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概 论
I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变动甚大、文章变迁亦繁的时代。汉魏之际、魏晋之际、
晋宋之际以及南北朝各朝易代,对于文章发展变化都有影响。刘师培《中国中古
文学 史·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说:
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习七经,虽及
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
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悦。悦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
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又
汉之灵帝,颇好俳词(见杨赐《蔡邕传》),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迄魏初,
其风未革,四也。
刘氏这一段话,涉及了汉朝末年思想、政治、文风几个方面。他在这里不是专讲散
文的,但完全符合散文发展的情况。 .
首先是传统思想变了。汉代自从武帝提倡儒术,复经元帝重用儒生,再到东汉
确立察举制度,“习七经”,“缘儒术”,已经形成社会风气,尊崇儒术的政策已经
发生了显著的成效。当时的文章确实很少能够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到了建安时期,情况不同了。这时政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名义上虽然仍是刘
姓的政权,实质上却是政归曹氏。而且这一次的政权变化,不同于一般的改朝换
代,值得注意的是政权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曹操当权,改变了东汉以来世
家豪族专政的方针政策。这对文章的发展变化是有很大影响的。
曹操当权而改变政策,是有阶级原因的。此人乃东汉宦官之后,这样的出身,
本为汉末清流所不齿。他要取得政权,必须改变世家豪族的一套传统观念。其中*
首要的,是关于用人的标准。因此,一方面他要打破世家豪族用人的传统,提拔下
层地主阶级的人物,以便树立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法治,崇尚刑名,打
击阻碍自己当权的豪族势力。例如建安十五年他下《求贤令》,讲“唯才是举”。
建安二十二年又下《举贤勿拘品行令》,说“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就
“勿有所遗”。像这样的政令,反映着统治思想的巨大变化,由东汉以来的察举
“孝廉”,一变而为“勿拘品行”,这个社会影响是不在汉武帝尊崇儒术之下的。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讲到曹操政权的特色及其
对文章的影响时,说道: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
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作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
不如此。…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
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
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
“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起来反对这种脾气,力
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便说什
么的文章。
鲁迅这番话是从上面所举的刘师培的那段话中引申出来的。鲁迅认为在曹操政权特
色影响下,文章出现了清峻与通脱两重风格。刘师培《论文杂记》说到“由汉至
魏,文章变迁,约有四端”时,还曾作过更为详细的论述,略引如下:
西汉之时,箴铭赋颂,源出于文,论辩书疏,源出于语。观邹、枚、扬、
马之流,成工作赋,沈思翰藻,不歌而诵;旁及箴铭骚七,成属有韵之文。若
贾生作论,史迁报书,刘向匡衡之献疏,虽记事记言,昭书简册,不欲操觚率
尔,或加润饰之功,然大抵皆单行之语,不杂骈俪之词;或出语雄奇,或行文
平实,咸能抑扬顿挫,以期语意之简明。东京以降,论辩诸作,往往以单行之
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
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单行;即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遂开
四六之先,而文体复殊于东汉。其变迁者一也。
西汉之书,言词简直,故句法贵短,或以二字成一言,而形容事物,不爽
锱铢。东汉之文,句法较长,即研炼之词,亦以四字成一语。魏代之文,则合
二语成一意。由简趋繁,昭然不爽。其变迁者二也。
西汉之时,虽属韵文,而对偶之法未严。东汉之文,渐尚对偶。若魏代之
体,则又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靡曼纤冶,致失本真。其变迁者三也。
西汉文人,若扬马之流,成能洞明字学,故选词遣字,亦能古训是式,非
浅学所能窥。东汉文人,既与儒林分列,故文词古奥,远逊西京。魏代之文,
则又语意易明,无俟后儒之解释。其变迁者四也。
要而论之,文虽小道,实与时代而变迁。
刘氏在这里所讲四个方面的变化,前三条集中说明了文章形式自身发展的一种趋
势,就是走向骈俪。东汉之文本来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汉末魏初之文,虽在
曹操的影响下,有些趋于质朴,但华丽之文*终还是取得了优势。后一条则是东汉
文章发展的一个支流,如王充的《论衡》就是“语意易明”的文章。这样的文风
曾是对于西汉以来“古训是式”的文风的一个反动。魏代之文也可以说发展了这
一支流的传统。
总的发展趋势大抵有如刘氏所述,但若从各种文体来看,情况则又不同。曹丕
在《典论·论文》中谈到建安诸子的文章时说: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
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由此可见,当时作者如曹丕这样的人物,已经感到各体文章的风格并不相同。不
过,曹丕囿于一时之见,以为各体文章都有固定的风格。其实,各种文体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风格也并非都是一样的。,
以上是汉魏之际的文章变化的主要趋势。这个时期的文章变化对于整个魏晋南
