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状况》这本书为利奥塔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在这本书中,利奥塔不仅明确地使用了“后现代”一词,而且给这个词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定义:“对元叙事的不信任”,从而拉开对总体性的战争。
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关于知识的报告”所表明的《后现代状况》研究的对象是*发达社会中的知识状况,利奥塔认为,随着社会进入被称为后工业的年代和文化讲入所谓的后现代的年代,知识的地位已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科学知识为例,科学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话语,“我们可以说,40年来的所谓尖端科技都和语言有关:如音位学与语言学理论、交流问题与控制论、现代代数与信息学、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语言翻译问题与机器兼容性研究、存储问题与数据库、通信学与智能终端的建立、悖论学”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变化是明显的,它必然对知识的两个主要功能——研究和传递——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知识的性质也不能不发生相应的改变。相对知识的拥有者而言,知识外在化(exteriorjzation)了,知以被当做主要的生产力从知识的拥有者那里分离出来,进八市场,成为商品。同时,知识必须服从转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化简为可供机器处理的信息量,才能进入流通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可以预料”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被转译,就会遭到遗弃。
bsp; 总序
以往的艺术教育大多是以一种艺术史的方式去理解文
化,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以一种文化史的方式去理解艺
术,即我们应该打开或重建艺术背后的那部尘封已久的历
史。
——邹操
释义的危机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模仿”。科林伍德说:“艺术
是表现”。托尔斯泰说:“艺术是情感交流”。我们面临的
是一个艺术的释义不断被刷新甚至被颠覆的世纪。在今
天,关于艺术释义的追问必须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参照与
谱系。
纵览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
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丰富
多彩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然而传统《艺术史》的书
写却总是以关注艺术的自身发展为脉络和线索。换言之.
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史现象,艺术史的书写更多的是以艺
术史自身的内在结构关系为统摄来缕析出其中相应的主体
轮廓和基本脉络。然而此类著述本身对于当代的艺术史研
究来说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存在
着一定的问题。其理由主要有以下
几点:(图1)
其一,以传统《艺术史》自身
的观点来看.如用“有效”来作为
《艺术史》的含义和标准.而这种
”有效”当然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观
点.即对人有效。不过不同的时代
”有效”有不同的准则。“在一定意
义上,任何曾经出现过的事物在某
种方式中都是“有效的”。因此.不
断抱怨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实际事件
有多少已被或未被《艺术史》加以
考虑.对艺术史本身在此是没有意义的。要揭示艺术史上
诸重要因素,必须依靠一种假设的观念或不如说要靠一种
关于历史的解释模式。而传统《艺术史》的书写,只有在
某种程度上把许多直接感觉到的事实去掉,并以此作为代
价才能得以完成。系统的《艺术史》文本的诞生意味着作
为一个活生生的过程艺术史的结束。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审
美统一体.俨如一个小宇宙.但这种独立性对《艺术史》
并不重要.只有不再强调艺术作品自身的个性和独立性,
是把它当做影响传统制度的一种结果,作为与居前的和后
继的作品有关的一种对象,作为艺术潮流的一个阶段,作
为走向一个目标道路的停车场.艺术作品才能获得《艺术
史》的所谓意义。” 但站在时下学术研究角度来看,传统
艺术史所谓的意义对于当下艺术史研究是否还构成其意义
的存在?换言之,传统艺术史的研究模式对于“时下语
境”它是否还适合当代的艺术史研究7这是一个值得深刻
加以反省和质疑的问题。因为传统艺术史意义上的“有
效”和时下意义上的“有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因
为当代的艺术史研究应该更多地转向关注那些未被传统
《艺术史》加以关注的东西。
其二,正如美国学者B·F·斯金纳所指出:“为什么我
们要在我们的文化中给艺术更为重要的地位呢?其理由甚
多.也许我们只想使艺术更好地被用来供我们享受.也许
我们觉得滋养艺术的文化更有力量.因为它吸引和掌握着
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们。“㈠那么什么是构成这种滋
养艺术的文化7它是如何发生、发展的7它是如何影响艺
术史的7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
关系等等7这些问题往往被传统《艺术史》的著述所忽
视.然而这些问题却构成了当代学者应该加以关注和研究
的主题。换言之.传统艺术史的书写更多的是以单一的艺
术史的角度去看待艺术,而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
种新视域、大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艺术呢7
其三.从话语与权利方面考察.传统艺术史的书写往
往是以艺术史学家的个体对艺术史的考察、分析以及采用
相应的阐释模式为其编著主线。其实质乃是其艺术史学家
个人的知识话语。而此类话语往往是以艺术家和广大受众
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门类(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科
学、宗教等)诸学科的“缺场” 和“失语”作为其前提和
起点的。而此类话语一旦诉诸于本文便同时获得了权力,
在此.权力和话语(真理)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正如福
柯指出:真理和权力是相互勾结的.真理为权力立言,权
力为真理行事.人们表面上追求真理其实质乃是屈从真理
背后的权力。而当代艺术史学的研究的问题之一正应该是
去挖掘这种“失语的话语”以及造成此类“失语”背后的
权力。即艺术史背后的那部尘封的历史。以使艺术史研究
更加开放和多元。正如罗蒂指出:应该批评追求“大写的
真理”而主张追求“小写的真理”。同时它使我们重温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个被人们遗忘已久的重要思想:
“真理是开放的。”
例如,作为艺术史上*为经典
肖像画代表作《蒙娜丽莎》的阐释
而言.传统的《艺术史》的阐释大
多是以“全画运用三角形的构图.
