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概 论
I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变动甚大、文章变迁亦繁的时代。汉魏之际、魏晋之际、
晋宋之际以及南北朝各朝易代,对于文章发展变化都有影响。刘师培《中国中古
文学 史·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说:
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习七经,虽及
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
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悦。悦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
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又
汉之灵帝,颇好俳词(见杨赐《蔡邕传》),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迄魏初,
其风未革,四也。
刘氏这一段话,涉及了汉朝末年思想、政治、文风几个方面。他在这里不是专讲散
文的,但完全符合散文发展的情况。 .
首先是传统思想变了。汉代自从武帝提倡儒术,复经元帝重用儒生,再到东汉
确立察举制度,“习七经”,“缘儒术”,已经形成社会风气,尊崇儒术的政策已经
发生了显著的成效。当时的文章确实很少能够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到了建安时期,情况不同了。这时政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名义上虽然仍是刘
姓的政权,实质上却是政归曹氏。而且这一次的政权变化,不同于一般的改朝换
代,值得注意的是政权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曹操当权,改变了东汉以来世
家豪族专政的方针政策。这对文章的发展变化是有很大影响的。
曹操当权而改变政策,是有阶级原因的。此人乃东汉宦官之后,这样的出身,
本为汉末清流所不齿。他要取得政权,必须改变世家豪族的一套传统观念。其中*
首要的,是关于用人的标准。因此,一方面他要打破世家豪族用人的传统,提拔下
层地主阶级的人物,以便树立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法治,崇尚刑名,打
击阻碍自己当权的豪族势力。例如建安十五年他下《求贤令》,讲“唯才是举”。
建安二十二年又下《举贤勿拘品行令》,说“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就
“勿有所遗”。像这样的政令,反映着统治思想的巨大变化,由东汉以来的察举
“孝廉”,一变而为“勿拘品行”,这个社会影响是不在汉武帝尊崇儒术之下的。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讲到曹操政权的特色及其
对文章的影响时,说道: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
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作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
不如此。…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
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
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
“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起来反对这种脾气,力
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便说什
么的文章。
鲁迅这番话是从上面所举的刘师培的那段话中引申出来的。鲁迅认为在曹操政权特
色影响下,文章出现了清峻与通脱两重风格。刘师培《论文杂记》说到“由汉至
魏,文章变迁,约有四端”时,还曾作过更为详细的论述,略引如下:
西汉之时,箴铭赋颂,源出于文,论辩书疏,源出于语。观邹、枚、扬、
马之流,成工作赋,沈思翰藻,不歌而诵;旁及箴铭骚七,成属有韵之文。若
贾生作论,史迁报书,刘向匡衡之献疏,虽记事记言,昭书简册,不欲操觚率
尔,或加润饰之功,然大抵皆单行之语,不杂骈俪之词;或出语雄奇,或行文
平实,咸能抑扬顿挫,以期语意之简明。东京以降,论辩诸作,往往以单行之
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
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单行;即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遂开
四六之先,而文体复殊于东汉。其变迁者一也。
西汉之书,言词简直,故句法贵短,或以二字成一言,而形容事物,不爽
锱铢。东汉之文,句法较长,即研炼之词,亦以四字成一语。魏代之文,则合
二语成一意。由简趋繁,昭然不爽。其变迁者二也。
西汉之时,虽属韵文,而对偶之法未严。东汉之文,渐尚对偶。若魏代之
体,则又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靡曼纤冶,致失本真。其变迁者三也。
西汉文人,若扬马之流,成能洞明字学,故选词遣字,亦能古训是式,非
浅学所能窥。东汉文人,既与儒林分列,故文词古奥,远逊西京。魏代之文,
则又语意易明,无俟后儒之解释。其变迁者四也。
要而论之,文虽小道,实与时代而变迁。
刘氏在这里所讲四个方面的变化,前三条集中说明了文章形式自身发展的一种趋
势,就是走向骈俪。东汉之文本来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汉末魏初之文,虽在
曹操的影响下,有些趋于质朴,但华丽之文*终还是取得了优势。后一条则是东汉
文章发展的一个支流,如王充的《论衡》就是“语意易明”的文章。这样的文风
曾是对于西汉以来“古训是式”的文风的一个反动。魏代之文也可以说发展了这
一支流的传统。
总的发展趋势大抵有如刘氏所述,但若从各种文体来看,情况则又不同。曹丕