北朝都有影响。
到f魏晋之际,由于世家豪族的势力再度勃兴,权侔人主,在思想领域便产生
了适应这种政治需要的“玄学”。在谈玄的影响下,文章就从想说什么便说什么而
走向“善言名理”。所谓“正始名士”如何晏、王弼、夏侯玄等都是谈玄的。玄风
影响文风,说理的文章有所发展。
但世家豪族的势力又是同帝王的专制政权矛盾的。世家豪族只是关心自家的生
存和发展,并不关心皇家的隆替和存亡。*高统治者为了集权专制,遂又乞灵于礼
法和名教。在礼法和名教的统治下,则又出现了对抗礼法和名教的“竹林名士”
如阮籍、嵇康等人,写出了“师心”、“使气”的论辩文章。
到了西晋,世家豪族的势力更加强大,生活更加腐化,权势的争夺也更加激
烈。一些文人学者慑于“正始”、“竹林”之祸,不再触犯名教,而只清谈玄理。
“学者以老庄为宗”,“谈者以虚浮为辩”。(《晋纪·总论》)鲁迅说这时人们虽然
“放诞”,但像嵇康、阮籍那样的文章却没有了。
到了东晋,社会又有变革,这时由于民族矛盾,晋代政权南迁,中原的一些世
家豪族渡江南下,政治上满足于偏安,思想上更倾向于谈玄,于是东晋文章在玄风
影响下,又向谈论名理方面发展。《宋书·谢灵运传论》说:
在晋中兴,玄风独秀,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
于 此。
数据技术及应用附自考大纲 本书特色 本书是通过数控机床来阐述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重点介绍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其控制、检测元器件及其选用和程序编制方法...
托尔斯泰次子回忆录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次子回忆录》原名《我的回忆》,为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次子伊利亚·里沃维奇·...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秦帝国”之三,写的是时值秦国大军逼近周室王朝洛阳之时。读来让人扼腕叹息,英雄气短,忆往昔,金戈铁马,横...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 本书特色 该书主要研究了戏曲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戏曲史,戏曲文本批评,戏曲理论以及戏曲文物文献。研究即继承传统,又面向开放。观...
古诗十九首讲录 本书特色 刘炜*的《古诗十九首讲录》之作,实受近年“课堂讲录”(如三联讲坛丛书)出版潮流的影响,是作者在多年讲授《古诗十...
长大成为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给孩子的智商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外杰出科学家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逸事。包括:永远不向命运屈服、把贫困当作铺路石、好习惯成就未来、...
新世纪文学论稿文学思潮 本书特色 将“高大上”进行到底,极具人文情怀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经典教科书。新世纪文学论稿文学思潮 内容简介《新世纪文学论稿(文学思潮)》,...
松下电器:造物先造人 本书特色 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这套书,前期推出了《百年的人性关怀—通用电气》、《我们与众不同—沃尔玛》、《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造物...
犯罪及其原因和矫治 本书特色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重要学科。犯罪学研究的 重镇一直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犯罪学研...
【小狗仔VS.腹黑帝.穿越當道】傑克,這真是太悲催了!想他況正義在二十一世紀可是個靠筆就能殺人的狗仔,但自從穿越到這世界,並
红楼梦解码 本书特色 《红楼梦解码》:从四书五经中,觅得破解曹雪芹身世谜团的线索从《史记·天官书》里,看星相学如何预言宝黛悲剧结局……高端国学考证 红楼之秘得澄...
本书以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为观察对象,透过丰富鲜活的民俗材料,描述了1880年至1910年间的瑞典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他们尝试摆脱
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广记》唐五代神仙小说的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太平广记》中收录的大量唐代神仙小说为切入点,将这些小说作为文献学意义上的“材料”,文化史意...
邁可.桑德爾(MichaelSandel)1953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當代知名哲學家。成名甚早,28歲在牛津寫成的博士論文《自由主義與正義
曾为诗人的朱文,其小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另类气质,他的大部分小说写于20世纪90年代,而时至今日,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越来越多地
被开垦的处女地-全三册 本书特色 《被开垦的处女地(套装上中下册)》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全三册 目录 《被开垦的处女地(上册)》《被开...
纪效新书 内容简介 《纪效新书》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一部军事学术著作,本书是我国军事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自孙子以来我国古兵书中历来强调的...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 内容简介 有人告诉我,一位红学权威正在反对人们写《红楼梦》人物分析的文章。我想,这种限制,正像在“红学”排斥小说研究一样的荒...
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经济生态》以资料整理为主,用数据与事实说话,探掘中国当代文学的经济因素,凿通文学与...
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 内容简介 鲁迅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疾风中挺立的野草、铁屋内昏睡的民众、道路上跌倒的车夫、酒楼里徘徊的孤独者,无怨无悔。同样无怨无悔的我们,...