空气透视法与薄雾透视法相结合.
作者拥有熟练的解剖学知识.在现
实中吸取灵感捕捉典型…”“这
幅肖像画的意义在于通过一个普通
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自身
的肯定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川等
等诸如此类。这样的阐释对于当代
的艺术史学术研究而言是不全面
的.或进一步来说它是必须加以质
疑的。
2 0世纪7 O年代中期.由于不满意早期作品的写作风
格和思想方向,特别是在《力比多经济学》中.由于欲望
的一切表现、表达和效果.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受到
了肯定,陷入到一种无道德标准的自然主义中,于是.利
奥塔继续自己的理论探索,把思想的焦点转向对总体性的
批判上.提出了“异教主义”.“公正游戏”等重要概念。
主要著作有《多神教的启示》和《公正游戏二》。70年代末。
他应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学委员会的邀请写作一份报告.
1 9 7 9年以《后现代状况》为书名发表,标志着利奥塔的
思想走向成熟。而这本著作也为利奥塔带来了巨大的学术
声誉,奠定了他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中的理论地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
来,利奥塔将自己的后现代理论
继续推进.在自己的思想道路上
实现了一个新的语言学转向。正
如道格拉斯·凯尔纳和斯蒂文·
贝斯特所注意到的,利奥塔的思
想发展路线与后结构主义运动
恰好相反。先前的后结构主义
者.如巴尔特和克利丝蒂娃都是
从关注语言转向到关注身体和
欲望,而利奥塔则相反,他的早
期著作强调身体、欲望和情感.
而在后来的著作中,则回到语
言。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是《迥
异净(The Differend)。这本书的
中心问题是公正的条件.书中思
想深受康德、维特根斯坦和语言哲学的影响。全书大部分
篇幅集中在语言分析上.因而使这本书深奥复杂。利奥塔
本人很看重这本著作.是被他称之为“开始搞哲学”的一
本著作。
值得指出的是,这部著作对于艺术的重要之处,在于
利奥塔借助了康德的崇高美学。在利奥塔看来.崇高就是
指那些不能诉诸言辞的、不能以传统的方式来表现而需要
以新的语言和形式来表现的东西。这明显是对早期“形
象“的超越与突破。他把这一思想与先锋美学统一起来,
不仅广泛运用到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分析中去.而且发展
为一种政治美学。1 9 98年4月20日一2 1日夜间,利奥塔
因患癌症不治而去世。
下面.我们主要以影响*为广泛的《后现代状况净这
部著作为文本.简要介绍利奥塔的基本思想。
学术思想概述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这本书的*后写道:“让我
们向总体性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表达之物的见证人,让
我们激活差异并且拯救这个名称的荣誉。”(图2)拯救差
异的荣誉即是“拯救思想的荣誉”,利奥塔,这位后现代
主义*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一生都在不懈地攻击和批判他
称之为“恐怖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总体化和普遍化的
理论和方法,坚定不移地证明并且捍卫一切知识领域、理
论领域及话语中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因此,尽管利奥塔本
人的后现代思想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其理论生涯
涉及广泛.几乎遍涉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活动(从早期的
《话语.图像》、《飘离马克思与弗洛伊德》、《力比多系统》
到中后期的《公正游戏》、《后现代状况》.再到《迥异》),
但“绝对差异”这一主题仍然为我们理解利奥塔思想发展
的连续性提供了关键线索,正如英国的利奥塔研究专家詹
姆斯·威廉姆斯指出的那样,”对根本差异和试图沟通这
些差异的结构之间关系的关注,把他关于后现代的解释同
他的作品整体联系起来。1
本书不可能全面介绍利奥塔各个时期的思想.因此.
