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诺德·勋柏格(Aunold Scho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奥地利作曲家,与其门生威柏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二十年代创十二音体系。他认为古典的意念,古典的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基础——大小调体系都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写出好乐曲来的,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奥诺德·勋柏格(Aunold Scho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奥地利作曲家,与其门生威柏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二十年代创十二音体系。他认为古典的意念,古典的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基础——大小调体系都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写出好乐曲来的,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ⅶ级上的三和弦需要做特殊处理,因为它含有不协和的减五度。到达这个和弦的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形式是预备。预备的方法是造成不协和的音在前一和弦的同一声部作为协和音唱出。预备的目的是将这个不协和音先作为前一大三和弦或小三和弦的协和声部发音,这就不会使歌者感到困难了,然后让这个音持续下去,当其他声部移动后,这个音便变成不协和音了。
——引自章节:第一章大调音阶的自然音和弦
因此声部进行所遵循的是“最近的路这个法则”
——引自章节:音阶的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的连接
想要使你的角色和故事更吸引人、更复杂,比以往的作品都更加新颖吗?《经典人物原型45种》能帮助你探索最普遍的男性和女性原型,
美国21位当今著名设计大师的心路历程和创意之旅,理念迭起,引人入胜,展现当今视觉设计潮流。在设计界工作20多年的黛比•米尔曼,
编辑推荐:本书是第一本中国人研究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的学术专著。尽管作者申言有用枯燥的学术分析为难读者,但本书匠心独运的构思
吴钊,古琴兼音乐史家,1935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1953年从泛川
给世界上历史上所有古典音乐家选出50位来制作一个排行榜,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作者这样做了,而且做得挺有意思。当然,本书并不是
从建筑圈的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到时尚界的艾迪·斯理曼、瑞克·欧文斯,从设计师的成长经历、代表案例到家庭生活、着装爱
本书是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著,从全新的学术角度出发,探讨这幅名作的内容、风格、创作年代以及内在含义。在历时十余载的研究
本书的主人公如下:约翰•列侬、鲍勃•迪伦、吉米•亨德里克斯、吉姆•莫里森、詹尼斯•乔普林、邓丽君、小野洋子、刘文正、侯德健、罗
伊甸园及其后 本书特色 《伊甸园及其后》是法国“新小说”代表作家和理论家、电影编剧和导演阿兰-罗伯格里耶同名电影作品《伊甸园及其后》文本,收录了草稿、剧本大纲、...
《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是典型的项目式教学教材,是以项目任务为单位、以主流
《民间礼俗用乐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均是各位作者在硕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精心调整、修改而成,是关于中国河北、山东地区的民间礼
本书是在日本文化厅财部主办的《月刊文化财》杂志1989年6月至1990年12月分七回的文章基础上改定,1995年5月其汇编一册由大日本绘
AlexRoss’saward-winninginternationalbestseller,TheRestIsNoise:ListeningtotheTwen...
音乐欣赏圣经-(上.下册)-第9版 本书特色 《音乐欣赏圣经(第9版)(套装上下册)》:世纪经典,由音乐欣赏领域国际知名权威学者马克利斯领衔,数十位美国一流专家...
克拉克钢琴教程.4 内容简介 这套教程与克拉克编选的另一套《钢琴文献》当今在美国颇为流行。本套系练习曲部分。过去我国出版的许多钢琴技术练习,如拜厄、车尔尼、布格...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大而全的艺术工具书,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通过阅读,读者不仅能够学习如何观赏作品,而且可以了解艺术
音乐的隔膜 内容简介 本书选收了作者关于音乐的随笔37篇,即《音乐中的圣洁》、《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梦幻曲》等。书中作者选出八百多幅图片。音乐的隔膜 目录 ...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 内容简介 古典音乐这一行会是个什么样?作曲家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心酸行业!而指挥家、乐团道席、乐评,这些听起来高尚风雅的职业,...
民间音乐 本书特色 在当代作家中,很少见到像莫言这样善用色彩的。热烈的、欢乐的、悲壮的、激昂的、狂放的……大块大块的色彩,使得莫言的小说常常给人一种“晕旋”的感...
本书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