在《典论·论文》中谈到建安诸子的文章时说: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
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由此可见,当时作者如曹丕这样的人物,已经感到各体文章的风格并不相同。不
过,曹丕囿于一时之见,以为各体文章都有固定的风格。其实,各种文体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风格也并非都是一样的。,
以上是汉魏之际的文章变化的主要趋势。这个时期的文章变化对于整个魏晋南
北朝都有影响。
到f魏晋之际,由于世家豪族的势力再度勃兴,权侔人主,在思想领域便产生
了适应这种政治需要的“玄学”。在谈玄的影响下,文章就从想说什么便说什么而
走向“善言名理”。所谓“正始名士”如何晏、王弼、夏侯玄等都是谈玄的。玄风
影响文风,说理的文章有所发展。
但世家豪族的势力又是同帝王的专制政权矛盾的。世家豪族只是关心自家的生
存和发展,并不关心皇家的隆替和存亡。*高统治者为了集权专制,遂又乞灵于礼
法和名教。在礼法和名教的统治下,则又出现了对抗礼法和名教的“竹林名士”
如阮籍、嵇康等人,写出了“师心”、“使气”的论辩文章。
到了西晋,世家豪族的势力更加强大,生活更加腐化,权势的争夺也更加激
烈。一些文人学者慑于“正始”、“竹林”之祸,不再触犯名教,而只清谈玄理。
“学者以老庄为宗”,“谈者以虚浮为辩”。(《晋纪·总论》)鲁迅说这时人们虽然
“放诞”,但像嵇康、阮籍那样的文章却没有了。
到了东晋,社会又有变革,这时由于民族矛盾,晋代政权南迁,中原的一些世
家豪族渡江南下,政治上满足于偏安,思想上更倾向于谈玄,于是东晋文章在玄风
影响下,又向谈论名理方面发展。《宋书·谢灵运传论》说:
在晋中兴,玄风独秀,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
于 此。
这套读物的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
王蒙文存.18,论《红楼梦》论李商隐变奏与狂想 本书特色 王蒙文存。王蒙文存.18,论《红楼梦》论李商隐变奏与狂想 目录 论《红楼梦》红楼启示录前言一 《红楼梦...
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上、下) 本书特色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以魏晋二百年玄学兴盛为基点,着眼魏晋至明清一千多年文...
恶魔引路人 本书特色 霹雳布袋戏编剧 罗陵 奇幻出道之作台湾奇幻小说畅销榜前十名妖魔鬼怪充斥的地方,不是人间。是人心。执着成狂,妄念成罚,谁为因果赌上性命。神佛...
宅能致(治)病 目录 序前言**章 世界的本源皆为气**节 黄山的启示第二节 天坛的奥秘第二章 风水——农耕文明的智慧闪光**节 风水的产生第二节 风水的源流第...
大成拳筑基功-生理运动健身祛疾法 目录 一、论养生、丹道、气功(一) 养生功对人民的贡献(二) 养生术的演变(三) 丹道修炼之精华(四) 气功之名的诞生(五) ...
(毛边本)涅槃与再生 : 在多元重构中复兴 内容简介 《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为乐黛云先生21世纪以来学术论文的自选集 )意在探求中华民族如何参与世界文...
人间词话 目录 前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
文学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在海瀚无边的文学书海中为您指出一条有某种合理性的航线,使您既能了解博大精深的鸿篇巨著,又不会漏年那些大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解落的真正的宝藏。...
中学化学英语读本 本书特色 目前,中国一些大学的某些专业课已直接选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而国外的一些重点大学,如剑桥大学等已决定,从2002年起,在中国选一批...
中国现当代文学80家评介 内容简介 龙熙银、文君等编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80家评介》主要是为初等教育、学前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开设文学教育课的学生提供一本“弱史强文...
林语堂评说七十年 本书特色 编这本书的书名不太准确,不是林语堂评说什么,而是七十年中林语堂自己(仅一篇)和别人对林语堂这个人和作品的评说。“别人”包括与林语堂同...
中国西部歌曲.第1册:民革与创作 内容简介 石夫先生主编的《中国西部歌曲》序列辑录他本人惧的民歌和国内其他作曲家整理改编的民歌以及用西部音乐素材创作的反映西部人...
名医朱丹溪论治痿痹的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抓信了能反映朱丹溪特色经验而历史上多混同的痿痹,总结其论治痿证、痹证的规律,介绍其特色经验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类风湿关...
顾群业作品集 内容简介 计算机主板尘封固化成了僵硬的化石,蜘蛛侠之手叩响兽首门环,孙悟空与超人变通融汇为视觉新形象,宗教形象被生活化地消解与颠覆……这些网络时代...
中国应用电视学 本书特色 该书分四篇29章,共230余万字,均由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所撰写。本书本着“电视理论应是发展的理论”这一基本认识...
《祖孙三代的新关系》内容简介:本书为“隔代养育智慧丛书”之一,丛书内容涵盖隔代养育的理念与方法、亲子教育与祖辈教育的合力形
在這個宇宙中一個小小的搞怪的都市裡有一個和我們相似的人用1輛腳踏車2個人4件家事8道菜7之鑰匙9個夢和7首歌詞看見了世界的另一個
唐代传奇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从文言到白话、从笔记体到传记体再到章回体的漫长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唐传奇处于中间环节,起着转...
肖斯塔科维奇第四弦乐四重奏:D 大调 Op.83 内容简介 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