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耀
1 908年生于湖南汉寿。1 935年毕业于国立
武汉大学历史系。1 94l年起任国立浙江大
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
院系调整后t历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周易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认为是指以儒学为
主体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深厚的民
族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东方文化,作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之一,中
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六千余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博大而深邃的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凝
聚了先哲们优秀的、具有恒久、普适价值的思想智慧。
明清之际,由于诸多原因,中国社会没能完成适时的转型,逐渐
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的失败,更使中华面临几千年未有之空前变
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无数志士仁人为救
国于危难,有意无意地把寻找救世良方的目光投向西方,投向西学,
传统文化遭到空前的冷落甚至猛烈的批判,连中医中药等物质文化财
富也受到牵连。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被指斥为近代衰
落与灾难的罪魁祸首。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启了新的一页,民族复兴的伟
大潮流势不可挡。但当西风拂面之时,媚外的思潮也暗流涌动。好莱
坞大片被热捧,屈原、司马迁蜗居墙隅。莘莘学子们的托福、GRE高
分令命题者咋舌,而浅显的文言文却译得啼笑皆非。长期以来忽视传
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恶果日益显露。
马克思说,人民创造历史必须“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抛开传统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
大复兴,必须有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础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明确
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
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
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
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
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机
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
大讲堂》。
学习国学必先学习元典。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元典。所谓元典,指
较早产生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元典是一种文化
开始独立存在的标志,它塑造了该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元典大多出
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因为时代久远,这些先秦典籍大多
文字古奥,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探幽致远,自然谈不上反思和扬弃。
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出版《中华元典导读书系》,作为这套“大讲
堂”丛书的**辑。
本书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
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
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学有专长的权威长者,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相信通过他们通俗易懂、深人浅出的阐释,广大读者会有多方面
的收获。
由于编辑时间相对仓促,失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谅解并不
吝赐教。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7年11月
泰(卦十一) 天道卦
茎星(乾下坤上)泰。小往大来,吉,亨。
[导] 泰与否成对。否卦卦名,汉帛书作妇,故泰为夫。阴往
阳来,昼长夜短,故吉而亨通。 。
象日:天地交,泰。后以财(一作裁)成天地之道,辅
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导] 天地交,阳在地中,象征播种。君子宜顺民季节,辅助
人民从事生产。
泰卦初爻变而为升卦□(巽下坤上)
遇卦(泰卦初九)日: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日:
拔茅茹吉,志在外也。
之卦(升卦初六)日:允升,大吉。 象日:允升大
吉,上合志也。
[导] 役卒子时执弓连同箭出征,吉。月升合己之志。茅为白
茅,指月,象征弓,茅所茹者为箭。
王注(泰卦初九)日: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
也。茹,相牵引之貌也。三阳同志,俱志在外。初为类首,
己举则从若茅茹也。上顺而应,不相违距,进皆得志,故以
其类征吉。
王注(升卦初六)日:允,当也。巽卦三爻,皆升者
也。虽无其应,处升之初,与九二、九三合志俱升。当升之
时,升必大得,是以大吉也。
[导] 弓同茅一样,拔其根而相牵引。三阳象征箭,俱在内卦,
其志在外。初阳动,则其他二阳以类相从。其上有三阴相应。故动无
不利。升卦初六,爻象为新月,得阳而升,遇卦的阳动,之卦的阴
应。弓矢相交,阴阳调和。
泰卦第二爻变而为明夷卦(离下坤上)
遇卦(泰卦九二)日: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
得尚于中行。 象日: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之卦(明夷卦六二)日: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