仅以上述线索为指导.简要阐述《后现代状况)》中的基本
思想。
合法性危机 .
《后现代状况》这本书为利奥塔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影
响,在这本书中,利奥塔不仅明确地使用了“后现代”一
词.而且给这个词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定义:”对元叙事
的不信任”.从而拉开对总体性的战争。
创作篇 缤纷世界-少儿美术大课堂 本书特色 《中国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美术教材》是一套全国性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教材,丛书主编主编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
萨特论艺术 内容简介 以往的艺术教育大多以一种艺术史的方式去理解文化,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以一种文化史的方式去理解艺术,即我们应该打开或重建艺术背后的那部尘卦已...
方腾飞(花名清英,英文名kiral),蚂蚁金服集团技术专家,从事Java开发近10年。5年以上的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和敏捷开发经验,崇尚团队合作。曾参与CMS、电...
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绪论、综论篇、电影篇、电视篇、结语五个部分,以历史回溯和时代前瞻、宏观视野和微观视点、理论分析和决策研究、理性思考...
郝明义,1956年出生于韩国。1978年台大商学系国际贸易组毕业,次年开始进入出版业工作。历任长桥出版社、《2001月刊》、《生产力月刊》、《时报新闻周刊》之特...
《解密经营之道》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企业10问”展开论述,勾勒出了从战略制定到执行的路线图,也可以将单个章节作为管理的一个模
朝夕谛观:钟绍京灵飞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书法、篆刻爱好者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平时出门在外,想带一本经典的书法作品,方便学习、欣赏,却苦于开本太大,携带不便...
田英章楷书7000常用字 内容简介 钢笔书法被认为是现代入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一手漂亮的好字被称作人的“第二张脸”,而一本权威的书法字帖则是习字者练...
美能拯救世界-梅利纪科夫与俄罗斯美术 本书特色 孙韬编著的《美能拯救世界(梅利尼科夫与俄罗斯美术)》通过对梅利尼科夫艺术生涯的介绍,和对他艺术方向、绘画滋养、教...
大观太清楼帖宋拓真本-全九卷 内容简介 宋大颧初,徽宗赵佶因太宗时所刻《淳化秘阁法帖》年久板已皴裂,不能複拓,兼以原帖標题多误,诏出墨跡更定匯次,命蔡京书签及卷...
日本电影导论 内容简介 所有这些影片,即使有时被批评界高估了,都表现出了一种对今天的日本发表个人言论的意愿,不管这种言论是犹豫不决还是确信无疑,也不管这个日本是...
索诺里 内容简介 “全球化”这词给我们这一时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早通过经济渗入了文化的每个角落,世界设计的地域性在快速消失,各民族国家的设计界限已无法区分。这...
日常设计经典1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保拉·安东尼利(pa0iaantone…)作为世界著名的设计专家.特地选取了100件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设计,如铅笔、回形针、...
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 本书特色 《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
奇怪壹 本书特色 发现66个全球范围内*奇妙、*疯狂、*不为人知的创意网站!一部互联网上上的爱丽丝漫游仙境!颠覆想象力、启发创造力、改变观察力。从玩具旅行家到图...
专业设计配色完全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提供由几百种不同颜色组成的1000种以上的色彩组合,为其目标读者在探索能适用于各种不同传媒的设计配色时,提供一些有益...
《埃及学研究: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结合埃及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阐述了埃及学这门近代新兴学科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古代
《扭来扭去的毛根图解扭扭棒萌物制作》内容简介:“怎么可以这么萌!”这是看到用扭扭棒制作的手工萌物而发出的感叹。扭扭棒,又名
《燕子姐姐讲故事——名曲配乐彩绘本2》内容简介:听燕子姐姐讲故事是年轻父母童年时代难忘的记忆,如今经典童话配以经典名曲和经典
田宫格3500常用字钢笔正楷字帖 本书特色 1987年创办的《写字》杂志,是一份面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学校师生的权威性专业杂志。由《写字》编辑部编写的系列写字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