节 日照第二节 气温第三...
《包容的智慧2:修好这颗心》内容简介: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智慧互动,带你体会古老东方哲学与现代都市的完美交融。传媒大亨刘长乐
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传统重建、平等研究、女权主义与多元文化、经典文本等内容。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五辑) 目录 传统重建 两种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