壮吉。 象日:六一之吉,顺以则也。
[导] 殷商战士左股受伤,周拯救之成为壮马,则吉。周如大
匏瓜渡河,对人无所遗弃。殷士群起逃亡归周。这像没落的阳光,登
上月球一样,使之大放光明。中行是弓的隐语,这里作为月亮,象征
周。明夷卦爻辞脱一夷字,据汉帛书补。
王注(泰卦九二)日: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
秽,受纳冯河者也。用心弘大,无所遐弃,故日“不遐遗”
也。无私无偏,存乎光大,故日“朋亡”也。如此乃可以得
尚于中行。尚,犹配也。中行谓五。
王注(明夷卦六二)日:夷于左股,是行不能壮也。以
柔居中,用夷其明,进不殊类,退不近难,不见疑惮,顺以
则也,故可用拯马而壮吉也。不垂其翼,然后乃免也。
[导] 中行谓五,指泰卦六五。阴居于五,象征日食。注据经
意,所说月德,即是说周德,周不遐弃,故殷士朋亡得尚于中行。殷
士既已受伤,如乌垂翼而飞,虽随同伴前进(进不殊类),并不奋勇
作战(退不近难),因此不为周人所疑惮,而得以投降,服从周的法
制。马既得拯救,鸟也不垂其翼了。
泰卦第三爻变而为临(兑下坤上)
遇卦(泰卦九三)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
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日: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之卦(临卦六三)日:甘临,无攸利。既忧之,咎不
长也。
[导] 遇卦和之卦都属天道卦,第三爻天象是酉时,酉时为天
地之际,即是昼夜之际。昼去夜来,天道无往不复。艰难二字艰为
弓,指月,难为箭,指光,故艰贞吉,即是说夜来有月则无咎。盗群
在夜里无情地劫掠,以其于食有福。美食来临,于己不利,必须考虑
到它的危险性。
王注(泰卦九三)日:乾本上也,坤本下也,而得泰
者,降与升也。而三处天地际,将复其所处。复其所处,则
上守其尊,下守其卑,是故无往而不复也,无平而不陂也。
处天地之将闭,平路之将陂,时将大变,世将大革,而居不
失其正,动不失其应,艰而能贞,不失其义,故无咎也。信
义诚著,故不恤其孚而自明也,故日“不恤其孚,于食有
福”也。
科学哲学的新趋势 本书特色 《科学哲学的新趋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科学哲学的新趋势 目录 总序前言上篇:观点与争鸣当代...
儒道会通-王弼《老子注》之思想建构 本书特色 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潮是玄学,其“三玄”经典之一就是《老子》,而王弼作为玄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所注《老子》被认为是历史...
我们如何思维 本书特色 1.100年前杜威及其作品一进入中国,便受到中国众多学者与青年的追捧和膜拜。2.新教育者约翰·杜威思维训练精髓之作,跨世纪中国青年学习名...
身体与情感 本书特色 赫尔曼·施密茨编著的《身体与情感》汇集了当代哲学史上重要的身体哲学研究者赫尔曼·施密茨关于身体与情感的专题论文。作者将人本身的经验作为出发...
康德美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康德美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康德美学中自由的总体面貌,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研究康德的思想与启...
提问吕不伟 本书特色 提问对人来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使人兴奋,使人坐卧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任何...
雅典娜神殿断片集 内容简介 这里选译的施氏三部《断片集》,论神话的对话及四篇书评,是施勒格尔*重要的理论著作,从中可以了解他本人及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基本思想,和他...
八佾.里仁篇-细讲论语-贰 本书特色 282小时细讲,深入浅出,解法如如,为诸君开卷“论语”成书以来*为详尽的逐句细讲一部让您真正能读懂得受用的《论语》八佾.里...
哲学在走向未来-高清海哲学文存 本书特色 未来哲学展望;论中国现代哲学观念变革问题;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精神;论恢复辩证法思想权威;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对研究矛...
新书--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版)全两册(精装)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广陈鼓应教授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2015年时逢陈教授八十寿诞,商...
中庸注参 内容简介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
柏拉图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以“理想人格”为核心概念,把柏拉图林林总总的思想,编织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自洽的有机整体,使人可以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柏拉图的思...
思想录 本书特色 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别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
柏拉图-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 内容简介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主办的专业性连续出版物,2003年起出版,年出一卷,本书为第三卷。...
Betweentheseventhandninthcenturies,theChinesemindbecamepreoccupiedwithaconceptof...
无法之法 本书特色 《无法之法》是圣严法师阐明默照的修行与证悟之作。默照经常被称作“无法之法”,是禅宗史与大乘佛教史中发展出的非常微妙深...
原始宗教的诸种理论可以较为便利地放置在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标题下以考虑,而心理学的理论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这里,我将采用
《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内容简介:现象学是上个世纪哲学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一百年来,现象学的强劲势头一如既往,而且从哲学
《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主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